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浙江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目前地震应急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应急基础数据库是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系统最关键的环节.为此浙江省在"十五"期间开展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浙江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可对全省各地区实施地震应急监控、动态跟踪和救灾指挥进行技术支持,为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晖  赵颖  李雅静 《科技信息》2012,(23):472-472,478
天津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是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强震动触发响应系统、区域地震遥感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以及区县地震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三大系统的补充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区域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功能实现应急响应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呼和浩特市地震局把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组建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2005年底组建完成了一支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队伍和七支社区救援者队伍。  相似文献   

4.
赵杰 《甘肃科技》2016,(22):68-70
晋冀蒙交界强震要求省际协同应急,现有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模式包括震前准备期、震时应急期、应急处置期和恢复重建期四个阶段,根据协同应急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提出了指挥中心的应急模式,包括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关键数据共享、制作地震应急通讯录、建立震后联系机制、应急期指挥大厅信息共享、制作省级救援力量综合统计表、联合进行地震风险评估,介绍了应急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5.
杨爽  赵士达  张楠  邱虎 《科技信息》2012,(17):36+38-36,3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地震灾害频发。近年来汶川和玉树的两次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地震后,安置震区难民是应急救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解决灾区难民安置和紧急避难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天津市地震局滨海新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通过对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馆等建筑进行分析,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滨海新区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牌制作和埋设的技术要求。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根据以往建设经验,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宣教服务功能的提升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要求与特点,基于JavaScript Viewer开发框架与构建,结合ArcGIS Server网络地图与数据服务,实现震后地震灾情的快速上报、查询和分析,使得地震应急后方指挥部能第一时间掌握震区各灾情上报点的基本情况,搭建地震应急指挥部、地震现场工作队、市县地震局三大救援力量的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为精准救灾、科学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社发攻关项目与毕节市科技项目为依托,以毕节市地震活动与应急管理工作为研究重点,根据"大应急"体制中地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毕节市近五十年4.0级以上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梳理,用测震学的方法归纳总结了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规律,并在深入研究毕节市震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应急工作现状,针对"大应急"体制需求,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提高毕节市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地震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同时,地震应急社会服务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发生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之后,还有最近国外尼泊尔地震,社会公众、团体对防震减灾工作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和关注。地震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好与坏,也是直接关系减灾成效的重要因素。对此,该研究者在提升地震部门应急服务能力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震中位置的详细地理信息,包括震中所在位置、震区行政区划、交通、人口、经济、地形、活动断裂分布、历史地震等。传统方式是以调取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内数据并制作专题地图(二维平面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但其无法描述和表达地面的高程和地物的高度。基于此,应急救援决策人员对震中位置的空间认知受限,影响决策者对实地信息的判断,进而影响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以Sketch Up建模软件制作表达地震应急专题的三维符号入手,结合开源免费软件抓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产出地震应急三维专题图,实现了地震应急专题信息在二维介质上的三维立体展示,从而为地震应急救援决策者提供更加逼真、更加准确的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福建省地震局建成了由福州、厦门、泉州、莆田4个子台的前兆数宇化观测台网,本文结合莆田台体应变数字化前兆台站建设,对数字化前充数据分析、处理进行初步总结,以期能为地震前兆数字化建设积累经验,使之更好地为地震监测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的实际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以Arcgis与Weblogic技术为基础,分别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速报快速响应触发与控制系统、震害动态评估系统和自动群呼与短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给出具体方案与软件流程,为现实地震境况的合理、正确处理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该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的地震构造带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影响的研究,分析了构造活动一地震的关系,总结了浙江省的地震状况及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的烈度,有助于预测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县Ms 7.0级地震事件, 分析AETA地震前兆监测设备上地震前后的数据。结果显示, 四川地区已安装的36个台站中, 有13个出现相关异常, 其中9个台站为密切相关。在异常台站中发现一种与日升日落几乎同步的电磁扰动均值波形(称为SRSS波), 有11个台站在震前出现该波形。采用 PCAETA算法对这11个台站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算得到九寨沟防震减灾局AETA台站(104.25°E, 33.26°N)的波形震前震后出现明显的异常条带, 2017年8月12日至11月20日冕宁防震减灾局AETA台站(102.17°E, 28.55°N)的AETA波形也出现震前异常条带。结果表明, AETA设备可在地震发生前捕捉到多点的密切相关的前兆异常, SRSS波的条带异常现象是比较明确的临震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全球眼监控系统,并采用改进的双向Dijkstra算法作为最优路径选择算法,实现了一种基于全球眼的地震现场应急救援交通路径分析系统,能够为应急车辆及人员提供所在地到地震现场的实时最优的路径以供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准确地预测地震应急物资需求, 能够为物资的筹集和调度提供快速决策的依据, 从而提高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效率. 基于中国 2008---2020年具有破坏性的地震灾害数据, 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与地震受灾人数相关的典型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问题. 通过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后, 采用差值度量结果的四分位法对受灾人数预测结果进行调整, 最后计算应急物资饮用水和衣服的需求量. 实证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及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应急管理角度探讨地震应急信息的作用,并结合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四个影响因素: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和社会支持,论述有效管理地震应急信息的关键技术对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玉树地震中政府的应急准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提出用应急行动反馈控制应急准备的思想,并以玉树地震为例,从政府组织协调、公民应急意识、救援效率、交通与物资状况以及应急预案响应几个方面,分别对我国应急准备体系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意识、应急队伍、应急资源与应急预案几个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面对巨灾时,应急准备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反馈控制理论,为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闫森  齐金平  张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598-12604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 降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将道路受损作为影响应急物资配送的重要因素。以多应急物资种类、多配送中心为背景,考虑应急物资配送时间窗约束,建立总时间和总成本最小的双目标模型。结合模型的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结果。进一步对比考虑道路受损和不考虑道路受损的情况,结果表明:考虑道路受损在配送总时间、总费用和产生惩罚成本的时间都有所降低,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可见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考虑道路受损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我国化工生产领域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企业组织应急演练频率低、成本高、限制多的问题,结合企业生产中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开发虚拟应急演练系统,推动企业应急仿真演练常态化;通过分析企业应急仿真演练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虚拟应急演练系统,企业员工通过系统有效开展应急仿真演练;系统通过配置与演练的有机结合,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