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里香酚兰在水 /硝基苯界面的离子转移行为。根据百里香酚兰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和电化学性质 ,讨论了界面离子转移机理 ,并计算了转移离子的标准转移电位 ΔWOφ0 和标准吉布斯转移能 ΔWOG0 。实验所测半波电位 ΔWOφ1 /2 - p H曲线与理论公式相符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极化技术(动电位极化技术、线性极化技术和循环极化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20Cr9Ni5Co14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极化后腐蚀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0Cr9Ni5Co14钢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出现钝化.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钝化现象消失,而自腐蚀电流密度从8.223×10-7A/cm2减小至1.129×10-7A/cm2;随着p H值的降低,20Cr9Ni5Co14钢的致钝电位和过钝化电位增加.在p H值高于3时,腐蚀产物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导致反应步骤成为控制步骤.而当p H值降低到2时,腐蚀产物溶解速度很快,金属界面发生腐蚀速率很大,浓差极化成为了控制步骤.对腐蚀形貌研究表明,20Cr9Ni5Co14钢在极化过程中出现点腐蚀,导致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用制备的电极测试提纯的 TMV病毒 ,在 p H6 .0 ,6 .5,7.0 ,7.5,0 .0 1mol/ L PBS缓冲液中平衡得电极 ,用对应 p H的 TMV(0 .1mg/ m L)测试 ,电极电位都增大 ,且随 p H升高 ,增大幅度减小 ;在 p H8.0 ,8.5PBS缓冲液中平衡好的电极 ,同上测试 ,电极电位下降。电极在 p H2 .8,0 .2 mol/ L甘氨酸 -盐酸缓冲液中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电极至少可重复使用一月。用珊西烟 TMOV病叶的粗汁液与健康叶粗汁液测试 ,前者电位变化明显比后者大 ,说明粗汁液对电位有影响 ,但不会掩盖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电位变化  相似文献   

4.
油田注水腐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注水对管线的腐蚀因素分析和研究 ,探讨了溶解氧、p H、细菌、共存阴离子及注水压力变化对腐蚀率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表明 :在 p H=7~ 9范围内 ,腐蚀速率相对较小 ,而当 p H≤ 7或p H≥ 9时 ,腐蚀现象突出 ;O2 在阴离子 C1 -,SO2 -4 ,CO2 -3 等的存在下发生协同腐蚀作用 ,当 O2 的质量浓度由 1× 1 0 -3mg/L提高到 5× 1 0 -2 mg/L,腐蚀速率就由 1 mm/a提高到 3mm/a;细菌使水质变差 ,粘度增大 ;在 40~ 60℃下 ,随注水压力升高 ,催化作用使其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降解 ,导致水体色度和粘度增大 ,加速对管线和地层的腐蚀 .  相似文献   

5.
近等原子比NiTi记忆合金目前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医用金属材料,其在人体环境中合金由于腐蚀而导致的金属离子溶出将会严重地影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应用电化学热力学电位-pH平衡图叠加法,绘制出了在298K下Ni(Ti)-H2O系电位-pH合成平衡图,并分析发现NiTi记忆合金在生理环境中pH5—7.4范围内,Ni比Ti更易产生腐蚀,有出现Ni离子选择性腐蚀的热力学倾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合金钢-硝酸盐溶液体系的应力腐蚀行为。测定了温度,浓度和电极电位对各种腐蚀类型及腐蚀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温度-浓度-电位SCC图。确定了该体系的下临界电位和SCC敏感电位范围。讨论了采用阴极保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电位漂移是制约p H值长期在线监测的瓶颈问题。对引起p H值长期原位在线监测电位漂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筛选出了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仪器零点漂移智能补偿技术和p H电极电位漂移智能补偿技术,设计了p H值深层原位长期在线监测仪器,在室内和野外进行了应用测试,其p H值监测精度控制在±0.2。  相似文献   

