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对文蛤进行了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和茶粕3种水产养殖常用药物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和茶粕对文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5.7mg/L、2.3mg/L、6.2mg/L。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对文蛤的安全浓度高于其治疗浓度,对文蛤是较安全的水产药品。茶粕的安全浓度低于其使用浓度,不宜用于养有文蛤的塘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溶液浓度差之间的关系,快速对溶液浓度进行有关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逻辑处理型光电浓度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溶液浓度光电自动检测中一种新的光电信号处理方法——电逻辑处理技术。并利用电逻辑处理技术和光的全反射原理研制了具有电逻辑处理输出的光电浓度仪。介绍其原理、结构和电路。是一种经济实用和稳定可靠的过程溶液浓度自动测控仪器。  相似文献   

4.
利用OMI卫星资料计算N02地面浓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OMIN02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上海市N02对流层柱浓度,提出了由对流层柱浓度计算N02地面浓度的方法。由上海市徐家汇区实地观测的近地面N02浓度数据,结合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OZART-2,得到经过订正的近地面NO2浓度,并与柱浓度计算得到的NO2地面浓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由柱...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分别为氮源和磷源,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磷源(NaNO3:30、60、150、750、1 275、3 000 mg/L,NaH2PO4:4.4、8.8、22、44、88、176 mg/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MACC/,D23)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浓度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50 mg/L NaNO3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22,mg/L NaH2PO4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88,mg/L和176 mg/L NaH2PO4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在NaNO3质量浓度为30~750,mg/L时,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均在NaNO3质量浓度为750,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106,mL–1和0.608,d–1,而当NaNO3质量浓度大于750,mg/L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随氮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8.8,mg/L之间,最高细胞密度随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8.8,mg/L时达到最大值,为2.69×106,mL–1;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22,mg/L之间,相对生长率随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2,mg/L时达到最大值,为0.568,d,–1,之后随磷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沼气浓度循环上升的规律,对唐海清教授提出的计算循环风沼气浓度的理论公式运用高等数学方法加以论证,以便能清晰、准确地理解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示踪物质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特性,拍摄得到典型排放方式下浓度场的图象,进而利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处理得到浓度场的等浓度线图,直观地表示出示踪物质的浓度分布状态,可为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及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本文的实验也表明利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浓度场测量的可行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房间气流组织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FD软件模拟计算了两种气流组织方式下室内甲醛的浓度场,分析了室内浓度场、无因次浓度、空气交换效率的分布规律,并与传统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Pc(百分浓度):表示药剂中有效成分百分含量。 Ec(有效浓度):能毒死害虫、病菌、杂草而对作物安全的浓度。 Lc(致死浓度):能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石磊  赵张飞  刘世磊 《科技信息》2013,(24):121-122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TM32的浆料浓度自动测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法,STM32作为控制核心。纸浆浓度变送器把浆管内流动的浆料的浓度转换成4~20mA电流信号送入浓度控制器。经过AD转换成浓度数值信号送显示器,并将此浓度值与用户设定值比较,控制器按两者差值调节电动阀的开度,从而调节进入浆泵的稀释水量,使输浆管内的浆料浓度发生变化,这时浓度变送器将检测到新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使浆料浓度逐渐接近用户设定的浓度值,最终得到浓度稳定的浆料。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很好的进行纸浆浓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哈特曼装置上粉尘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浓度和湍流速度对粉尘爆炸猛烈程度和粉尘云最小着火能的测试有很大影响.针对1.2 L哈特曼装置上的粉尘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到了1.2 L哈特曼管上不同位置高度的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粉尘浓度随哈特曼管高度位置分布很不均匀.对于哈特曼管电极位置高度,当点火延迟时间170 ms、计算浓度为500 g/m3时,其粉尘测量浓度近似等于计算浓度;当计算浓度低于500 g/m3时,其测量浓度高于计算浓度.当计算浓度大于500 g/m3时,测量浓度低于计算浓度.哈特曼管上粉尘浓度随高度分布的获得,为最小着火能在不同装置上的测试比较提供了数据,为粉尘爆炸数学模型的检验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遵义凤冈县田坝仙人岭公司尖山脚茶场;田坝茶场;慧家坟茶场;长岗岭茶场等4个茶场的73个茶叶样品中锌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73个茶样100%达到了我国茶叶的含锌量标准,83%的茶样锌含量达最佳浓度值。测试茶样中锌的最高含量为82.84mg.kg-1,最低含量为25.66mg.kg-1;在27件芽茶中锌的含量范围为55.89~82.84mg.kg-1,平均含量为66.94mg.kg-1;在46件叶茶中锌的含量范围为25.66~51.70mg.kg-1,平均含量为36.61mg.kg-1。在采样的四个茶园中尖山脚茶园无论是叶茶锌含量还是芽茶锌含量都较其他几个茶园的要高,是理想的富锌茶产地。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氧气浓度煤样耗氧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的耗氧速度不同,从而使煤的自燃性产生差异.通过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对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测定分析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研究氧气浓度对煤氧化自燃性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低氧气浓度条件下,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可分为扩散耗氧和化学动力耗氧两个阶段.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煤的耗氧速度与氧气浓度的1.149次方成正比.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14.
