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铁酸盐对偶氮类染料的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电化学法制备的高铁酸盐对甲基橙、酸性铬蓝、铬黑T等偶氮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经高铁酸盐处理后,偶氮染料红外谱图的主要谱峰消失,代之以CO32-的振动吸收峰;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染料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经对比,发现复合混凝剂FeO42-/Al(OH)4-比FeO42-对染料有更佳的降解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浓碱水溶液中次卤酸盐氧化法制备出黏糊状的高铁酸盐,加入粘土、无水硫酸钠与高铁酸盐制成不同比例的复合高铁酸盐,并对其溶出的高铁酸根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黏土、无水硫酸钠的加入量及加入顺序对复合高铁酸盐稳定性的影响,找到了制备复合高铁酸盐片剂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高铁酸盐片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极具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O42-、甲基橙、酸性铬蓝以及铬黑T等偶氮类染料的氧化还原电位.实验结果表明FeO42-有足够高的氧化电位来氧化偶氮类染料中的生色基团.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了FeO42-对甲基橙、酸性铬蓝、铬黑T等偶氮类染料的降解脱色行为.经高铁酸盐处理后偶氮染料类废水溶液中的有机成分逐渐减少,脱色率高于...  相似文献   

4.
林少敏  高秀佳 《科技信息》2011,(22):118-118,121
本文针对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存在状态,分析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机理,对不同种类脱色絮凝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介绍目前国内外在脱色絮凝剂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印染脱色絮凝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活性黑脱色菌,从中筛选出脱色能力最强的菌株Y1,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通过两两复配、三三复配实验探究复合菌群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后复合菌群对活性黑染料的脱色率较单一菌株培养时均有较明显的提高.部分复合菌群的脱色率在72 h后稳定在90%以上,其中复合菌株Y1+Y5的脱色率最高为95. 68%,并且其对印染工业废水也具有较强的脱色能力(脱色率为92. 69%).  相似文献   

6.
以废旧电池中回收的锰氧化物为处理剂,分别对偶氮类染料酸性铬蓝K、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碱性品红及羟基蒽醌类染料茜素红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研究.进行不同pH、氧化物粉末的不同投加量、反应时间及锰氧化物的后续处理的试验探讨.结果表明,初始pH是影响脱色效率的主导因素,较低的pH和适当的反应时间可提高脱色率,锰氧化物的脱色作用迅速、高效,一般在30 min内脱色能达到理想效果,经烧结处理后的锰氧化物仍对印染废水有较高的去除率及脱色率.因此废旧电池中回收的锰氧化物有望用于工业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废水依赖性细菌及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曝气池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发现利用不同水质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结果不同,其中细菌的数量差异较大,显示该类细菌对印染废水有一定的依赖性.选用不同染料通过常规法与增菌法分别进行脱色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增菌法可大幅度提高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A/O MBR)工艺,处理含酞菁染料KN-G废水.研究A/O MBR对酞菁印染废水的降解能力,以及在添加微量元素Mn和不同的进水pH值条件下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A/O MBR工艺对酞菁染料KN-G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脱色率为63%;添加微量元素Mn,A/O MBR系统对酞菁染料KN-G染料的脱色率下降.当进水pH值为3.0时,平均脱色效率最高达到80%,在酸性条件下酞菁染料的脱色率优于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9.
内电解法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pH值、停留时间、铁碳比、供氧量、进水色度、染料结构等,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停留时间和铁碳比.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分析来确定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壳聚糖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对两种染料溶液和印染废水进行处理 ,研究 p H、添加量、温度、时间对废水脱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溶性染料及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在 p H=6~ 7的范围内 ,且添加量为 0 .6 g· L-1、温度为 35℃时 ,脱色效果最好 .处理 2 4 h后 ,脱色率可达 90 % .  相似文献   

