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理地区白族服饰图案释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地区白族传统服饰图案风格各异,世代传承,成为本民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白族服饰图案的介绍和分析,就其类型和审美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原始崇拜、信仰习俗、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阐释白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对云南边疆各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对民族经济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对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对民族关系及和谐社会的影响等都十分突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挖掘和探索民族茶文化内涵中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对各民族在茶文化中的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探讨,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可以为今天的云南边疆和谐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藏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其服饰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藏族服饰的设计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逐步变迁,形成了现代的藏族服饰特色。本文从不同朝代的特点论述了文化对藏族服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由此着重从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语义理解和思维,比喻和习惯表达,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论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官员服饰不仅记载了藏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藏族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文章通过比对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对西藏博物馆馆藏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进行研究,对俗官服饰的基本类型即礼服、公服和便服等三类从样式、质地、纹样方面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其基本特点、类别、文化交流元素等,较完整地展示了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已是不可避免的。因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交流必然产生语言冲突。本文以语它是文化交流的媒介的观点,审视当今社会的一些语言现象的本质,进而论述语言冲突是客观的,不会动摇民族语言的根基,因而是不可怕的,待民族文化汲取外来文化历经冲突──磨合──融合过程达到重构后,语言冲突自然消弭。文化交流和语言冲突共同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平等的。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表现在强弱势文化间翻译的流向、译者对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盛唐之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宋代文化以丰厚的底蕴、深邃的思想、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把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推向高峰,不仅给近千年来的中国民族文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剖析、研究、总结宋代文化,必然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女性形象在理学的影响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宋代女性服饰、妆容、发式等方面阐释理学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影响.研究指出,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女性形象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审美与艺术的缩影,更是一种被理学影响化了的产物.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代女性的审美风尚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女性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饰品在中国传统服饰上运用的分析,阐述了绳结的衍化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民族习俗、传统服制、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关系等,展示了结饰品在中国服饰中的文化地位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