8.
铝的电位-pH图及铝腐蚀曲线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在pH=2~16范围内,铝的腐蚀电位pH图,对铝腐蚀电位pH图中的各临界线上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铝在水溶液中腐蚀的钝化pH值范围,并建立了在不同pH值范围内,铝的腐蚀电位方程;还测定了在pH=7时,纯水及人造海水中铝的腐蚀极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合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硫—二甲基亚砜体系中各种形态的分子、阴离子及阴离子自由基的标准化学势,并给出了该体系的二种电化学平衡图-电位-pS图和电位-logK_1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体系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极行为和均相转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体系的平衡性质和电化学行为提供了热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HK40在800 ℃,p(Cl2)=1×10-4 Pa, p(O2)=2.34×10-15 Pa氯氧混合气氛中的高温腐蚀行为.应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HK40在该环境中高温腐蚀的动力学.借助SEM观察反应后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来确定反应生成的腐蚀产物.并用热力学解释了其高温腐蚀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Cu-H_2O系E-pH图及其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势-pH图可判断有关物相能够稳定存在的条件及相互间反应的趋势,这在湿法冶金、腐蚀与防腐及化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根据文献数据计算并绘制出Cu-H2O系的E-pH图,然后将之用于指导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时工艺条件的选择,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这表明E-pH图对电镀废水处理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田注入水中不同离子对低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了不同pH值的SO4^2-、Cl^-、Ca^2 、Mg^2 、HCO3^-等离子对低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根据极化曲线及实验电位-pH图分析,指出pH值对低碳钢腐蚀行为具有相当的影响,Ca^2 、Mg^2 、HCO3^-等离子对低碳钢腐蚀具有抑制作用,Cl^-使低碳钢腐蚀加重。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流体加速腐蚀问题一直困扰着核电工业。在核电环境下,流体加速腐蚀是碳钢或低合金钢表面保护性的氧化膜在水流或多相混合物液流冲刷作用下发生溶解、破坏,从而引起管壁减薄的过程。流体加速腐蚀主要发生在管形装置中有强烈湍流的部位,减薄区域在工作压力、水流突然冲击或启动加载等冲击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对于大型装置可能发生突然爆裂,流体加速腐蚀特征是大面积的壁厚减薄而非局部腐蚀。在单相流体条件下,当腐蚀速率较高时,金属表面出现马蹄形、扇贝形、桔子瓣形的腐蚀形貌;在两相流条件下,管道的腐蚀形貌是“虎皮纹”。本文针对与核安全密切相关的流体加速腐蚀问题,从流体加速腐蚀的行为、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在流体加速腐蚀过程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氧化膜性能、离子扩散状态等过程,影响流体加速腐蚀速率。尽管流体加速腐蚀是造成核电设备损坏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在已有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防护方法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如改良水化学成分可降低腐蚀速率,可以更换敏感区和损坏区的材料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绘制了298K和373K-ZnO-H_2O系以及298K Zn-H_2O系和Fe-H_2O系的主要平衡反应的电位-pH图,运用该图选择了“从锌灰中回收镉、制备硫酸锌”的合理工艺条件。生产实践表明:所选择的pH值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利用浓度比较法自动绘制Cu -NH3-H2 O系的综合平衡电势E -pH图 ,以及平面内每个溶液态物质分布的优势区域图 综合平衡电势E -pH图中各固相物质 :Cu2 O3(s) ,CuO(s) ,Cu2 O(s)及Cu(s)和溶液相物质的稳定区域大小与体系的总氨T(NH3)浓度和所有溶液态物质的总铜T(Cu)浓度有关 ,而溶液态物质的优势区域图只与总氨浓度有关 ,与T(Cu)无关 与简单的Cu-H2 O系比较发现 ,配位体NH3的存在使Cu2 O(s)或CuO(s)的稳定区变小甚至消失 ;而优势区域图中 ,Cu 优势区的大部分被Cu(NH3) l(l=1,2 )所取代 ,HCuO- 2 的优势区被Cu(NH3) 2 l (l=1,2 ,3,4 )所取代 所提出的绘制E -pH图的方法简单 ,运行时间短 ,Cu -NH3-H2 O系中各溶液态物质的优势区域图为首次报道 对相应体系的湿法冶金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 3,参 7  相似文献   

16.
锆合金以其优异的核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发电反应堆、核动力航空母舰、核潜艇、空间飞行器的结构材料以及医用材料,在苛刻环境下服役的锆合金同样面临腐蚀失效的风险。由于材料本身服役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锆合金腐蚀研究的模拟测试难度加大,诸多疑问难以得到有效解答。锆合金的腐蚀形式包括均匀腐蚀、疖状腐蚀、应力腐蚀以及微生物腐蚀,其腐蚀也受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表面粗糙度、氧化膜成分、溶液的pH值、辐照、热流水化学环境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防护措施包括涂层和缓蚀剂等方式。为进一步改善锆合金的耐蚀性能,未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1)锆合金基体中固溶元素的浓度;2)第二相元素类型、晶粒尺寸及分布;3)氧化膜的生长机制;4)细菌附着方式和生物被膜生长行为等。  相似文献   

17.
Phase diagrams provide fundamental knowledge about design map of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The CALPHAD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 approach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ase diagrams and property diagrams in a thermodynamic language. Within the CALPHAD framework, the theoretical modeling can be performed to predict phase equilibria, thermodynamics, electro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des. This review provides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calculated phase diagram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y diagrams in CALPHAD investigation to both cathodes and anodes of Li-ion batteries, including Li–Co–O, Li–Ni–O, Li–Co–Ni–O, Li–Mn–O, Li–Cu–O, Li–Si, Li–Sb and Li–Sn systems with. The intensive CALPHAD-type research may also predic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ell performance of the Li-ion batteries to achieve mor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electrod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腐蚀的诸多影响因素中,H2S是最常见和最有害的腐蚀介质.为了向油田选材和防腐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失重法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抽油杆常用合金结构钢20CrMo,20Ni2Mo和35CrMo在不同浓度及温度下的H2S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随着H2S浓度的增加,材料的腐蚀速率均有所增加.但在100℃时20Ni2Mo对H2S浓度的变化不敏感,且在3种材料中平均抗腐蚀性能较好;在25℃时35CrMo材料在不同H2S浓度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平均耐腐蚀性.(2)随着温度的升高,在3种材料的腐蚀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在3种材料中,20CrMo的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同时平衡原理绘制并讨论了在不同总铜浓度 T(Cu)、总锌浓度 T(Zn)以及总硫浓度 T(S)下 ,Cu- S- H2 O和Zn- S- H2 O系的 E- p H图 .确定某一固体的稳定区时必须同时考虑该物质与体系中所有其它物质的平衡反应 ,当体系中所有固态物质的稳定区确定之后 ,剩下的区域即为溶液相稳定区 .在 Cu- S- H2 O系的 E- p H图中 ,在所研究的条件下没有出现 Cu2 O(s)的稳定区 .对 Cu- S- H2 O和 Zn- S- H2 O系而言 ,在高电势区出现单质硫的稳定区 .图 6 ,参 1  相似文献   

20.
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一种核级316LN钢及其在Nb、V微合金化条件下的伪二元平衡相图,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钢的平衡相组成。结果表明,316LN钢中的主要析出相为Cr2N、M23C6、和相,Nb微合金化316LN钢中会形成含C的MX,有望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晶间应力腐蚀性能,V微合金化316LN钢中会形成VN,但对稳定C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