11.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铁酸钾的特性,阐述了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高铁酸钾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铁酸钾去除水中磺胺嘧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铁酸钾去除水中磺胺嘧啶,探讨高铁酸钾投加量和反应液pH值对磺胺嘧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LC-HESI-MS-MS分析高铁酸钾氧化磺胺嘧啶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磺胺嘧啶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反应液pH值为7.0且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100 0 mmol·L-1时,反应10 min后0.02 mmol·L-1的磺胺嘧啶去除率达到86.2%,而反应液TOC浓度下降率不超过10%;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随着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增加,磺胺嘧啶的去除率提高;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磺胺嘧啶反应速率及去除率明显高于碱性条件;LC-HESI-MS-MS产物检测发现大部分的磺胺嘧啶仅转化为大分子产物,未得到彻底矿化,这与TOC浓度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阴极室隔膜电解槽电解制备高铁酸钾,以铁丝网作为阳极材料,石墨碳棒作为阴极材料,两极室用Nafion117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探索不同NaOH浓度、电解液成分、电流密度以及助剂对高铁酸盐产率的影响.并用制得的高铁酸盐降解苯胺,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苯胺初始浓度以及高铁酸盐投加量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助剂KIO 4、石墨和ZnCl 2的添加无法提高高铁酸盐的生成.在pH=10、n(苯胺)∶n(Fe)=1∶10、处理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苯胺的去除率可达80.60%.  相似文献   

14.
新型电极材料高铁酸盐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铁酸盐是新型的电极活性材料,以其作正极的高铁电池是一种可望替代锌锰电池的绿色电池。论述了电极材料高铁酸盐(高铁酸钾及高铁酸钡)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如氧化剂,温度,脱碱剂等。使用XRD表征了高铁酸钾和高铁酸钡的结构,使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比较了高铁酸钾、次氯酸钠、高铁酸钾与次氯酸钠联用对PVA的降解效果,考察了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投加量、氧化时间、PVA溶液的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对PVA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及黏度测定,对降解产物及其分子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高铁酸钾与次氯酸钠联合氧化PVA时,降解效果最佳;在3.0 g/L,pH值为7.2的PVA溶液中,当高铁酸钾与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分别为0.32 g/L、3.92 g/L,反应时间为50 min时,PVA的去除率大于98%,COD去除率大于40%;在联合氧化降解过程中,PVA断链成小分子物质,最终降解产物主要为羧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亚铬酸盐滴定法测定高铁酸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亚铬酸盐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建立了高铁酸钾的滴定分析方法,对滴定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碱度为11~12M的亚铬酸盐溶液测定高铁时,测定结果稳定,与用亚砷盐酸法测的结果一致,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与亚砷酸盐法相比,该法特别适合于低浓度的高铁酸钾溶液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铁酸钾降解农药敌敌畏及其残留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进行测定,研究了高铁酸钾对敌敌畏农药的消毒效果。研究发现CO2是乙酰胆碱酯酶法测定高铁酸钾对敌敌畏农药消毒效果的理想中和剂。在3min吸光度变化值(ΔA)与敌敌畏质量浓度(ρ)之间存在关系式:ΔA=-0.1096lgρ+ 0.2227。在20~80mg/L敌敌畏水溶液中加入800mg/L K2FeO4处理15min可使敌敌畏质量浓度降低到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的三价锑进行去除性能研究. 高铁酸钾对水中三价锑的去除包含2步:一是高铁酸钾对三价锑的氧化,二是原位生成的高铁酸钾分解产物对锑的吸附. XRD和FTIR检测表明高铁酸钾的分解产物符合无定型的2线水铁矿,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低pH值更有利于锑的吸附;而离子强度对锑的吸附,在pH 3.5 ~5.5与pH 5.5~7.0这2个区间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吸附动力学过程拟合以准二级动力学拟合最好(R2=0.999 1),说明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拟合以Freundlich模型最优(R2=0.980 4),而使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拟合时最大吸附量的理论值可达到129.93 mg/g. 通过吸附前后样品的FTIR表征表明在吸附锑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层络合物和外层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高铁酸钾溶液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化学合成的高铁酸钾溶液有较高的活性。其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12.7kJ/mol。硅酸钠对增加其稳定性有较大的帮助。固体高铁酸钡中加入微量该物质,其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