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民族传统武术对回族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本文采用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就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开设和未开设民族传统武术课程的学生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是否开设民族传统武术课程对回族中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健康、身体肥胖、整体身体、灵活和自尊方面,开设武术课的学生得分高于未开设的学生.在开设民族传统武术课程的学生中,身体自我概念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开设民族传统武术课程对回族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身体自我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红新 《科技资讯》2011,(1):164-165
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开设的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训练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改善有较大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体能自我概念、体表自我概念和情绪自我概念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社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比较,为高校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北地区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同一教育环境下三个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学生身体形态显著好于藏族和回族学生;藏族学生的身体机能明显高于回族与维吾尔族学生.从整体来看,回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好于藏族与维吾尔族学生.建议学校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质制定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以及自编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市两所中学共242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在发展特点上,自我概念各因子除自我批评外,高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其它各个年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从初一到初三逐渐上升,到高中逐渐下降;在影响因素方面,在自我批评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道德伦理自我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应对方式上,抱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发泄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求助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概念的正向因子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自我概念负向因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选取1 032名少数民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少数民族中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学校类型及城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自信总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整体自信和身体自信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以及社交自信的仪表表情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一年级自信总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整体和学业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但在否定自我和身体自信的动作身材层面上,非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自信的综合确认层面,社交自信及其同学他人与仪表表情层面上存在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城乡类型差异,但在自我否定、体育运动、动作身材与健康素质层面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6.
校园集体舞影响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身体自我概念量表》(PSDQ)和《学生身体锻炼状况调查表》对浙江省金华市1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在了解校园集体舞开展状况的基础上,调查与分析其是否会对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造成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男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总体水平优于初中女生.(2)校园集体舞对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对苏州市初一至高三共1653名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进行了定量研究,所得数据经统计检验发现:1、中学生一般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学校适应方面好于女生。2、初三、高一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高三学生自认为可信性差,情绪易低落。3、重点中学学生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高于普通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对2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讨论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状况良好,在性别和城乡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身体肥胖和身体活动维度上,其他维度上的差别不大.(2)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和力量对学生的锻炼态度产生直接效应,而身体健康、协调、身体肥胖、灵活、外表、耐力和自尊对锻炼态度起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9.
身体自我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个体进行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主要从个体的性格、体能、相貌等特征来进行分析。PSDQ作为当前对身体自我进行研究的主要工具,本文将以此量表为手段,对广东省多家高职院校学生开展身体自我概念调查和对比分析活动,旨在研究高职学生身体自我特点和探讨积极开展体育舞蹈对健全学生人格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前后学生总体自我概念,以及对学生身体健康、身体活动、身体协调、身体肥胖、身体耐力、身体自尊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运动项目及不同锻炼时间,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舞蹈运动,从而提出改善和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阐释了卡蒲毛南族"斗地牯牛"在新时代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缘由和价值,论证了其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斗地牯牛"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斗地牯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耐力以及柔韧、力量、灵敏、协调、平衡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作用,适合在中学开展.建议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和科学性.将毛南族"斗地牯牛"纳入校本课程开发,对抢救、保护和传承卡蒲毛南族"斗地牯牛"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其进校园,实现它与学校教育共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体质测定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奎屯市13~18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本地学生体质调研统计数据,对奎屯市中学生与全国同龄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奎屯市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动态,研究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奎屯市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各种因素,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武术表演作为传统武术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在舞台上表演,还是在影视剧当中,都有极高的观赏性,它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开设武术表演专业方向,学生们在学习武术表演的同时,不仅能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表演武术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颇具必要性.此外,高校在开设武术表演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颇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学生饮食习惯及肥胖的变化。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而后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RMI在民族、城乡,性别间未发现有意义的差别。城市组内BMI高中生比初中生增高显著,高中女生比初中女生增高显著,过低体重,肥胖的比例在民族,城乡和性别间无差异,前者在初中生中所占比例较高中生为高。结论:青少年的体重变化与民族,城乡,性别间未发现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初高中生之间则显示出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分别对我省汉族城市、农村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体质以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身体形态、身体技能、速度、爆发力等方面,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好,且存在显著差异;耐力、力量素质方面,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好,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特色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能够丰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中融入传统武术的必要性,传统武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有助于传承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然后基于高职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传统武术的教学策略:优选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创新传统武术教学形式,改进传统武术评价方法,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以期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锻炼行为状况及其对锻炼坚持心理的影响,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的学生锻炼自信心及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锻炼频率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持续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坚持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团体智测和自我概念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智商的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规律。[方法]利用团体智力测验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74 4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 随着智力的发展自我概念各因子分也在增加。高智商组和正常组与低智商组的自我概念间(除SA、PER、SO外)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2 同一智力水平随着年级的增加有较大的变化,初中二年级的自我概念发展和变化最大。3 IQ与自我概念各因子存在有正相关,但相关性较低(0 12~0 17)。[结论]不同智商与自我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青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中,藏族回族学生较多,其他民族占比例较小,为此,做了以上两个民族和汉族学生三个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比较研究,以研究三个人数最多的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本研究运用测试法和数据分析法,结果显示,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汉族和回族,汉族学生体重高于回族;三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不佳,其中70%回族男学生和56%的回族女学生体重较低,明显低于藏族、汉族学生营养状况;藏族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立定跳远、藏族男大学生的握力明显高于均值;三个民族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数比较中,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均值,藏族女生明显低于均值和回族女生;三民族大学生中,藏族男大学生目前体质总分明显高于均值,其他民族男女学生的该项指标与均值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史上的"抑武"和"扬武"现象进行了探索,并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低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传统武术只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通过大力挖掘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举办各种赛事;提高获胜者的社会地位等办法,使学习传统武术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武术才能走出低谷,从而达到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宣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开设民族项目、举办民族运动会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文献资料法、随机调查法等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先讨论了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再分析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如何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期为将来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