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H2O2(w=30%)对含烯烃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催化剂都可促进H2O2氧化反应的进行,对降低油品中烯烃效果,有机酸条件明显好于碱性和中性条件,甲酸的催化效果优于乙酸。在H2O2 甲酸氧化降烯烃的过程中,当3种样品的体积比即V(模拟油品):V(H2O2)∶V(甲酸)=4∶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时,模拟体系中烯烃降低率为35.8%,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降低率达22.1%。  相似文献   

2.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l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时制备的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在反应温度120℃、压力1.5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在反应温度80℃、压力1.0MPa、n(甲酵)/n(叔戊烯)比1.1、LHSV为1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制备的新型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因此,Cs2.5H0.5PWl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酵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合成尿囊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二醛和尿素为原料,用FeSO4-H2O2催化氧化合成乙醛酸.将所得乙醛酸溶液在不经分离及大孔树脂负载的Ce(SO4)2固体酸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尿素缩合制备尿囊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乙二醛氧化制乙醛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5~20℃,n(乙二醛):n(H2O2)=1:1.1,乙醛酸收率达82%.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e(SO。)2/大孔树脂催化剂用量为投料量的2%(质量比),原料配比n(乙二醛):n(尿素)=1:2.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产品尿囊素的收率可达5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11次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纳米SnO2为催化剂,以环境友好的H2O2(30%)为氧源,考察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反应效果.通过FT-IR取光谱、UV—Vis光谱、XRD和TEM对Sn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纳米SnO2对烯烃的液相环氧化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效果,并以环己烯为例对反应条件做了相关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H22Q与环己烯摩尔比为1.2时,烯烃转化率达到99.9%,环氧选择性高达98.1%.且催化剂循环使用9次催化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四氢糠醇(THFA)、氨为原料,V2O5/γ-Al2O3为催化剂经气固相接触催化合成吡啶的反应.采用XPS、BET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产物吡啶.考察了反应温度、四氢糠醇流量、V2O5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n(THFA):n(NH3)=1:5,V2O5/γ-Al2O3负载量为20%的条件下,四氢糠醇的转化率为93.47%,吡啶的选择性为77.43%。吡啶的反应收率达到72.38%.  相似文献   

6.
K2O对V2O5-WO3/TiO2催化剂的中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制备了V2O5-WO3/TiO2的脱硝催化剂,采用模拟中毒法,在此催化剂上负载碱金属氧化物K2O,通过BET,XRD,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在SCR活性试验台上研究不同含量K2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N2O生成率和SO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K2O对于催化剂的毒性较强,随着添加量的增大,NO脱除率急剧下降,SO2的氧化率大大提高;较大含量的K2O(nK/nV=1,摩尔比)使催化剂比表面积有所减少,催化剂颗粒发生轻微团聚,微观结构变化不大,但NO的脱除率小于50%(380℃),N2O的生成率和SO2的氧化率均增加;K2O通过与V2O5的活性酸性位结合,使催化剂中有效活性位数量大为降低,导致脱硝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十二烷-噻吩型硫化物为模拟油品对象,探索了利用γ射线辐射氧化噻吩类硫化物的新方法,并对其与H2O2的协同脱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对低浓度的硫化物有明显的氧化效果,但浓度较高时效率较低;而在γ射线辐射和H2O2的共同作用下,可在常温下去除浓度较高的噻吩硫,两者表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另外,若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H2O2和乙酸,则可进一步增强对噻吩硫的氧化效果.在辐照剂量为500kGy左右时,加入H2O2可使二苯并噻吩(DBT)的去除率达36%左右,而在H2O2/HAC体系中DBT的去除效率可达65%,且脱硫率随H2O2添加量的增大而上升.在有H2O2存在时,噻吩型硫化物的主要辐射转化产物为砜类.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催化剂Cr-Mo/SiO2.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和孔隙分析等方法对Cr-Mo/SiO2进行表征,考察Cr-Mo/SiO2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反应条件对模型油氧化脱硫效果均有一定影响,二苯并噻吩较苯并噻吩更易脱除.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反应温度>H2O2用量>Cr-Mo/SiO2用量>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条件下,可使直馏柴油硫含量由994μg/g降至128μg/g,脱硫率达87.11%,油品回收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9.
以正辛烷-二苯并噻吩模拟柴油,进行过氧化氢-甲酸氧化脱硫试验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甲酸体系能够有效氧化模拟柴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生成二苯并噻吩砜。影响脱硫率的因素顺序为:甲酸用量温度过氧化氢用量。优化条件为:V(模拟柴油)∶V(H2O2)∶V(HCOOH)=100∶1∶10,40℃下反应1 h,硫的质量分数可由1.14×10-3降至1.14×10-5,脱硫率为99.01%。该条件下计算动力学参数得反应级数1.055 4,速率常数5.15×10-2(μg/g)1-n.min-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H4SiW6M06040/SiO2)为催化剂,30%H20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H4SiW6Mo6O40/SiO2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用量、反应温度、H。0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SiO2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日酮):n(H2O2):n(H4SiW6Mo6O40/SiO2)=100:198:0.124,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3.5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