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凉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凉山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与之对应的却是低层次的开发,禁锢了凉山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对凉山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一种无烟产业,是一种窗口性、“引爆”性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关联性强和对操作者专业技能要求低的特点。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资金匮乏、居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凉山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业的特点及凉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凉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凉山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凉山旅游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并对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没有发挥最好的效益,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彝族体育旅游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把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原滋原味的本土生态特色,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发展潜力巨大。是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拟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简要分析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正确认识其中的因果关系,对于保留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发掘民族文化旅游潜在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释了凉山旅游资源特色及国际国内旅游发展趋势,论证了凉山旅游业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民族文化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重要途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论述民族文化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姑娘山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对其社会状况和民族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四姑娘山旅游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进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冲击了传统生活方式,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商品化,容易引起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传承人为切入点,从旅游业转型发展对文化传承人的需求、文化传承人与旅游文化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文化传承人的培养途径和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化发展问题。认为文化传承人的培养,离不开旅游文化学科的支撑和相关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郑小虎  刘平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49-50,62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开展,人们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时,也给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保护与开发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尤为明显。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具有独一性和易破坏性,在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的开发中受到破坏。通过对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的个案调查,发现这种破坏表现在:民族文化同化、民族文化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以及民族文化原生态土壤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境界.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及发展过程中所培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在实践中应用,是能使中国旅游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的文化,是能引领旅游企业达成目标的文化.构建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有利于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非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海洋性、包容性、遍在性与非均衡性等特性,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与名城保护互动、注意保护、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等原则,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旅游产品文化的形成机制,需要超越个别旅游产品文化现象。文章从旅游业和旅游供给的视角,依据时间和逻辑发展的线索,分析了旅游产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路径,提炼出了旅游产品文化的形成与运动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隐逸文化是以隐士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复合体。隐逸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充分认识隐逸文化的旅游内涵,有意识地开发利用隐逸文化资源,发展隐逸文化旅游,对于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旅游体验为理论指导,在新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为研究工具,从新疆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现状出发,对新疆民族体育带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的体验满意度进行深度研究,提出全程民族体育文化渗透的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新疆民族体育旅游设计的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16.
西江苗寨是贵州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村寨类旅游景点之一。旅游经济发展为村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西江苗寨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西江8个主体自然村寨为田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田野观察等方法对变迁指标进行搜集,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求西江苗寨生计、消费、文化传承3个方面的变迁状况;并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探寻各自然寨基于区位条件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现象。研究成果对指导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以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为着眼点,探求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都市旅游的个性化与规模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旅游发展的态势之一是面向都市旅游.长春市作为全国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和全国首批旅游城市,具有发展都市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本文在分析长春市都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基础上,指出了长春市旅游发展应注重对都市旅游的个性化(独特鲜明的形象)与规模化(产品的内外部协调)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泸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区位优势明显 ,开发条件优越 .根据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相关原则 ,分析了泸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当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对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