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综合近三年安徽省体育高考成绩数据,统计分析安徽省《体育加试四项素质评分表》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评分标准有失公平、四项素质的评分标准不一致、男女考生的评分结果不可比,建议尽快对安徽省《体育加试四项素质评分表》进行修订和调整,可从严格控制满分率、平衡男女考生四项素质的评分标准等方面研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6年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总成绩和5项身体素质的单项考试成绩进行了评析,旨在让广大教练员和学生了解我市体育高考成绩的现状,为教练员指导考生考前训练提供参考,同时反映了重庆市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评定成绩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市体育高考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继平  丁志强 《科技资讯》2014,(26):185-185
甘肃省高考体育专业考试内容分为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两部分。一般身体素质考试项目有: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推铅球等三项,这是每个考生必考的。专项又分田径类、球类和武术、体操类三大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的一项参加考试。为了积极备考2015年的体育高考专业考试,全面提升考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体育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考生的专业成绩,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高校招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所输送的未来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是影响考生一生的转折点.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准则来适应当今考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参加山东省2007年和2009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测试,所得考生的数据成绩的比较研究,探讨影响考生测试成绩的相关因素,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考试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运动专业的招生工作量很大 ,需要对大量的考生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考试。利用“计算机招生评分系统”,可以为各学校的体育运动专业招生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它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3年福建省高考体育测试成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03年福建高考体育报名数据库和测试数据库,进行多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对考生报名情况和考试总分、4项素质的考试成绩及各专项考试成绩进行评析,从成绩的统计结果中发现考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为我省高考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葛蓓 《科技信息》2010,(29):I0112-I0112,I0150
体育高考经历了几十年,参考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每届迭到上万人。考试期间,每一批次考生均要在5天内完成四项考试科目(100米短跑、铅球、立定三级跳远、800米中跑),考试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6:30。在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考试中,如何做到万无一失,并且能超水平发挥,是每个考生心中最大的愿望。然而,纵观安徽省体育高考的现状,发现年年的考试都存在这样那样几类问题,影响了考生的成绩。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给考生以借鉴,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顺利完成高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设置和体育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发现广东省的体育考生如在力量素质方面有优势的,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较为理想。而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体育生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那么,做好体育生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第三状态”与现代体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活动之于健康的重要性引为世界性的普遍认识。目前,在健康与不健康之中的“第三状态”引起世界性的广为研究。现代社会赋予体育活动以新的功效,通过行为治疗(体育),使人们从第三状态调整到健康的第一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大学体育的教学已真正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轨道。彻底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而尝试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尝试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感觉到进步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把快乐体育教学引入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新方法.本文探讨和研究了学校体育教学中实践快乐体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把愉快的学习情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习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快乐运动中陶冶性情、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并保证了在学生心情愉悦的过程中圆满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而且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传播范围越趋庞大,现代物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体育赛事中,其无论在规划、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都能较大地满足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学校体育锻炼中,不同锻炼情境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预测指标在不同锻炼情境下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验证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相关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xercise-InducedFeeling Inventory)对参加实验的160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感觉等心理效益有良好的作用,而在任务目标气氛下的效果更佳;2)两种不同体育锻炼情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心理压力水平,而且在任务目标气氛的锻炼情境中效果更好;3)持续不同时间的身体锻炼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各维度影响不同,锻炼12周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的积极效果优于6周。结论:中等强度下"不同锻炼情境"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各维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健身价值及其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促进功能,把养生思想和锻炼手段相结合,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形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还能促使学生注意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身心并炼,真正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课堂教学为视角,以环境为切入口,运用系统的观点,阐述微观体育课程环境的内涵及其结构,探讨优化微观体育课程环境的策略,为有效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策略参考,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是新时期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校园体育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应使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娱乐的基础上,走向完善,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一直是制约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教学的选择缺乏充分的理论根据则是产生上述因素的主要原因.21世纪之初,随着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传统的以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唯一目标的教学论,在当代教学论思想发展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学目标的扩大成为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面对多元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何以教学论为工具使体育教学走出目标选择的困境,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来体现现代体育教学论,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豫北地区14所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了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豫北地区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较高,但是缺乏对国家体育政策的了解,“体育人口”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体育消费状况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