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蒙古铁骑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13世纪里无敌于天下。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  相似文献   

2.
从辽金饮食词语对比看金朝东北地区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金两朝是先后建立起来的北方封建割据政权,两者间的饮食文化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辽金两朝的饮食词语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金朝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刘秉忠及其词进行探索,认为刘秉忠想出人头地,但未必是想以为蒙古统治者服务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他为蒙古统治者服务有出于不得已的一面。刘秉忠为蒙古统治者服务与那些投降蒙古统治者的南宋官员不同,他祖籍为汉族人,他出生地为蒙古统治者占领地。刘秉忠随忽必烈征战云南、鄂州等地,保护了南宋许多臣民。刘秉忠向蒙古统治者建言,保存了汉族儒家的许多文化传统。刘秉忠的词内容丰富,他被《元名儒草堂诗余》编辑者作为此书的第一人,这似乎反映此书编辑者以蒙古高官和颂扬蒙古王朝的词掩盖追悼宋王朝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中东推行"大中东计划",希望以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中东地区,支持亲美政权、打击和压制反美政权和激进组织,但是民主不能被强制施行,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此同时,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纷纷改变斗争策略,以民主选举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特别是哈马斯胜选上台组阁,给"大中东计划"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5.
北宋灭亡后,所形成的南北对峙两个政权即南宋与金源是处于汉文化同一发展层面上的,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文学史著述并没有把同源、共时分流于北方的金代文学与南方的南宋文学视为一个整体,多数情况下二者处于分离状态.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一是受正统观和民族偏见思想的影响,二是对中原文化南北迁移问题认识不足,三是对宋金关系下文学生态缺乏深入了解.建立宋金文学史整体观,才会对这一时期文学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十二至十三世纪初,中国北方各族人民掀起如火如荼的反金斗争,斗争的性质从根本上讲是北方各族人民共同反对金朝统治者发展奴隶制的斗争;斗争的结果给女真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促使金朝奴隶制走向衰落和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恢复与发展。北方各族人民反金斗争的性质如何...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满洲皇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是,与蒙古贵族广泛建立联盟,使之成为其政权的可靠支柱。同时采取有力的措施,限制其势力扩大而便于控制。结果,不仅消除了蒙古势力对清王朝的威胁,而且使其成为维护国家统一与边疆稳定的钢铁屏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满蒙贵族联盟的形成、发展及联盟内部控制权等问题,并肯定了这一联盟对清代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侯文昌 《科技信息》2009,(33):29-29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但他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这与他推行的氐族本位政策有关。该政策不仅体现在前秦政权组成人员的比例上,还体现在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之举措中。  相似文献   

9.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161年宋金水师陈家岛之战的背景与经过作了具体叙述,并分析了双方胜负的原因以及这次胜利对稳定南宋政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寿春即今安徽寿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拟从寿春山川形势讨论其在宋金对峙时期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出身的不同决定了金代北曲与宋元南曲反映口语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南北地域的差异又决定了它们在语音上也可能存在南北差异,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用韵上存在差别。它们的差别主要集中在歌麻部的分立、支思组的独立趋向、中古山摄洪细分组的情况以及入声韵的保留与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金人的音乐建构及礼乐倾向是中国古代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制度及用乐实践而言,立国之初便进行大肆的文化移植,礼乐制度成熟之后则努力掩盖宋之影响并凸显民族音乐的主体地位;就金朝乐论而言,金人则更多以乐表现真情实感,重视乐之"兴",在美学层面尚"淡"求"真"。宋、金乐论思想是两个并行的体系,制度层面的沿袭并未形成理论层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核心区的转移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的核心区经历了数次变动,辽初来自中原、渤海等地的移民,首先在以辽上京为核心的地区从事农业开垦,并形成辽王朝的经济中心。这一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近100年,至辽中期10余万农业人口从辽上京地区迁往辽中京地区,并推动经济中心与农业开发的核心区移向这里。辽中京农业开发核心区的地位维持了100多年,至金中期再次向金兴中府转移。作者重点探讨了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人口与农业核心开发区从西拉木伦河流域、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向老哈河流域、大凌河流域,自北向南的空间转移过程 ,以及与环境变迁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强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2):103-106,114
林丹汗的败亡对17世纪中期东亚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宗教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论证了林丹汗败亡的各种原因。林丹汗的败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蒙古族为清朝所绥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东晋以来,爨氏在南中的统治区域相对稳定,并随内地王朝势力的扩大而收缩、随王朝势力的缩小而扩大。爨氏通过奉王朝正朔,获得了统治的正统性;同时,通过保持向王朝的朝贡及统合夷汉部曲,维护了其与中央、地方关系的互动。在爨氏称霸时期,西爨境内保持着许多小区域的政权,没有进到集权统治,只是奉爨氏大长为盟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爨区依然是“君长以什数”,只是“爨”最大而已。  相似文献   

17.
北宋灭亡后,文学虽分流于南宋与金朝两个不同的地域中,但异质同构,文学的一体性并没有改变。宋金关系始终是其连系的主线,并成为影响文学创作观念形成的关键要素。对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前后局势变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具体考察,从而指明宋金文学同脉共振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宋代蒙学教育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从教育机构、教育内容、教材、蒙学教育家等方面来探讨宋代蒙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思想控制、社会风气、伦理道德、教育制度、科学技术、儿童身心发展六个方面进行原因探析,可以发现宋代蒙学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朱淑真是我国女性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诗词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她的文名在宋代并不彰显。本文从宋人口传、专集出版、选本、评论等几方面考究当时对朱淑真诗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