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村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村落的更新、建设缺乏对村落传统景观的整体保护,管理欠缺、规划滞后等将致使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逐渐散失.所以,保护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传承和延续区域的地方特色与景观特征刻不容缓,在此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逻辑分析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村落节庆体育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村落节庆体育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宗教信仰性、娱乐和竞技的同一性、参与全民性、传承统一性等特征.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整合乡村社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健全身心、繁荣地方产业经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当代大学生作为城乡规划师,尤其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观念。传统村落不仅需要保护其物质外壳,更需要尊重和认同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德育"的回归去重建传统村落保护人才的"德",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人才丢失的"乡愁",建立基于"德育"的城乡规划专业传统村落保护人才培养模式,让诗化的村落"化"人,让人生的诗化"化"村。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产物,有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传统村落应该以保护为根本,在不破坏村落传统特色基础上,实现区域可持续协调性开发.兰西县是我国的亚麻之乡,其传统村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风民俗、历史文物古迹等.通过对兰西县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并进行资源条件的对比,传统村落按等级进行保护性开发,在挂钱非物质文化传承、亚麻产业深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石桥古镇历史与风俗蕴育了石桥火龙这一特色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对石桥火龙这一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活化石"进行考察,并基于文化符号学视角对其进行传承问题探索后指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推动村落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是推进村落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基本保证、媒体的宣传作用是促进村落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游艺方式方法创新是推动村落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数字化保护方式,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加之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六大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挖掘工作,并经过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先后分5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但由于受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旧有的社会传承体制已经解体,而新的社会组织并未形成,农村在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显得更加艰难。研究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一种以教育的方式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路径,它将有利于彰显学校体育课程特色,并最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理念的实现,同时,也是实现村落文化建设,形成学校体育与村落体育"共生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拥有大量历史文化瑰宝,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见证者,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以中国传统村落——大余县云山村为例,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要求和云山村的实际状况,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提出其规划策略.本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大余县云山村的规划建设,同时也可为其他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和应对策略.研究表明:1) 聚落“双修”本质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强调“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这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空间形态重构、生态环境适应、社会文化传承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非常契合.2) 从聚落“双修”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认为政府、村民等多元主体对破坏的建筑基因、流失的文化基因、冲突的聚落空间基因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因等进行整治与改造,可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3) 从聚落“双修”策略来看,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分级分区保护、活化文化内涵,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得以延续.提出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的环境基因修补策略;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的布局基因修补策略;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的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拥有大量历史文化瑰宝,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见证者,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以中国传统村落——大余县云山村为例,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要求和云山村的实际状况,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提出其规划策略.本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大余县云山村的规划建设,同时也可为其他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举水学校百年变迁的追踪研究发现,乡村学校的兴衰与乡村文化传承及村落发展息息相关。在始自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末的"文字下乡"运动中,由地方政府、民间乡绅及村级组织合力推动了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有效地传承了乡村文化,延续了村落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的由社会、政府及村民"共谋"推行的"文字上移",虽然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但却加速了乡村文化的断裂。而为了应对"文字上移"给村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村民们正在逐步地"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村落的集体动员,延续"文字留村",谋求村落重振。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苏州传统村落是吴地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章以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对苏州传统村落的文化脉络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内涵,并提出功能多元融合、文化创新提升、区域联动开发的旅游开发思路,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集群的文化精髓,并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东莞村落按照整体风貌评价可划分为传统村落型、城乡融合型和传统农村型,三种类型的村落在聚落形态、保存状态、价值形态上均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比三种类型的村落在古建筑修缮、巷道维护、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环卫基础设施等建成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自面临的资源优势和机遇挑战,提出三种类型的村落结合乡村振兴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对国内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立足于鄂西南山区,以土家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传统村落为例,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提出相关保护方法与措施,寻求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古村落,具有不可再生性,应给予保护.首先提出一套构建传统村落知识图谱的方法,完成了传统村落相关概念、概念间关系以及属性的领域本体库构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利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传统村落知识图谱数据,完成传统村落知识图谱的构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图谱可视化展示平台,用于自主查询和动态展示实体和实体间关系等信息.通过传统村落的知识图谱的构建,为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受传承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的共同影响;传承态度由工具态度和符号态度共同构成;主观规范由学校强制规范、同学示范规范、学生个人规范、父母示范规范共同构成;知觉行为控制由自我效能感、外部控制力共同构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景观基因理论,还为推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学校传承提供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发展越发成为规划界绕之不去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引入社会学领域的人类聚居学理论,将传统村落中的建构筑物、中心建筑、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住居元素内化入理论系统的本体、中心、循环系统、特殊区四大聚居组成要素,并依此对传统村落的生长、发展、成熟、衰亡进行演化发展梳理分析,归纳出传统村落历史演进中的延续、调试、替补、融承的有机更新规律,并针对传统村落聚居元素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以期使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可参考依循历史演进更新轨迹从而达到村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梳理赣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赣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更新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自然生态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聚居景观更新与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之间错位;社会人文景观承继与村落自主发展水平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赣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的对策:通过宏观制度保障,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建设,引领科学保护开发;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重塑文化自信来增强景观更新中的村民主导力量,推动赣中地区传统村落健康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贵州少数民族村落的婚姻习俗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的贵州少数民族村落社会正在发生变化,婚姻习俗中既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也保留着部分传统文化。村落变化导致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婚姻习俗变化导致村落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失去传承载体。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不仅要保护物质形态的村落,还应以系统的思维对村落生活方式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框架上,结合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相关理论提出记忆基因的概念,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从选址环境、格局肌理、乡土建筑、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民俗技艺五方面拟定评价指标,对冀北蔚县9个传统村落进行记忆基因的活态测评。量化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失活问题普遍,各村落指标活态差距明显。2)从指标层看,传统民俗技艺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核心因素,落实到具体指标中,习俗信仰延续性、空间格局完整度和村落空心化程度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主导因素。3)村落类型成为影响活态程度的典型因素。据此从要素强化、记忆存档和文化复兴三个角度提出记忆基因的留存思路和发展策略,以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