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受漏桶约束的会话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时分多路系统,同其他网络相比(如PSTN),它的信道利用率比较高,但是,它的传输线路容易发生阻塞,分组的传输时间不太容易估计.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多媒体业务,必须限制网络中会话的特性,严格控制分组的传输时间.文中研究了受漏桶约束的会话特性,证明了受漏桶约束的会话的两个重要性质:①受漏桶约束的会话是网络中唯一具有最大时延的会话;②在基于速率的服务器中,如果会话S的最小带宽为r,那么,会话S的最大时延不超过Dmax的充要条件是会话S受漏桶滤波器(r,r×Dmax)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延抖动是影响VoIP语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消除时延抖动,提高VoIP语音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时延预测的自适应抖动缓冲控制算法.算法采用AR模型为时延序列建模,通过LMS算法进行时延的一步预测,并根据时延预测值,以缓冲时延最小化为目标,自适应调节缓冲区大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网络平稳时,取得了较小的缓冲时延,在网络状况突发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有效提高VoIP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上各种流媒体的出现,有些业务除了需要考虑时延外,还需考虑其他的QoS参数,如带宽、时延抖动、包丢失率等。本文提出的算法将研究多个QoS条件下的选播路由选择问题。本算法中,路由选择是在时延、时延抖动、包丢失率三个QoS约束下完成的。其中时延,时延抖动是加法型度量,包丢失率是乘法型度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基于端到端单向时延的拓扑推断算法中需要时钟同步的缺点,根据端到端时延抖动的定义和特点提出了拓扑推断中端到端时延抖动的四元分组列车测量方法和基于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拓扑推断算法,其中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测量不需要节点间的时钟同步,并且实现简单.分析了基于端到端时延抖动推断网络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NS2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时延抖动推断拓扑结构的效果比基于端到端单向时延推断拓扑结构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网络控制系统中在线时延评估方法及其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决网络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时延给控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从融合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案.通过运用在线时延评估方法——平均时延窗口(ADW)法来在线估计出网络控制回路中的时延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得到的时延来确定LQG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此控制方案克服了对网络时延离线的盲目假设,而且在具体实施中不需要网络同步时钟技术的支持,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通过在CAN总线实验平台的验证,其结果显示了此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中采用SIP协议建立和维护多媒体会话。SIP是基于文本消息的协议,在会话建立 的过程中需要传输大量的比特,加大了会话建立的时延。为了缩短会话建立的时间!有必要对SIP消息进行压缩。 将改进后的LZSS算法和HUFFMAN算法相结合,提出了LZSS-HUFFMAN算法,实现了对SIP消息的压缩。实 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传输时延,缩短了会话建立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播放速度预测的自适应多媒体播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实时地跟踪网络时延的变化,减少因时延抖动造成的对播放质量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媒体播放(AMP)的算法.该算法利用Chebyshev不等式和时延抖动的统计特性,预测适宜的播放速度,同时利用缓冲区的状态共同调节播放速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有效地减小缓冲区溢出可能的同时可以实时地跟踪网络延时的变化改变播放速度,播放速度的方差可以减少40%~80%;用主观视觉观测,抑制抖动的效果比原有的AMP算法更好.  相似文献   

8.
时延与抖动是影响IP电话服务质量的主要参数 ,也是严重阻碍IP电话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讨论了影响时延与抖动的因素与控制措施 ,借鉴了多媒体时延与抖动的相关理论 ,采取准入控制方式后 ,定量地分析了IP电话的时延与抖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解决了组播路由中既考虑时延抖动,又满足时延约束的NP-complete问题。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中,采用适于此类问题的动态交叉算子和动态变异算子,既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性,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适应网络的动态环境,快速的,有效的的构建组播树。  相似文献   

10.
Dijstra标号算法是求从一点到网络其它各点之间最短路的重要算法,而最小生成树是求网络各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整体代价最小的算法,两者之间算法过程以及思路都不同。然而,本文对这两个算法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算法的本质是一致的。接着对算法进行推广,一种综合算法,并应用到组播路径构造上,经对许多事例分析,发现该算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无约束组播和有时延约束组播的近似最优解的问题,同时对部分有时延和时延抖动组合约束问题也能进行快速求解,且复杂度不超过O(kmn2)。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具有高带宽高延迟特性网络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已不能有效地工作,其中反馈时延的大小是影响拥塞控制算法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反馈时延过大,将导致拥塞控制响应滞后,可能引起新的拥塞,因此有效减小网络的反馈时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逐跳显式拥塞控制算法(HBH-XCP),该算法基于XCP,在路径中以逐跳的方式将拥塞信号由路由器直接反馈至源端,使源端快速地响应拥塞事件.仿真实验表明,与XCP相比,HBH-XCP能提供更快的拥塞响应速度,使数据流获得更平稳的吞吐量,以及更小的时延抖动.  相似文献   

