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用省综法设计绉组织的CAD设计原理与方法,纹板图的自动生成,采用随机产生加适当调整的方法;穿综图的自动生成,采用随机生成加随机调整的方法;对纹板图、穿综图的自动设计与交互式修改,同时显示组织图。在微机上方便地实现了节省综片设计的绉组织上机图。  相似文献   

2.
绉组织是用以生产绉类织物的一种方法,在棉、毛、丝和化学纤维等织物中均有应用。设计绉组织一般均偏重于依靠经验方法,如旋转组织法、重合组织法等。本文提出运用排列组合原理设计绉组织,能在充分的随机可能性中,根据绉组织的要求进行抉择,所得绉组织的循环大,绉组织的效应好,而相应的综框数却仅为六页或八页。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省综设计呢地组织和双层组织的构作原理,分析解剖了 A 面为平纹组织,B 面为呢地组织的双层结构,提出了这种结构的一般的设计方法。文章又对设计方法进行了展开,讨论了 A 面改为斜纹或其他基础组织,B 面仍为呢地组织的设计方法,以及 A 面组织改变之后会给织物带来的影响。又讨论了正反面若采用不同的纱线性质、不同的纱线条份、不同的纱线色彩、上下层经纬纱不同的排列比等,来配以异面效应的组织,会给织物的功能、机理、色彩等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终端上的交互方式为研究内容,针对智能手机的有形实体交互问题,提出智能手机上的直觉化视窗式交互方法,解决移动终端上由于沿用桌面式图形用户界面交互范式而造成的操作低效与不便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实体用户界面的手机读图系统Emagn,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交互效率与认知上较传统触摸手势交互方法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产品交互设计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设计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了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用户研究、人机界面及用户界面的关系,分别从系统模型、结构模型和过程模型3个层面对产品交互设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并对传统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和审美交互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比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对产品交互设计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指出研究视角应从可用性视角转换到审美交互视角,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并界定相应的研究范围,而设计方法的发展则表现在3个方向上:移情设计方法的发展、场景分析法的完善和时间维度的引入。  相似文献   

6.
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机械产品协同设计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机械产品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协同设计的特点,提出应用Multi-Agent原理在机械产品异地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协同设计单元构造,异构设计环境集成的方法,在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使处于不民层次,不同阶段,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设计活动实现及时协调和实时信息交互,是终达到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目的,在水泵网络协同设计系统中,实现了水泵不同部件之间设计信息和设计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在Babylon.js环境下实现三维物体任意运动轨迹的生成,给出一种三维物体n阶Bézier曲线运动轨迹的设计方法。【方法】首先根据Bézier曲线的原理设计一种循环递归的插值计算方法,对任意中间控制点数的Bézier曲线路径都可快速绘制;然后对比二阶、三阶及六阶Bézier函数的实际绘制效果;最后在Babylon.js的官方训练场中对物体其他阶次Bézier曲线轨迹进行绘制和运动仿真,并对轨迹形状进行可视化交互设计与调整。【结果】试验中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曲线轨迹重合,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n阶Bézier曲线轨迹的绘制;小球能绕所设计轨迹运动验证了本文方法在物体轨迹设计上的有效性;轨迹调整前后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视化交互设计的可行性。【结论】本文方法能有效快速实现虚拟环境中的三维物体复杂运动路径的设计与生成,从而为采用Bézier曲线来规划网页端三维物体的运动轨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步设计是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一种新的工程化方法,包括解耦、重构、优化控制与优化整定。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任务的主要项目是同时完成的。本设计方法的显著特点,是交互影响对象在解耦以后可保留被控主通道原先的特性。本文介绍同步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宫小明  姜强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6):41-43,53
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是影响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讨论了网络课程中交互的特点、种类及其设计理念,并从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交互的设计方法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惠军  赵凯 《山东科学》2003,16(3):42-46
本文介绍了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仿真平台的系统集成及交互功能设计等技术实现。该系统成功地使用诸多VB-API函数。完成了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仿真平台的系统集成研究。其研究与开发路线对实现适时性的CAD仿真环境的系统集成开发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1.
CPPS-85图象信息处理系统由ALTOS-986微机和IBM PC/XT微机缉成。在ALTOS-986微机上安装ALTOS Work Net,在IBM PC/XT微机上安装PC-Path板及其软件,从而把IBM PC/XT连接到局网上,实现了两机之间的通讯。PC/XT可以作为ALTOS-986微机的模拟终端或图象工作站。该系统的软件采用层次模块结构。它包括图象输入、图象输出、图象处理、图象编辑、图象分析、图形处理以及图象数据库。 CPPS-85图象信息处理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功能、多用户系统。它不仅适用于纺织提花织物生产的花型设计,还可以进行织物组织设计、手套花型设计和棉网质量分析。该系统还具有较先进的图象数据管理系统,能满足纺织工业生产的多种需要,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变化及复杂织物组织的计算机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织物组织的数学函数组织异化法,对三原变化组织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复杂组织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索,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简单的织物组织的计算机生成方法,最后给出计算机模拟效果图.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derivative weave by adopting the way of weave differentiation with mathematical function. And on that base, we explore the way for dealing with composed weave. It is purposed for building a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weave.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配色模纹时,采用提综图、穿综图和提综图的排列循环以代替配色模纹分区图中组织图的功用,有利于变幻构作配色模纹,并运用数学方法探析色纱与组织配合呈现模纹的多样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配色模纹的潜力,也揭示了配色模纹能四季适用于各类纤维织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图形设计与织制实践,运用分析归纳法,阐明了现代手工壁挂的图形设计特征,壁挂织制时原材料的选配及常用的织纹设计方法;提出了运用不同风格特征的现代手工壁挂的表现形式与织制工艺技巧相结合的理论构想,搭建了相关的实践模型;指出实现现代手工织制壁挂设计与织制方法多样性的充要条件.旨在促进现代手工织制壁挂的创新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6.
The craft of auxiliary dobby shaft is one of methods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figured woven textiles and especially brocade in China.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uxiliary dobby shaft,a new method of weave design was proposed.The relevant arrangement of warp and weave design were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on one electronic jacquard loom with single warp beam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And this effect will open up a new way to reproduce traditional fabrics in order to ...  相似文献   

17.
现在,利用微型计算机辅助织物组织设计,其优越性越来越被众人理解。在织物组织中,飞斜纹组织和上下坡长不相等的破斜纹是两种装饰效果好、上机图简单的两类组织。作者探讨了设计这两种组织的关键问题:经纱循环数与组织参数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由组织参数求经纱数,得出了2个公式。在此基础上,对这2种组织设计的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又以这2种组织为基础。讨论了具有极强装饰效果的派生组织。指出借助微机进行这种派生设计,具有极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一个在IBM PC/XT型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的计算机辅助电路布图设计系统。提出了电路布图设计的数学模型;采用有向图及人机交互方法设计电路布图;讨论了该系统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并给出了某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