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省罗平县三条喀斯特河谷苔藓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罗平县境内的多依河(含三江口)、九龙瀑布群、转长河三条典型的亚热带喀斯特河流作为研究区,探讨研究区内苔藓植物的种类、群落、生态及环境适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共有苔藓植物45科110属281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其中角苔类有1科1属1种,苔类有13科21属38种,藓类有31科88属242种。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丛集型和交织型为主,共占了总种数的87.7%,与此地区多钙华、气候温热、环境潮湿的亚热带河谷的自然概况相协调。由于该研究区域气候温湿,河谷两岸偶有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因此苔藓群落以水生群落和石生群落为主。区内钙华生苔藓植物共有17科(占总科数的37.8%)41属(占总属数的37.3%)77种(占总种数的27.4%),种类十分丰富,但在科、属或种的水平上均无十分明显的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狮子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大型埋藏型铜矿之一,属矽卡岩型伴生金银铜矿床。对狮子山铜矿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29份标本中鉴定出25种藓类(6科18属),未发现苔类。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 icranaceae、真藓科B ryaceae是3个优势科,3科均含3属以上和5种以上,分别占总种数的44%、24%和20%,其他3科均为1属1种;净口藓属Gymnostomum、墙藓属Tortula、扭口藓属Barbula、真藓属Bryum和小曲尾藓属D icranella是优势属,5属总共包含了25种苔藓中的12种,占总种数的48%。对各采集点苔藓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苔藓植物种类分布受到重金属、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石地区苔藓植物生态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黄石地区共分布有苔藓植物21科34属34种,苔类6科6属6种,藓类15科28属28种;5个优势科按种类多少依次为: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真藓科Bryaceae,牛毛藓科Ditrichaceae;黄石地区苔藓植物分为固着型、根着型、浮生型3种生活型;并依据生境不同分为4种群落类型:水生群落、树生群落、土生群落、石生群落,其中以土生群落为主体,树生群落、石生群落次之,水生群落种类最少。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松桃县水银厂的苔藓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全面调查和实验室鉴定,发现贵州松桃水银厂苔藓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8科15属34种(苔类植物1科1属1种,藓类植物7科14属33种);生活型含矮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3种类型,其中矮丛集型占优势(88%);区系地理成分共8种,以世界广布种(24%)、北温带成分(21%)和中国特有种(18%)占优势;北地扭口藓群落(Barbula fallax Com.)、毛口藓-北地扭口藓群落(Trichostomum brachydontium-Barbula fallax Com.)、狭网真藓群落(Bryum algovicum Com.)为该矿区的优势群落,具有治理废弃矿山的潜在价值,可利用它们作为金属矿山生态修复进一步研究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半干旱区草原的代表煤矿—胜利煤矿及周边的贝子庙、植物园、南山水库为研究区,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分析了复垦过程中土壤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矿区苔藓植物有4科6属7种,各生境苔藓总盖度排序为贝子庙>植物园>矿区南排土场>水库>人工林>矿区北排土场.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土场苔藓群落物种复杂程度高.对苔藓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粉粒含量、沙粒含量和石砾含量对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分析,发现不同研究区苔藓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与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对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藓类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藓类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35科99属201种(包括亚种、变种);优势科有凤尾藓科、丛藓科、提灯藓科、蔓藓科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真藓属、匐灯藓属等;生境复杂多样,以石壁为主;生态群落有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以土生群落为主;生活型有丛集型、倾斜型、交织型、悬垂型4种类型,以交织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贵州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该区苔藓植物种类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不同生境的苔藓植物种类有明显差异;生态群落可分为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木生群落和叶附生群落等五大类;生活型可划分为矮丛集型、高丛集型、垫状型、平铺型、交织型、悬垂型、尾型、扇型和树状型等9种,其中,交织型、矮丛集型、高丛集型和平铺型占主导。并对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门山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之一,属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大冶-九江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块状硫化物型"三位一体"成矿模式特征。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北区新发现XCu矿体产出形态、赋存位置及矿石质量等矿体特征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对矿区内成矿分带模式进行了总结。最终认为新发现XCu矿体具有成中-大型矿体的潜力,且城门山铜矿床北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巨大。该发现对矿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进行调查与种类的鉴定统计得出,该地区现知苔藓植物41科,79属,246种(含9个变种),其中藓类22科,54属,202种,苔类19科,25属,44种;其中侧蒴藓类为65种,顶蒴藓类为137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优势科(种数≥10)分别为丛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青藓科、提灯藓科、柳叶藓科;优势属(种数≥6)分别为真藓属、对齿藓属、青藓属、紫萼藓属、灰藓属、提灯藓属、木灵藓属、赤藓属、大帽藓属、丝瓜藓属.将该区的苔藓群落分为土生,石生,木生及水生群落等4种生态类型.该区以土生群落为主,占69.1%,其次是石生群落,木生群落,分布最少的是水生群落.  相似文献   

