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芝漆酶理化性质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pH值、金属离子、温度对云芝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Km值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u2+、Co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则有抑制作用;该酶最适pH为4.8,在pH4~4.8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低于50℃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Km值为4.2×10-3mol/L.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与CuSO2.5H2O溶液络合成的壳聚糖铜为载体,固定化白毒鹅膏菌胞外漆酶,测定了铜盐浓度、络合时间、固定化时缓冲液的pH值、固定化时间、给酶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影响。实验得出固定化最佳条件是在20℃、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固定2个小时,这种条件下酶活保持率为50.2%。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4.0比游离酶的4.6偏酸;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24℃。  相似文献   

3.
多胺化壳聚糖载体固定化漆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胺化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白毒鹅膏菌漆酶,研究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戊二醛浓度2%,交联时间14h,固定化时间6h,给酶最70mg/g载体时同定化效果最佳,酶活力可达64.3 U/g.此固定化漆酶的Km为8.73mmol· L-1;最适pH值4.2,较自由漆酶向酸性偏移;最适反...  相似文献   

4.
糙皮侧耳Ax3产漆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Ax3菌的漆酶产生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产漆酶较高的条件是:培养温度25℃,培养基pH5.5,每升C/N含量0.252g/0.021g;加入0.05%~0.1%的吐温可提高漆酶酶活12倍。对漆酶的部分生化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反应温度25℃;最适反应pH2.8;琥珀酸缓冲液效果最好;金属离子:Mn^2 ,Cu^2 ,Zn^2 对漆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其中Mn^2 相对活性最高,Ag^ ,K^ ,Ca^2 ,Fe^2 对漆酶活性有抑制能力,其中Ag^ 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多孔菌漆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孔菌漆酶的产酶曲线及酶作用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该培养条件下,多孔菌第9天达产酶高峰,峰值酶活为412u/ml,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4.2,最适酶解温度为25℃,Mg2 、Mn2 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 、Fe3 和Cl-则能明显抑止漆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灵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漆酶经过Sephadex G-75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两步纯化,获得具有3个同工酶的组分,并且纯度提高了81倍,酶活回收率高达83.9%。以ABTS为底物,漆酶最适pH值是2.2~2.6,在pH值4.6~7.8范围内稳定;最适温度45℃,在低于45℃时较稳定。大部分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对灵芝漆酶普遍有抑制作用,除盐可以提高漆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uTAPc-Fe3O4复合粒子的磁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溶解性和贮存稳定性,表明由于CuTAPc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显著提高了CuTAPc-Fe3O4复合粒子的稳定性.将CuTAPc-Fe3O4复合粒子作为载体,在0℃以pH5.0的2mg/mL漆酶磷酸缓冲液为应用液进行漆酶固定,固载率为20%;以ABTS作为底物,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为3.0,最适催化温度为45℃,Km值为23.8μmol/L.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霉菌产漆酶条件的优化,提高酶活,将其应用于生物制浆中。采用单因素对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漆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麦麸16 g/L,酵母膏2 g/L,Al3+0.6 g/L,KH2PO43 g/L,30℃,pH 6.0摇瓶培养192 h。优化后漆酶的酶活提高了12.34倍。经过酶学性质的研究得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而热稳定性为20~40℃,pH稳定性为3.6~4.0。  相似文献   

