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乙烯裂解实验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8年该套设备的裂解在轻质化原料占有比、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及能耗等参数变化情况.通过对装置炉管受腐蚀的情况和内在原因等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维护与保养方法,在高校实现了乙烯和双烯收率达到33.11%和48.23%,能耗降低至596.29 kg/t.因此,乙烯裂解实验装置的正确维护和合理保养,能有效地降低能耗,适度提高乙烯和双烯的收率.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管式炉中裂解石脑油或轻柴油的方法在国内外都是生产乙烯等低级烯烃的最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几套乙烯生产装置也采用此法,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与装置。我国还没有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乙烯等低级烯烃作为有机合成及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基本原料,其生产必将不断发展,因此,剖析消化引进技术,掌握设计方法,对于正确运用引进技术及自行开发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管式裂解炉特别是反应管部分是乙烯装置的核心,由于石油馏分组成复杂,裂解过程中各类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中尚有许多未知因素,以致计算裂解工况及产物收率遇到很大困难,对于国外的计算方法尚未完全掌握。我国常采用归纳实验数据并与经验公式结合的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裂解过程假定只发生一个一级反应,据以计算产物收率及热效应等,这与实际裂解过程相差很大。本文从裂解物  相似文献   

3.
从烃类原料裂解制乙烯的裂解性能和烃类馏份馏程及组成相关研究结果出发,提出了与世界乙烯原料轻质化的大趋势不同的扩大乙烯原料来源的思路:大庆原油的重馏份油即常三、减一线油和减二、减三线油酮苯脱蜡副产的蜡下油可以作乙烯原料。总结了该原料性能测试、模拟裂解炉评价及工业装置上应用的结果,证明该原料裂解时有较高的乙烯收率,也能保证裂解炉较长的运行周期,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裂解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冷循环过程中,裂解急冷油的粘度逐渐升高,往往给乙烯装置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以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认为急冷油粘度升高的内在原因是急冷油中的芳香分在急冷过程中发生缩合反应,不断生成胶质及沥青质.鉴于急冷油中芳香分的基本来源是裂解原料中的芳烃,因此应尽可能采用芳烃含量少的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5.
国内某乙烯装置裂解炉通过增加先进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控制辐射段炉管出口温度目的,系统运行后,减少了辐射段炉管出口温度波动、降低了炉膛横向温度差、提高了对裂解深度的稳定控制,取得提高双烯收率及降低乙烯装置能耗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应用PRO/Ⅱ流程模拟软件对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乙烯装置中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开发及模拟。通过模拟确定了新建装置的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并将该技术用于国产化设计中,新装置投入一年以来的生产运行参数与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催化裂化过程中生产的混合碳4(简称为C4)中含有50%左右的丁烯,是很好的制乙烯和丙烯,尤其是丙烯的原料.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C4裂解制乙烯和丙烯过程中LXH-Ⅰ型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烯、丙烯选择性,反应中还可生成一部分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丁烯的转化率、乙烯和丙烯的收率在反应初期有所下降,随后分别稳定在58%,13%和40%左右.实验还表明,丁烯是先二聚然后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过程中生产的混合碳4(简称为C4)中含有50%左右的丁烯,是很好的制乙烯和丙烯,尤其是丙烯的原料。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C4裂解制乙烯和丙烯过程中LXH—Ⅰ型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烯、丙烯选择性,反应中还可生成一部分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丁烯的转化率、乙烯和丙烯的收率在反应初期有所下降,随后分别稳定在58%,13%和40%左右。实验还表明,丁烯是先二聚然后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  相似文献   

9.
裂解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冷循环过程中,裂解急冷油的粘度逐渐升高,往往给乙烯装置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以刘鲁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认为急冷油粘度升高的内在原因是急冷油中的芳香分在急冷过程中发生综合反应,不断生成胶质及沥青质。  相似文献   

