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金属离子Ce(Ⅲ)-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体系催化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动力学,探索不同催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效率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和催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金属离子Ce(Ⅲ)与Tris具有适当的配比,反应体系在适当的酸度和温度条件下,催化体系对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水解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且催化体系稳定,具有重现性,其催化活性基是由金属离子Ce(Ⅲ)和Tris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在30℃和pH8.0的条件下,研究了三乙醇胺与Ce(Ⅲ)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对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催化水解作用,实验发现,该金属配合物对BNPP有高效快速的催化水解作用,在pH8.0时,其水解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为1.42×10-2s-1,为BNPP自发水解的1.27×109倍,接近于天然酶的活性水平.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建立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获得了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在(30±0.1)℃,pH 7.20的条件下,N-甲基二乙醇胺与Ce3+形成的配合物对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获得了配合物的配位比,并用所建立的M mL lS型三元复合物催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催化水解反应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配合物中活化的羟基作为亲核物种对磷酸酯有强的亲核反应能力,能有效地促进BNPP的水解,在Brij35存在下,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可达到2.5×10-2s-1.  相似文献   

4.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与2-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了铁单独处理和铁铜联合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硝基苯与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2-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以及2-硝基苯酚与4-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状态下,Fe-Cu催化还原体系降解各组分的效果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铜可以催化铁屑法对硝基苯的还原;无论是单一组分还是混合状态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除2-硝基苯酚以外,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均是以混合状态存在时催化降解速率比其单独存在时的慢;在双组分混合溶液中,另一种化合物对硝基苯催化还原降解产生的抑制作用大小为:2-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4-氯硝基苯.化合物的扩散速率越快,表面反应速率越慢时,它对混合溶液中其他共存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反应速率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N-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在30℃、pH7.00的条件下,研究了该配体与Cu(Ⅱ)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在Brij-35胶束溶液中对a-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催化水解作用,以及pH值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配体与金属离子浓度在一定比例时,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对PNPP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HDTMA-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很强,25℃,pH7时,在保证去除率一定条件下,当对硝基苯酚的浓度小于200mg/L时,吸附剂可连续使用2次-3次。溶液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连续流条件下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臭氧氧化催化剂,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锰基负载型催化剂(Mn-CeOx/γ-Al2O3、Mn-FeOx/γ-Al2O3、Mn-CoOx/γ-Al2O3),对其进行表征分析,考察催化剂在苯酚降解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探究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连续流中n(Mn)/n(Ce)为2:1的Mn-CeOx/γ-Al2O3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时催化活性最佳,TOC去除率达到80.2%,水力停留时间3.3 min、气相臭氧浓度10.3 mg·L-1、溶液初始pH 9为最佳反应条件.经过6次重复实验后苯酚的TOC去除率仍高达79.6%,溶液中活性组分溶出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Mn-CeOx/γ-Al2O3催化剂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对硝基酚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矿化效率,T OC去除率在77% ~83%,该催化剂具有广谱适用性.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证明催化臭氧氧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活性氧物种为瞯OH,Ce的引入有利于提高Mn-CeOx/γ-Al2O3催化剂中Mn4+与晶格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硝基苯及其主要降解中间产物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对明亮发光杆菌的单一毒性及多元混合联合毒性的影响.采用毒性单位法(TU)、加和指数法(AI)以及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半致死浓度的-log EC50值分别为3.21、3.40、3.30和4.15.这4种有机物二元、三元和四元混合溶液的生物毒性主要表现为部分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及降解作用.考察了在不同p H值和修饰材料存在不同量度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影响.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材料能明显地提高硝基苯酚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ΔE由在裸电极的0.862V降低为0.291V,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加.使用钛基纳米氧化铜材料构建的电极,进行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电解后的溶液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硝基苯酚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压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硅溶胶改性和漆原镍催化剂,在常压液相催化条件下,氢化邻硝基苯酚制备邻氨基苯酚的反应过程,可分为诱导期,恒速吸氢阶段,吸氢衰减期3个反应阶段,恒速吸氢阶段的吸氢速率为5×10^2mol/(kg·min)且与体系的温度无关,诱导期随温度的增加而变短,吸氢衰减期的长短随溶剂量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邻氨基苯酚的收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种单席夫碱锰(Ⅲ)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水解动力学过程,提出了相应的PNPP催化水解的机理并建立了合理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考察了底物浓度、体系的酸度以及配体结构对PNPP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取代基团的空间效应和疏水微环境对PNPP水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两种席夫碱锰(Ⅲ)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催化活性随着体系pH值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带有吗啉悬垂修饰基团的席夫碱锰(Ⅲ)配合物具有比带有苯并氮杂-15-冠-5饰基团的  相似文献   

12.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重氨化与2-异丙基苯酚偶联,合成了2-[(2-氰基-4-硝基苯)偶氮]-6-异丙基苯酚(2—CN—4NO2—BAIP)。测定了离解常数,研究了它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以2-氯-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邻异丙基苯酚偶联,得到2-(2-氯-4-硝基苯偶氮)-6-异丙基苯酚(2-C1-4-NO2-BAIP),测定了其离解常数,并研究了它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何立芳 《龙岩师专学报》1995,13(3):79-79,81,72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重氮化与2-异丙基苯酚偶联,合成了2-「(2-氰基-4-硝基苯)偶氮」-6-异丙基苯酚(2-CN-4NO2-BAIP)。测定了离解常数,研究了它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2-氯-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邻异丙基苯酚偶联,得到2-(2-氯-4-硝基苯偶氮)-6-异丙基苯酚(2-Cl-4-NO2-BAIP),测定了其离解常数,并研究了它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6.
Fenton试剂催化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Fenton试剂催化作用下,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对硝基酚的降解反应条件,计算在一定条件下的动力学一级反应的表面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测定催化降解前后摸扒含酚废水的COD值。在选定条件下,催化降解主大于96%,COD去除大于94%,为更有效地处理含酚废水寻求合适的催化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Pd/C催化水合肼还原法制备邻氨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Pd/C催化下水合肼还原邻硝基苯酚的方法制备邻氨基苯酚,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还原剂用量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95%乙醇为溶剂,0.010 g质量分数为10%的Pd/C催化下,1.300 g质量分数为85%的水合肼还原1.390 g邻硝基苯酚,在75~80℃下反应4 h后,反应粗产物用95%乙醇重结晶得邻氨基苯酚0.95 g,收率为87.16%.目标产品通过了红外、紫外、氢核磁共振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10%FeCl3溶液与D72大孔阳离子树脂充分交换得到Fe(Ⅲ)树脂。在碱性条件下,以Fe(Ⅲ)树脂催化水合肼还原7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得到了相应的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收率23%-99%。反应底物的 Hammet常数对目标产物的收率有较大影响。Hammet常数越大,目标产物的收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种具有吗啉环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并且配体相同而金属离子不同的2种配合物作为模拟羧酸酯水解酶被用于催化对硝基吡啶甲酸酯(PNPP)水解。研究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PNPP催化水解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常数。研究结果表明:2种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缓冲溶液中随着溶液pH的增大,PNPP催化水解速率提高;配合物中金属离子极化作用影响PNPP催化水解速率。  相似文献   

20.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铈制备催化剂(Ce/AC),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对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影响.结果表明,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MP的优化参数是催化剂投加量1.5 g/L,Ce的负载量0.2 %.在优化条件下,Ce/AC加入有利于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中TOC的去除.质量浓度30 mg/L(pH=5.0)DMP反应60 min后的TOC去除率由以AC为催化剂的48 %提高到68 %,而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TOC去除率仅有2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