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及农作物(大豆、甘薯和芝麻)Hg、As、Cu、Zn、Cd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测定,分析了农作物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物转移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共同评价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该汞矿区土壤是以汞为主要污染物,As和Cd为次要污染物的重金属污染区;矿区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指数达36.211,表明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达重度污染水平。农作食用部分单因子指数分析显示农作物的Hg的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在大豆豆荚、甘薯块根、甘薯叶和芝麻籽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48.433、10.086、79.435和123.200,显示了农作物食用部分重金属污染均已达重度污染水平。利用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评价农作对重金属的转移。大豆各器官对Hg、As、Cu、Zn、Cd和Pb均没有表现出富集性,其生物转移系数也均小于1,相较其他两种农作物而言,在汞矿污染区,种植大豆在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浙江台州地区含PCBs的电容器、变压器的不当拆解与储存导致周边土壤受到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开展PCBs污染土壤的系统调查和修复工作迫在眉睫.选取台州市路桥区某固废拆解区农田作为研究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采自研究区内的土壤表层样、土壤剖面样、水样以及沉积物样中的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浓度并解析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结果表明当地环境已经受到多氯联苯的严重污染,为多氯联苯污染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西安市4个近郊菜园土壤及其对应生长的蔬菜中3种有毒重金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东郊菜园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土壤环境要求,而其它3个郊区菜园土壤Cd污染严重,其次是Pd和Cr污染,其上检测的18个蔬菜样中27%为中污染,33%为重污染。西安市郊菜园土壤和蔬菜的污染主要是历史上利用污水灌溉,致使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遭受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长春市西郊保护地土壤-作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铬、汞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土壤及农作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长春市西郊保护地土壤pH值为7.11,Cr、Hg含量分别为0.4212和54.6625mg·kg-1,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综合污染指数为0.7144,已经处于警戒水平;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形态铬以残渣态为主,可达89.71%左右;汞以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结合态为主。该地区6种农作物样品中Cr、Hg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敏  郝春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7):7377-7384
以峰峰矿区矿井水污灌区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分布特征,评价了矿井水污灌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并进行了定量源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Zn(89.16μg/g)、Cr(67.16μg/g)、Pb(33.01μg/g)、Ni(31.27μg/g)、Cu(28.36μg/g)、As(11.65μg/g)、Cd(0.29μg/g)、Hg(0.10μg/g).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Cr未受到污染,1.96%、9.80%、7.84%、1.96%、5.88%、7.84%和19.60%的污灌区农田土壤分别受重金属As、Cd、Cu、Ni、Pb、Zn和Hg轻度污染,3.92%受重金属元素Hg中度污染,1.96%受重金属元素Hg中度污染到强度污染.综合正定矩阵因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可知,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受污水灌溉影响(32.17%)、农业生产(26.76%)、大气燃煤污染(25.12%)和土壤母质(15.94%).该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属于低风险.研究结果为煤矿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风险评估,科学合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多种渠道渗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甚至造成水环境污染正因如此,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将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一项重要治理工程。该文主要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以苎溪河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锌)以及肥力指标(氮、磷、钾)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苎溪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重金属的含量基本到达Ⅱ类土壤的环境质量要求,土壤质量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因此苎溪河流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对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还未形成污染;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钾、磷含量较低,说明土壤的肥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矿区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检测了东梁矿区农田表层土壤及剖面土壤中和农作物及其果实中Cr、Ni、Pb、Cu、Zn、Cd等重金属的含量,并对土壤中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东梁矿区土壤及粮食作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确定了污染级别.研究了东梁矿区土壤剖面上重金属的垂直分布规律和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状况,并分析了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尝试利用变量聚类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辨识,并采用 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和分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变量聚类分 析法可以有效地辨识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主要成分;运用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样本的综合 主成分,并对其排序和聚类,可以有效揭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数据结构、相互关系和不同样 品点的污染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矿区主要 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同时又定量化了土壤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辨识和评价结果可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的提出和重点治理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华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地理信息要求,布点采样,分析了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ARCGIS9.3软件,利用空间插值的方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县的华州镇与柳州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莲花寺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必须采取修复措施,加强对该地区污染的防治工作,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湘南锰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积累指数及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湘南锰矿废弃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地积累指数均大于5,Mn、Pb、Cd 3种重金属为该地区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顺序为Cd>Mn>Pb>Cu>Zn.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属于极强的生态危害.两种评价方法对比,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略为保守,两者结合更具实际应用意义.从尾砂坝下游旱地的研究结果可知,采矿产生的废水已经污染到下游土地,在这些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可能受重金属污染,建议不要食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中国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中国13个具有代表性林地土壤,结合经典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锌)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波动较大,绝大部分位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15618—2018中筛选值。以筛选值作为评价标准时,绝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指数小于1,说明供试土壤重金属处于清洁与尚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武夷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处于警戒线等级外,其他地区均处于清洁。以管制值为评价标准时,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小于0.7。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位点土壤中Cd存在中等或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重金属呈轻微等级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地质累积指数表明,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部分样点Cd、Zn达到中度污染水平,累积效应更加显著。相关性与回归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有效态Cu呈显著正相关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中有效态Pb和Cu的含量,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62和0.895。  相似文献   

13.