12.
在公交车载网络等类型的容迟容断网络中,可以依靠全部或者部分网络拓扑信息进行路由计算.提出一种基于拓扑信息的双时隙路由算法.该算法将网络周期离散为时隙,计算路由时,采用当前时隙和下一时隙(即双时隙)内均有效的路径作为候选路径,从而保证多数业务在链路失效前完成转发.以传输延时和延时抖动率为依据,从当前和下一时隙内均有效的路径中优选路径,以容忍可预测的链路中断;通过提供备用路径,以容忍不可预测的链路中断,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上述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容忍链路中断,报文递交率较高,平均传输延时较低.  相似文献   

13.
自相似网络通信量的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网络通信量中存在的自相似现象,讨论了自相似通信量输入对排除系统的时间延迟和抖动特性的影响,指出由于自相似通信量的长程相关性使得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缓存来改善排除系统的延时和抖动特性,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在自相似通信量研究中,系统的瞬时性能研究以及反馈控制研究对于网络性能的影响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控制研究的兴起,对工业以太网延时进行补偿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针对网络延时给网络控制系统带来的问题,提出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工业以太网延时进行预测,根据输入的过去时间延迟序列预测输出下一采样时刻的网络延时值.预测模型的参数通过训练算法实时更新,以保证预测输出的准确性.对实际工业以太网延时数据样本的预测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延时.为进一步说明延时预测效果,将延时预测模型应用于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延时的预测与补偿,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及补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块匹配算法实现抖动视频序列稳定是现代电子稳像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传统块匹配算法采用全局搜索策略,计算精度较高,但是系统延迟也高,不利于算法的推广应用.通过对传统算法的研究知道,传统块匹配算法在经行稳像前要预留一定的补偿区间,而补偿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稳像算法的效果,特别是低延迟性.通过实验仿真验证,在视频抖动幅度较小时,改进了传统算法对补偿区间的要求,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延迟,而且稳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当网络发生拥塞时,VOIP通话效果急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改造现有网络结构,低成本提升VOIP通话质量的方法. 通过随机早期检测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VOIP通话的延迟、延迟抖动、有效丢包率和连续丢包率,进而提高VOIP的通话质量;而且,即使在网络拥塞的极端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通话质量(QoS).   相似文献   

17.
一种P2P流媒体数据传输任务分派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义了P2P流媒体数据传输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最小缓冲延迟的P2P流媒体数据传输任务分派算法MBADP2P,算法考虑已分派/待分派资源块情况、当前网络中各节点可提供的出口带宽和各资源块实际产生的缓冲延迟,将待分派资源块动态测试分派到相关节点,计算出具有最小缓冲延迟的传输分派方案.算法可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任务分派方案,更适合于实际的应用环境.测试结果显示,在非特定假设情况下,该算法的缓冲延迟小于其他已知的任务分派算法.  相似文献   

18.
对WFQ算法无法保证实时业务QoS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WFQ算法的公平调度原则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分配带宽的PWFQ算法.这种算法根据业务的延时性能对带宽的敏感程度划分业务的优先级,在链路带宽不足的条件下,能够有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QoS要求.仿真结果显示,PWFQ算法不仅改善了实时业务的延时和延时抖动性能,并且能够将它们的最大延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基于G/G/1排队模型的802.11 DCF延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802.11 DCF分析模型在进行退避机制分析时不考虑周围节点状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非饱和情况下IEEE 802.11 DCF协议的性能分析方法,推导出了以802.11 DCF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的单跳无线网络中,MAC层的分组延迟及其抖动表达式,并分析了不同分组到达速率、节点数和退避窗口大小对MAC层分组冲突概率、延迟及其抖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MAC层的分组冲突概率、延迟及其抖动随着分组到达速率、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以冲突概率的增加为代价,减小最小退避窗口可以减小MAC层的分组延迟及其抖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