10.
适用于裂解制造乙烯的气体动力学加热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乙烷裂解制造乙烯的非平均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得高的乙烯产率,需准确控制裂解停留时间并提高裂解反应温度,探讨了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管式裂解炉的特性及局限,这种管式裂解炉的性能虽已接近完善,但仍不能满足裂解工艺需求,对几种利用激波控制加热方式生产乙烯的发明及其不足进行了评述,提出新颖的反向超声速射流混合加热方法,该方法能满足裂解制造乙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兰州石化公司46万t/年乙烯装置首次长时间投用两台航空煤油裂解炉,其原料性质及裂解产物分布与之前所使用过的原料均有较大程度的差异。本文从原料、产物分析入手,针对双航煤炉并行的特殊工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重质原料裂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21-22,24
本文介绍了美国UOP公司的UF-210STARS加氢精制催化剂和DHC-32LT加氢裂化催化剂在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区加氢联合车间2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开工期间和正常生产阶段的使用。该催化剂表现出了开工无须钝化、活性稳定、中间馏分收率高、抗氮能力强等优点。适合生产高标准的柴油组分,并能为乙烯装置提供优良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乙烯裂解原料并合理利用石脑油资源,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进行分离。不含正构烷烃的吸余油作为优质催化重整原料或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正构烷烃质量百分数大于98.2%的脱附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在工业操作条件下,与石脑油原料相比,气体收率从85.8%提高到96.1%,乙烯收率从31.4%提高到47.2%,乙烯、丙稀和丁二烯三烯总收率从52.1%提高到65.9%。考察了不同正构烷烃含量的裂解原料对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的影响,得出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与原料中正构烷烃含量的关联式。提出了乙烯裂解与催化重整耦合的石脑油资源优化利用方案及以吸附分离脱附油和石脑油共同作为裂解原料的石脑油部分吸附分离加工方案。并对省略中间油切割步骤的吸附分离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乙烯为提高乙烯产能采用的分区裂解技术,进行了分区裂解技术分析,详细说明了工程改造方案。为现有裂解炉的改造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乙烯裂解焦炭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乙烯裂解焦炭在未加助燃剂和添加助燃剂情况下的燃烧过程中微观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烯裂解焦炭在燃烧后期的燃烧速率比前期小很多,而且有5%左右的烧焦残余物很难燃尽。加入了助燃剂后,焦炭原有的微观形态被破坏,这不仅提高了焦炭的燃烧速率,而且也增加了焦炭的燃尽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油微反装置考察了大庆蜡油催化裂解反应的主要产物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乙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加 ;丙烯及丁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存在一个最佳温度点 ,且丙烯收率的最佳温度高于丁烯的。根据试验结果推导了大庆蜡油催化裂解反应的动力学表达式 ,求取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指前因子及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7.
在仅运行不到1.4万小时就开裂失效的乙烯裂解管上取样,进行组织、成份和性能的观察与测定.发现裂解管有不同程度的渗碳现象;渗碳造成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的变化;有组织缺陷部位渗碳严重,甚至达到渗透状态等问题.经分析认为,乙烯裂解管的工作条件和组织缺陷的存在所导致局部不均匀的渗碳,是造成该裂解管开裂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石油化学工业飞速发展,裂解技术趋向于原料多样化和重质化,装置大型化,乙烯生产逐年增加,付产C_5馏分也相应增加,而且又便于集中利用。因此,C_5馏分的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普遍重视。尤其是环戊烯开环聚合得到一种高度  相似文献   

19.
乙烯生产中副产裂解汽油在芳烃抽提制苯、甲苯、二甲苯工艺,或二段加氢工艺前需切割出副产碳五馏分(下简称碳五),即含有五个碳原子烃类。其组成和含量随裂解原料的轻重、裂解深度和脱戊烷塔工艺条件等不同而变化。我国大多采用轻柴油或石脑油等较重的裂解原料,其副产碳五的数量较多,通常是乙烯产量的14%~  相似文献   

20.
优化裂解原料,提高乙烯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彬  王印龙 《甘肃科技》2005,21(9):77-77,85
本着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原则,通过改造,充分利用裂解性能较好的初顶石脑油,实现乙烯原料优化,提高乙烯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