镉、铜复合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盆栽实验,开展Cd、Cu 复合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的接种研究,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对宿主与AMF 共生的影响、AMF 对玉米重金属耐受性和吸收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AMF 具有一定的Cd、Cu 耐性,但重金属处理能明显抑制AMF 对玉米根系的侵染(P<0.05),尤其是减少AMF 的丛枝和泡囊结构形成。重金属明显抑制了玉米的生长,但AMF 能够缓解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表现为玉米植株的生物量、株高的显著增加(P<0.05)。接种AMF 会显著提高玉米对Cd 和Cu 的积累(P<0.05)。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AMF 均具有潜在的危害。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AMF 能够改善农作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也可能提高重金属进入人类食物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东莞地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的土壤样品中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存在明显的有毒金属元素Pb、Ni超标和有益金属元素Cu、Zn缺乏问题。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基于可提取态含量的富集系数与蔬菜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时,仅仅用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含量仍不足以有效反应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性。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Ni,Pb最弱。但因土壤中Cr、Zn、Cu的可提取态含量及可提取态系数均较低,故作物未出现超标,蔬菜中Pb含量超标的成因较为复杂,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途径,食物摄入暴露量明显大于呼吸摄入暴露量,皮肤接触暴露量则更小.5种金属的成人与儿童食物日暴露总量分别为0.121 mg/kg/d和0.185mg/kg/d,不同重金属的食物日暴露量为:Zn>Pb>Ba>Cd>Hg:呼吸与皮肤接触暴露中儿童的重金属暴露较成人明显,儿童与成人呼吸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2mg/kg/d与1.08×10-3mg/kg/d: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1.82×10-5mg/kg/d与1.08×10-5mg/kg/d.在3种暴露途径中,儿童的平均体重日暴露量均明显大于成人.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英国地质调查局、欧洲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系统、《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对比分析中国与欧盟金属产量、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排放的区域和行业分布、演变规律及原因。结果显示,1993—2014年中国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加,但工业废水中重金属减排却非常明显;生产方式的转变(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生产技术的革新以及行业标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减排;中国工业废水中不同重金属排放的区域和行业分布不同,相比之下,欧盟的排放区域和行业分布变化不大,且排放较为集中。欧盟在政策制定、监管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瓮福磷矿废渣和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废水中P的含量;采用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废渣和水样中重金属元素Pb、Cd、Cr、Cu、As、Hg的含量,磷矿废渣中P含量采用ICP-AES法测定.结果表明,磷矿废渣和废水中P含量分别为1.20%和2.95 g/L,废渣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为Pb> Cr> As...  相似文献   

18.
张健  程向朝  钟恢明 《江西科学》2010,28(6):779-784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忻州市忻府区灌区土壤中Cu、Zn、Cr、Ni、Pb的含量和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忻府区灌区土壤中Zn、Cr、Ni、Pb的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但低于国家二级标准,Cu的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灌区土壤中Zn、Cr、Ni主要以残余态为主,Cu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忻府区灌区生态风险等级为B级,生态风险性较轻,土壤Pb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较高,应作为忻府区灌区土壤中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9.
不同提取剂提取土壤中重金属能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浸提剂的提取能力, 采用去离子水(DI)、硫酸-硝酸(A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醋酸缓冲溶液(TCLP)、氯化钙溶液(CC)对Cu、Ni、Pb、Cd复合污染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进行提取, 同时采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BCR连续提取法(BCR)和TESSIER提出的SEP连续提取法(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 探究了不同多级提取法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关系以及浸提剂浸出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多级提取法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浸提剂的浸提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DTPA、TCLP、CC、AA、DI; 对于Cu和Ni元素, BCR法提取的活跃形态的质量分数与SEP法提取的活跃形态的质量分数相近; TCLP浸出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BCR连续提取法中重金属的形态存在紧密联系, TCLP浸提剂能提取出弱酸可提取态的重金属; DTPA浸出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SEP连续提取法中重金属的形态也存在紧密联系, DTPA浸提剂能提取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的重金属.本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评估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攀西地区芒果产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结合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等方法,以攀枝花米易县某芒果产区为研究区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并识别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中Cd全超标,Cr、Cu、Ni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