通过蒸渗测坑对水稻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2个重要生育期进行水位调控试验,研究单个生育阶段旱涝交替胁迫及2个生育阶段连续旱涝交替胁迫的稻田地表水、地下水总磷(TP)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旱涝交替胁迫对稻田地表水、地下水TP质量浓度变化影响显著,先旱后涝处理地表水的平均TP质量浓度比先涝后旱处理地表水TP质量浓度高,且P释放量下降速率快;地下水各处理受涝阶段的平均TP质量浓度比受旱阶段高,旱涝急转后TP质量浓度显著增加;与单个生育期进行旱涝交替胁迫处理相比,连续2个生育期进行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时抽穗开花期TP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相似,但地表水平均TP质量浓度偏低,地下水平均TP质量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15.
消泡剂TBP对起泡剂C12E8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消泡剂TBP(Tributylphosphate)对起泡剂C12E8(Octaethyleneglycolmonodo-decylether)表面吸附性质和表面弹性的影响.文中通过对理想表面模型-Langmuir-Szyszkowski吸附等温线和非理想表面模型-Frumkin吸附方程的研究,得出起泡剂C12E8溶液表面吸附-脱附活化能与吸附量有关的结果,并且阐明了C12E8浓度小于cmc时消泡剂TBP的消泡机理.可以认为TBP降低了C12E8的表面吸附量以及表面吸附和脱附活化能,有利于表面张力梯度的修复是通过变形表面下溶液分子的直接吸附,从而削弱其表面弹性,降低泡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常用的汞分析方法 ,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等均为吸光光度分析法 ,在已颁布的汞标准分析方法中都采用标准曲线法。然而 ,通过对汞质控标样的分析及将多年环境监测的结果经数理统计 ,发现用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来计算样品中汞的测定结果 ,使低含量样品中汞浓度偏高 ,高含量样品中汞浓度偏低 ,若用相应吸收值的标准溶液浓度来计算样品中汞浓度 ,测定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据拟合构造的挟沙水流掺混长度,结合Prandtl掺混长度理论,得到新的挟沙水流流速分布。类比动量传递系数表达式与掺混长度的关系,结合挟沙水流流速分布公式,得到新的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分别利用水槽及河道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流速公式与含沙量公式可以客观准确地描述流速、含沙量垂向变化规律,对含沙量有更高的精度。误差分析表明:近底层流速误差较大,说明底部边界层的选取与判别仍需深入探究;近表层含沙量误差较大,说明含沙量参考点的选取在理论上仍需研究,以摆脱其随机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多化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关键是求出吸附动力学方程(如Elovich方程qt=A B lnt)中的参数A和B.该文提供了一种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的新的"多化一"方法,即用作图软件GRAPHER对不同浓度时的数据进行拟合,求出各浓度时的吸附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A1,A2,A3,A4和B1,B2,B3,B4;再分别用这两组数据对浓度作图,求出用浓度表示的A和B,代入所选取的吸附动力学方程中即得最终所要建立的吸附动力学方程.以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场址土壤对锶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为例,与常用的最小二乘法比较可见,该方法更简单易行,准确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盐酸浓度对电解MnO_2的影响。实验得出:酸的浓度愈大,放出氯气的副反应愈厉害,生成MnO_2的电流效率也愈低。进而,作者提出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基于等厚干涉原理测量NaCl溶液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液浓度是一个重要物理量。溶液浓度的变化会引起折射率变化。根据等厚干涉的原理,提出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来确定其浓度的光学方法。以NaCl溶液为例,测量误差低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