10.
在群落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研究浑善达克沙地3个不同区域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林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微生境群落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苔藓植物12科、23属、39种,以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为优势科,真藓属(Bryum)、柳叶藓属(Amblystegium)、青藓属(Brachythecium)为优势属。其中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有11科、16属、25种;扎格斯台沙地云杉林有10科、13属、18种;乌兰布统沙地云杉林有11科、18属、28种。(2) 3个区域可划分11种微生境群落,白音敖包和乌兰布统地区群落变化较复杂;随着水分条件提高群落优势层片总体变化为:顶蒴藓类短丛集型→侧蒴藓类松散垫状匍匐型→顶蒴藓类高丛集型→侧蒴藓类交织型,优势种个体也逐渐增大。(3) 3个区域中等微生境水分梯度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最复杂,但是大面积分布都是侧蒴藓类交织型+顶蒴藓类高丛集型群落,优势种为垂枝藓(Rhytidium rugosum)、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大赤藓(Syntrichia princeps)等。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大冶市铜山口铜矿区藓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铜山口铜矿属于长江中下游最典型的露天开采的中型铜矿之一,为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2004年7月,在该区进行藓类植物标本的野外采集,经初步鉴定,铜山口铜矿区藓类植物有7科20属29种。丛藓科和真藓科植物为主体,土生或碎石土生种类多、石生种类较少、树生种类罕见,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生活型有矮丛集型(79.3%)、交织型(13.8%)和高丛集型(6.9%)3种。  相似文献   

12.
对黔西南三个金矿区的三种优势苔藓植物,即黄牛毛藓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和硬叶对齿藓Didymodon rigidulusHedw.上附生及其表土的原生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苔藓附生原生动物种类数为35种,表土中为15种,群落组成有较大差异。泥堡金矿与紫马金矿的苔藓附生及表土原生动物群落相似性比泥堡金矿与王家湾金矿的相似性要小,而紫马金矿和王家湾金矿的相似性较高,表明不同金矿区及金矿类型对其群落结构产生差异。似肾形虫Colpoda simulans为苔藓附生及表土原生动物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STT单轴测试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检测硫化矿石结块特性的单轴测试法.采用该方法对冬瓜山铜矿硫化矿石试件施以不同荷载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单轴测试仪测力环的变形值表示试件抗压强度,并就矿石结块特性与结块时间及荷载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结块时间相同时,荷载越大,单轴测试仪测力环变形值越大,试件抗压强度越高,即结块强度越大;当荷载相同时,结块时间越长,测力环变形值越大,试件抗压强度越高,即结块强度越大;实验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硫化矿石结块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赫章可乐铜矿化带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赋矿围岩及铜矿石采样、化学成分分析、矿物成分分析、X衍射分析等,开展了铜矿石的物质组成研究。矿石含铜品位为1.67%-3.88%.综合分析常量元素和XRD测试结果,得出赋矿围岩-飞仙关组砂岩为海相碎屑沉积形成。蚀变岩型铜矿石中黏土矿物含量高,是导致蚀变岩型矿石中铜含量及稀土元素富集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鄂东铜矿是指位于长江中游的大冶-九江地区的古铜矿。西周中晚期楚国未涉足鄂东铜矿。按文献记载:早期的楚国几代国王虽然励精图治,但其国力依然弱小,无力染指鄂东铜矿;同时,考古发现表明:西周中晚期鄂东铜矿的主人是古越人。《史记》记载的熊渠所伐之"鄂"应为南阳盆地的"西鄂"。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表明楚国控制鄂东铜矿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中期楚成王熊恽东下淮夷之后。  相似文献   

16.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晶体中有少量铜、钴,矿石中铜钴元素赋存状态极其复杂.最佳的浸出条件为粒度小于74μm的矿粒所占比例70%、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4 h、矿浆质量分数30%、硫酸加入量55 kg·t-1.该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74.34%左右,钴浸出率可达43.32%左右.充分利用萃余液中的硫酸可降低酸耗,硫酸用量减少20%以上.在搅拌浸出过程中加入适量还原剂Na_2SO_3或FeSO_4,可将钴的浸出率从43%提高到78%.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回归设计和电算机离线调优运算,对我国某大型铜矿含多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阶段中和沉淀—浮选分离”的处理废水新工艺。建立了氢氧化铜和石膏浮选分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绘图。最终获得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并逐一回收了有价金属化合物氢氧化铁、氢氧化铜和石膏产品。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3种类型浅色层,即沉积时期形成的浅色层、成岩期形成的浅色层、成岩期后(后生)形成的浅色层.并阐明其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及在找矿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矿山酸矿水中金属污染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酸矿水是含硫化物矿石在表生条件下与水圈大气圈及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安徽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典型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在长期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矿石.地表条件下这些含硫化物的废矿石被氧化,产生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酸矿水.以鸡冠山矿山为例分析酸矿水中主要微量元素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自然酸矿水中存在大量氧化亚铁硫杆菌,酸矿水的形成可能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发育有一定联系,氧化亚铁硫杆菌促进酸矿水形成;鸡冠山酸矿水的pH值在2.5~4.2之间,与适宜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酸性条件一致;微量元素在酸矿水中的分布与pH值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最适宜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pH值3.0左右的酸矿水中微量元素浓度达最低,说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和酸度对微量元素的分布有一定制约;酸矿水中高度富集微量元素,比河水中溶解态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出几千倍到几十万倍甚至千万倍.  相似文献   

20.
双频激电法可同时得到低频和高频电位差,由其计算视幅频率可抵消相同的影响因素,抑制干扰,增强异常幅值,提高观测精度.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双频激电法的成果解译结果,对区内铜矿体成矿的有利区段进行了预测,优选出两个找矿靶区,为该区边深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