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CASE对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CASE参考模型。使用这个模型,集成化的CASE环境将随着它所支持的企业,项目和人员的不同表现出适应性、灵活性和动态性。使用对象建模技术,CASE模型在提供了可重用构件的同时,还提供了可重用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项目简介 :在已有产品原型或模型的情况下 ,为企业对产品快速仿制及设计提供以下关键技术 :1 三坐标测量系统和CAD/CAM系统点位数据交换 ;2 三坐标测量数据线型自动生成及IGES格式输出 ;3 载面和边界曲线的自动设计和IGES格式文件输出 ;4 基于CAD模型的曲面自动测量。本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摩托车、汽车等配件的设计和开发。采用该项技术 ,可大大缩短由实物建立CAD模型的时间 ,实现对产品或模型的快速建模和仿制。实施条件 :具备三坐标测量机和CAD/CAM软件。该项目是杭工院赵东福老师研制实施产品逆向…  相似文献   

3.
在 Windows 9x/NT环境下,以 AutoCADR14作为开发平台,利用 AutoCAD提供的 ARX和ActiveX Automation开发工具,开发了通用液压缸设计软件 UHCAD.软件设计中,提出了基于任务的设计思想,把工程设计问题看成是一个任务对象,通过对任务进程的管理,实现对设计的监控,以便于干预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到液压缸产品的结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液压缸产品对象的结构模型,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软件的适应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4.
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构建了彩色图像印染CAD系统的模型和总体框架,设计了适用于印染CAD应用的类库体系.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先进,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软件重用性,便于维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道路,机场CAD系统三维工程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国内道路CAD系统中已有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道路CAD系统,并结合作者研究和开发CAD系统的经验,提出了道路、机场CAD系统中设计对象模型表达课题.指出:随着道路、机场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为增强CAD系统的适应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水平,必须建立系统核心模型.文中对系统核心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系统核心模型的基本内容、总体框架结构和基本功能.同时结合机场CAD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研究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品信息建模是加工自动化的首要环节。文章介绍了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UMIST)开发的一个面向CAD/CAPP/CAM应用的产品模型,它侧重于加工过程之前的产品信息建模。该模型可以描述产品的几何与拓扑信息和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要求及加工余量等.产品模型的核心是一个内部开发应用的实体几何造型建模──TTM。该建模器有可表示任何与零件几何形体有关信息的内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有关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基于特征建模的CAD系统是实现CAD/CAM一体化的根本方法,讨论了特征及其分类、特征空间及特征关系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特征的产品模型,并对其实现做了研究,最后建立了完整的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工程 CAD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CADDBS 的定义语言、数据结构 和操作过程。数据库CADDBS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库的基本模型,因而只有结构 简单、快用方便、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优点,可用于各种工程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 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焊接结构件CAD系统的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根据焊接结构件的特征分类,运用特征建模原理,建立焊接结构件的组元特征库,并生成由形状特征模型、管理特征模型、精度特征模型、焊接特征模型和材料特征模型组成的产品模型。产品模型面向对象,存贮信息完整、清晰、简单,不仅为焊接结构件CAD系统的研制,也为CAD/CAPP/CAM的集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CAD/CAM集成系统中面向对象产品定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CAD/CAM集成系统对产品定义模型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了产品设计信息、制造信息的特点及相互间关系,提出设计/制造特征(简称DM特征)的概念,建立了面向对象产品定义模型的总体结构,作为实现CAD/CAM信息集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装配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并行工程的需求,提出广义键概念,广义键GL(generalizedlink)是描述两个装配零件之间的所有装配关系的信息集,基于广义键建立了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装配模型,并给出了产品装配模型的数据结构,提出采用多重装配连接图表示零件之间的多重装配关系,基于广义键建立的产品装配模型可表示两个零件之间复杂的多重装配关系,为产品可装配性评价和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装配信息,为实现CAD/DFA的信息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装配模型可支持并行工程。  相似文献   

12.
并行装配建模是CAD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给出了装配建模的数学描述模型,并对装配体的位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产品概念级设计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实现算法,在此模型下可实现产品的并行装配设计,同时支持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的数据描述功能,提出了采用信息分解的方法,分别将在产品建模系统中产品层次信息模型的装配和几何拓扑信息与三角面片信息以XML中性文档和三角面片模型文件的形式,通过数据转换接口传递到虚拟装配系统中,并在虚拟装配系统中通过映射关系进行模型重构,较好地解决了CAD系统和虚拟装配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面向自顶向下设计的三维特征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三维CAD工具在自底向上产品设计建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顶向下的特征建模方法,包括六个层次,即功能层、概念设计层、装配层、零件层、特征层和B-rep层.在概念层设计上,用三维约束系统建立了自顶向下的设计环境,提出了以特征为核心的信息模型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征造型系统.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初步实现了一套面向自顶向下设计过程的三维CAD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产品结构变型主要有纵向布局结构变化和横向布局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在装配模型层次化的基础上,将顶层基本骨架作为自顶向下设计建模时传递信息的纽带,以Pro/ENGINEER为技术平台,提出适应快速变型设计要求的装配模型的建模方法,从而实现产品的变型设计和系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维CAD设计软件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绘图和制造等方面,三维CAD的应用对工艺设计方式、工艺资源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三维CAD的数控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工艺资源管理等技术成为企业工艺信息化新的应用需求.针对三维CAD软件的特点,本文定义了一个面向工艺设计的抽象加工特征表达模型,该模型描述加工特征的各个参数信息、加工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征所对应的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17.
产品变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改变已有的系列产品或设计实例来适应新的设计需要.针对变型设计的基本特点,以装配环境下基于实例的推理为基础,结合工程CAD中的模板技术,提出了面向装配的智能变型设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对SL1126柴油机产品结构特征深入研究,获得该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对产品的设计任务进行抽象和分类,应用Pro/ENGINEER及其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了一个柴油机整机产品三维参数化CAD系统的原型,实现了产品整机的参数化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NEW METHOD FOR PART SYMMETRY AUTOMATED RECOGNITION IN DF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sign for assembly (DFA) evaluation has preved to be a systematic approach in determining how well a product is design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ssembly. Geometric feature, such as symmetr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en evaluating the assemblability of a part in it. But the automated detection of symmetry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requires great effort. Proposed here is a new method for part symmetry automated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ray detecting theory and can effectively recognize the symmetry of parts with various shap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linking together DFA evaluation procedure with CAD model.  相似文献   

19.
Today, the time-to-market for plastic products ar e getting shorter, thus the lead-time for making the injection mould is decreasin g. There is potential in timesavings in the mould design stage because the design process that is repeatable for every mould design can be standardized. T he preliminary work of any final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design is to always pro vide an initial design of the mould assembly for product designers (customers) p rior to receiving the final product CAD data. Traditiona...  相似文献   

20.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模型数据转换的问题,为了实现产品模型从CAD系统到集成虚拟装配系统的模型转化,提出了将虚拟环境下的零件信息进行分类转换的方法。该模型由装配对象信息、对象层次信息、装配对象的关系信息和面片信息所组成。通过对CAD系统的二次开发和CAD系统本身自带的模型转换接口,得到虚拟装配系统所需的零件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