9.
环氧基改性的丙烯酸系树脂含环氧基,环氧基可在温和条件下与蛋白质上的亲核基团氨基反应而实现其固定化.研究了环氧基改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漆酶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时,在硫酸铵浓度为1.5mol·L-1、加酶量0.2U·g-1、pH 6.5、温度35℃条件下固定3h,测得固定化酶活性最好,比活力为0.026U·g-1,活力回收率为3.67%;该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4.5,米氏常数(Km)为1.233×10-3 mmol·L-1.锰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在4×10-3~4×10-4 mol·L-1浓度之间时对固定化漆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4×10-5~4×10-6 mol·L-1浓度之间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来源于变色栓菌的同工酶LacA、LacB、LacC,杂色云芝的同工酶Lcc1、Lcc2,以及细菌ARA等6种重组漆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动力学常数Km,以及Cu2+对漆酶酶活的影响等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联甲苯胺为底物时,LacA、LacB、LacC、Lcc1、Lcc2、ARA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60、70、60、55和75 ℃; 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6种漆酶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5.0、4.5、5.0、4.5、7.0。LacA在催化ABTS、愈创木酚、邻联甲苯胺、丁香醛连氮以及2,6-二甲基苯酚时,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5、70、60、20、65 ℃。此外,真菌漆酶在30~60 ℃,pH为2.5~7.0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稳定性,细菌来源的漆酶在80 ℃下保持60 min,在pH=7.0时保持6 h仍具有较高的酶活力。Cu2+对细菌漆酶的激活作用要明显高于真菌漆酶。同时,以ABTS为底物时,Km值最小,且不同来源漆酶的Km值相差不大。因此,6种不同来源的重组漆酶在催化同一种底物时,酶学特性存在着差异性,同一种重组漆酶在催化不同底物时,其酶学特性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漆酶酶活检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 2 ,2′ -连氮 -双 (3-乙基苯并噻唑 - 6 -磺酸铵 ) (简称ABTS)为漆酶A、B的底物 ,采用UV - 2 2 0 1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连续记录酶反应在 2 5℃ ,4 2 0nm波长下的时间历程曲线 ,并求取最初部分的斜率以计算漆酶酶活的方法 .该方法直观、方便、准确且可靠 .在 2 5℃的 0 .0 4mol/L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漆酶A、B的最适 pH值分别为 4 .0和 4 .5 .在 2 5℃最适 pH值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由双倒数作图法求得漆酶A、B的米氏常数Km 分别是 6 .6 4× 1 0 - 5mol/L和 2 .2 1× 1 0 - 5mol/L ,漆酶A、B的最大米氏反应速度Vmax分别是 1 4 2 5μmol.M (L·min)和 32 5μmol.M (L·min) .漆酶A、B的酶活分别为 2 2 99μmol·min- 1·L- 1和 1 1 4 8μmol·min- 1·L- 1.  相似文献   

12.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3.
对选育的一株木腐真菌Psathyrella candolleana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漆酶,通过硫酸铵盐析和离子交换色谱等纯化技术分离发酵酶液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漆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andolleana在发酵罐中的漆酶产量最高可达9 100 U/L;分离纯化后得到漆酶活性组分,其比活力达到43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云芝在PDY培养基中的漆酶活性;漆酶的产酶高峰在第9天出现,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酸碱度为pH4.6,K~ 、(Zn)~(2 )等离子可提高漆酶的活性,而Ag~ 离子则对漆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Chaetoomium globosum与Panus rudis在共培养条件下的漆酶合成.平板对峙培养时,菌丝体生长呈僵持状态,接触区漆酶表达量提高;摇瓶发酵实验表明,C.globosum与P.rudis共培养时,漆酶活力达4 360 U.L-1(ABTS法),是P.rudis单独培养的14倍,而C.globosum单独培养时无漆酶分泌;改变初始发酵时添加的C.globosum菌丝体量,或者延长发酵时间,漆酶同工酶谱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代表,采用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结果表明:底物初始浓度为0.5 mmol/L,固定化漆酶投加量为7 g/L,反应3 h后DCP去除率可达95.3%,而反应2 h后TCP去除率可达99.6%.TCP和DCP去除过程可以用米氏方程描述,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1.72和9.97 mmol/L,因此固定化漆酶对TCP的亲和力高于DCP,这导致了在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固定化酶投加量以及底物共存等因素变化后两者去除效果上的差异.连续48 h的运行数据和酶活损失表明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蜜环菌胞外漆酶酶活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胞外漆酶(Laccase)的活力,分别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丁香醛连氮、愈创木酚和邻联甲安为底物,比较了这4种底物对漆酸的敏感性,探讨了酶反应时间、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和底物与酶的用量等条件对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测酶条件可以确保漆酶活力的测定快速而准确。  相似文献   

18.
漆酶催化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特性;漆酶可用于多酚、多氨基等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中,同时在化学合成、纸浆漂白、食品工业及环保方面有重要作用;指出了选育优良菌株,探索适宜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培养条件是今后漆酶生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菌株IMBH-2固态发酵培养基优化;并对IMBH-2漆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态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有机氮源可以促进漆酶发酵。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蔗糖2.5%(w/w),牛肉膏0.8%(w/w),KH_2PO_40.4%(w/w),Mg SO_4·7H_2O 0.15%(w/w),麦麸100 g,固液比1∶1.5。优化后发酵漆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倍。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 H为4.0,且在低pH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