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封山育林是以封禁为手段。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未成林造林地及荒山等林业用地自然成林的一种恢复和建设植被最快、最省钱、最省工的办法。由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结构最好,森林生态功能最大,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林草植被建设的健康发展,林草植被建设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应用各种技术予以保证;采取封山育林技术、退耕还林技术、宜林荒山造林技术、人工促进更新技术、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幼林抚育技术、生态移民恢复技术,加快森林生态治理中林草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3.
封山育林就是遵照自然规律,利用植被的自我恢复功能而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这种营林方式对迅速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就延安劳山、桥北、桥山和黄龙山林业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对已实施的封山育林进行成效分析,并对今后封山育林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坂山中段北坡影响森林植被分布的环境因子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找出了植被分布的规律,为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且,根据植被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植被恢复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封山育林,停止或减少了外界因素的破坏,人工促进森林群落调节、恢复、进展演替,向相对稳定、比较高级的顶极群落过渡,林木生长量、数量增加,灌木种类增多,植被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陕西植被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植被对环境建造的主要作用:如植被调节气候、改变大气组分,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净化环境等,并在回顾和总结陕西省以往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指出植被建设对陕西环境保护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提出陕西植被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5项对策,包括实行封山育林育草、改造和恢复灌丛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封山育林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效果,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封山育林区的植被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前植被总覆盖度为44%,植被种类仅为121种,且生长状况较差;封山育林后植被总覆盖度为85%,植被种类为194种,生长状况良好。封山育林后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前提高4.43g/kg,封山育林后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林前提高3.22g/kg,全N,全P,全K等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兰州市南北两山灌草植被退化严重问题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结果表明:人工造林成活率92%,封山育育林植被覆盖度70%。为南北两山植被的恢复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质困难地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手段。笔者总结了我国石质困难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出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后的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封山育林是以封禁为手段 ,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 ,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化规律 ,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封山育林是恢复成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多用于森林环境适宜 ,但山势陡峭 ,或深山远山交通不便 ,劳动力缺乏或进行其它经营措施资金不足的地方 ,封山育林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 ,不花钱也办事的卓越政策。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个政策 ,才使一些支离破碎的林地得以恢复起来 ,受到保护 ,成为今天可以见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大面积次生林。封山育林在保护环境 ,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天祝县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天祝县林草植被恢复的对策,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林草植被恢复;二是加大投入,增强林草植被恢复的资金扶持;三是争取实施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林草植被恢复速度;四是开展配套工程建设,全面促进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五是严格执行森林和草原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林草资源;六是加强领导,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林草植被恢复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对封山育林后的海南鹿回头公园的植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自1986年封山育林以来,该公园的原生植被和补植的速生优良树种得到了较好保护,从而使残桩遍野、荆棘满山的公园恢复了生机,并逐渐形成了具有生态功能的热带混交季雨林群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封山育林的作用、采用的技术手段及使用的工程管理理念,科学的得出,只有将封山育林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有效地衔接起来,才能达到恢复森林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及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恢复前景及策略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分别从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恢复前景、植被恢复总体思路、植被生态建设分区这3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围绕“黄土高原尤其是厚层黄土塬区是否有可能恢复森林植被”这一焦点问题展开论述,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广西马山岩溶山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2年8月29~30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广西马山县岩溶山地封山育林过程中植被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初期生境条件是干燥、高温、低湿,小气候因子日变幅度大,植物群落是一些耐干旱、耐瘠薄的草本和灌木;封山育林中期,植物群落结构包括灌-草2个层次,夏季气温开始下降,湿度增大,光照度开始降低,土壤温度波动略为平缓,耐阴的灌木和草本种类增多,原生性森林群落的乔木幼树开始出现;封山育林中后期,群落的平均高度达7~15m,出现乔-灌-草3个层次的结构,逐渐形成森林小气候,群落内光照强度降低、夏季气温低、湿度增大,基本上由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组成种类占主导地位,演替初期的阳性先锋草本和灌木种类基本上消失。  相似文献   

16.
荒漠带退化山地森林植被的恢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退化群落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变化的基础上,以宁夏大罗山荒漠带山地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荒漠带山地森林植被恢复潜力度、恢复度来评价森林的恢复能力,揭示荒漠地带山地森林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指出在山地森林植被恢复的早期,应以更新对策为主,中期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为主,后期则需进一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积累能量,使其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顶级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起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高海拔自然条件和林区各种矛盾交织存在,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恢复缓慢,天然林资源未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同时要增加投入,扩大封山育林面积,促进保护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月浙江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根据其功能划分,浙西北为山地丘陵生态区,该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与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保护和发展方向主要是: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涵养林。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洪补枯)、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水环境等水文功能,现已成为共识,但森林对河流总径流量的影响却长期存在争论,国内外专家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综合性的多因子森林水文效应定量研究较少,按流域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分析还很薄弱。应该认为,…  相似文献   

19.
林荣标 《广东科技》2014,(12):157-158
通过对连城县林业用地土壤侵蚀程度的分析表明,林业用地的土壤侵蚀为中度侵蚀级别,造成的原因是森林资源、林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通过对其森林植被治理效果分析表明,营造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林,结合全面封山育林,是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黄岩长潭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灌草丛和经济林,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以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植被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简单,枯枝落叶层较薄,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较小.常绿阔叶林是长潭水库流域植被恢复的目标.建议用生态恢复的办法,用林分改造进行植被的恢复,引种地带性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提高演替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