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世纪末,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微观领域不能解释新出现的实验的事实,使经典物理学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使时空观发生了重大变革。文章着重评析了这次物理学变革中狭义相对论对经典物理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对20世纪初相对论诞生之前的物理学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在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狭义相对论之前,物理学家如洛伦兹、庞加莱等人尽管已经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边缘,得到了狭义相对论的一些结论,但最终却没能创建一个全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深刻内因。从物理学发展的科学规律出发,对爱因斯坦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爱因斯坦科学的方法论,对事物穷根究底的探索态度,对自然界事物的新奇感,是他不断创造新的物理学奇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三月十四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我院举行了爱因斯坦科学成就报告会。 报告会上,我院物理教研室陈方培、金百顺同志分别作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光子学说》等五篇专题报告。报告中着重讲述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并用来取代牛顿在物理学中统治了二百年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又在推广狭义相对论的同时,把相对性理论从匀速运动引导到加速运动上去,成功地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了四维时空与物质的统一关…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冲破了经典时空观的束缚,建立了崭新的时空理论。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爱因斯坦独具匠心的创造。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爱因斯坦敏锐的观察力和天才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梦想,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所有的基本相互作用都应该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下。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进展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困扰人们很长时间的以太问题。狭义相对论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石之一。爱因斯坦很快意识到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引力间的不自洽性。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在1915年底,爱因斯坦发表了他关于引力的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初古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关键时刻,爱因斯坦是推动物理学革命思想的一面光辉旗帜。他独自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念,将时空、物质和作用力通过对称性统一起来。从狭义相对论出发,他提出了质量和能量等价的公式,开辟了原子能的时代。从广义相对论和核能出发,他和一批科学家发展了宇宙构造和起源的模式,他提出的宇宙常数预示了产生排斥力的暗能量的存在。他和普兰克及玻尔一起是量子论的主要奠基人,他提出了集波动性和粒子性于一身的光量子学说,解释了光电效应,促进了量子波动力学的发现。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找到一条由经典物理学通往狭义相对论的道路,根据相对性原理,洛伦兹力公式在不同惯性系中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从经典物理学推导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自1905年创立以来,至今已历经100多年,这期间经过无数科学实验的验证,证明在非常高的精度以内是严格正确的。长期以来,狭义相对论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同时人们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理论中可以导出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时空佯谬,  相似文献   

9.
狭义相对论面临"孪生子佯谬"以及"惯性系"的定义存在逻辑循环等问题。在详细分析狭义相对论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中国古代"阴阳学说"认为狭义相对论的哲学基础是不完备的。最后,提出"绝对相对统一论"时空观才是解决狭义相对论面临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提到爱因斯坦,谁都知道他建立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然而,据说他“对量子论的冥思苦想其实超过他为狭义相对论所花精力的百倍”。量子论是描述小如原子的微观世界的一种理论,被认为是同相对论并列的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理论。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诞生也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不久以后,他便同量子论研究的“主流”分道扬镳,并对量子论发起了批判。爱因斯坦为什么要这样做?本刊前两期刊载的特别策划——《谁都能懂得量子论》大获读者好评,本文续接那个专辑,围绕爱因斯坦,换一个视角来审视量子论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杰出体现,是物理学探索整体引力场控制世界的一把钥匙,是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它与狭义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相对论理论.回顾了广义相对论建立的过程,探讨了广义相对论的意义以及建立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对广义相对论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纪念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后,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是物理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直是十分尖锐的。十九世纪末期,由于放射性元素和电子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原子内部的时候,这种斗争就激化起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围绕物质结构所展开的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的斗争就变得更加日趋激烈,已经远远超出了物理学本身命题的哲学思想的论争。这种趋向是  相似文献   

13.
玻尔-爱因斯坦论战的实质是驶尔的互补观与爱因斯坦的实在观之间的对立.互补观和实在观分别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它们不仅从不同方面高度概括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但还不够彻底的辩证法思想.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向互补观与实在观提出了统一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8,(1)
中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学爱好者在其新近出版的论著中提出一种新的时空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此间专家认为,这是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概念的新发展,打破了人们多年来对时间和空间的狭隘理解,发展了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速度之间的联系的时空观。36岁的张辉,198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吉林省吉林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工作。十几年来,他经过潜心研究,在物理学领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固有时间原理和固有空间原理,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被”,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把对立的东西调和起来,辩证法是唯一适合于自然科学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更高级的思  相似文献   

16.
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危机从相对时空观到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和相对时空——绝对时空观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二时空观的一次大变革绝对主义时空观的破产——罗仑兹的尝试——爱因斯坦的历史作用三从时空的相对性到相对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一定物质关系的表现——时空不是纯粹的关系四从相对主义到唯心论的时空观从时空关系到主观感觉——从时空测量到主观规定——两种哲学时空观的对立五从经验论到先验论时间和空间没有差别吗?——相对论还是绝对论?——时空是“弯曲”的吗?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等人建立了相对论,使得物理学有了重大发展和突破,理论的成功已被许多事实所验证,并在目前的一些物理领域仍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描写空间性质的度规张量出发,说明空间性质是物理现象的一种表现;空间的相对性、物理规律与坐标系统的选择无关,从而对相对论理论中的绝对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洛仑兹以假设的形式提出洛仑兹变换;而爱因斯坦以狭义相对论的必然结论的形式导出洛仑兹变换。二得表现出两种本质不同的物理观念和认识路线,后者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次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5篇重要物理学论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等重要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当年因此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2004年6月,国际物理学界一致倡议并经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个把相对论介绍到中国的人是谁?过去一直弄不清楚。最近,我国科学史工作者从文献中发现,这个人就是我校已故校长许崇清(1888—1969)。对此,我们查对了有关文献,认为上述发现符合事实。1917年以前,中国科学刊物上没有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报导。1917年9月出版的《学艺》第2卷上登载了许祟清的文章:《再批判蔡子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演说之订正文并质问蔡先生》,文中首次介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写道:“方今自然科学界,关于时空(即宇与宙)之研究,则有Einstien于1905年发表之‘相对性原理’,此原理以二假定为前提。其一则为‘相对性之假定’。其二则为‘光速不变之假定’。艾氏据此以时空相对性之定义,而牛顿力学所悬设之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几至不能成立。此定义依据数学计算,为事颇复杂,姑不赘述。惟此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