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向东  李伟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09-110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因此语言的发展被描绘成一系列习惯的形成。在外语教学中,他们提倡用模仿、重复、强化等方法促进语言习惯的形成。这种观点适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缠得死死的。”  相似文献   

3.
一、习惯决定命运对于青少年来说,习惯是老师、家长以及他们自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经常被重复的行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习惯是无意识、不自觉的。也就是说,它是在人无意识中自动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行为。(2)习惯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3)它  相似文献   

4.
国际习惯与国际惯例是相区别的。国际习惯无论是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还是国际经济法中都是指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惯常行为。国际惯例在国际公法中是指不具有普遍法律拘束力的惯常行为;在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惯例的范畴大于国际习惯,它不仅包括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习惯也包括不具法律拘束力的惯常行为。  相似文献   

5.
成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体育成瘾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成瘾行为,积极的体育成瘾性行为,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它能使人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种行为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本文探讨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激发培养并促使其积极性体育成瘾性行为的形成,培养起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能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下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各种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1.“习惯”的定义 什么是习惯昵?心理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地完成某种行为的需要,就是习惯。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思维或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奕 《科学世界》2012,(10):86-87
上期我们介绍了斯金纳“老鼠学习按杠杆取食”的实验,并得出了下列结论:行为之后立即给予“奖励强化刺激”或“惩罚撤销刺激”,这个行为以后就会有重复出现的趋势;反之,如果立即给予惩罚刺激,这个行为的发生率就会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已经通过学习建立好的行为模式,如果在重复出现后“不给予任何回应”,该行为的发生率也会逐渐下降,我们称之为“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9.
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对国内外关于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从重复刻板行为的类型、功能性行为分析、干预的实验设计和干预方法4个方面分析和归纳自闭症刻板行为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自闭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器学习算法广泛应用于电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及商业预测.其中,XGBoost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现电商用户行为特征最优选择与行为模型构建、评估消费价值、预测重复购买行为概率、提高商业决策的精准性与可行性.本研究采用阿里云天池大数据竞赛“天猫复购预测”所提供的“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关联数据集中约42万电商平台用户产生的5 500万条行为数据,基于促销活动情境完成特征构造,实现有监督分类学习.本研究实现了XGBoost算法的参数优化与数据特征值处理过程优化,完成了促销活动后6个月内电商用户重复购买行为的预测模型演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XGBoost算法能够比较精准地预测电商用户重复购买行为、评估在线用户潜在购买价值、实现精准营销以及真正促进促销活动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年龄小时,习惯容易建立且容易巩固,不好的习惯也容易纠正,可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会为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班幼JLeP将进入小学,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养习于重蒙”,好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实现英语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可靠途径。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非英语国家,听说英语的环境不佳,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英语课程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如何让学生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那么,如何合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克娟 《科技信息》2009,(28):I0178-I0178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行为的变化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提出了帮助培养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度的阅读行为及习惯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体育习惯与运动技能的关系,并构建了二者的关系图.结果认为,技能先导论缺乏理论依据,其正确性值得商榷;运动技能本身不能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与保持;负性运动技能阻碍体育行为的发生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正性的运动技能对体育行为的发生与体育习惯的保持有良好的作用;建立一种绝对评价机制是正性运动技能形成并与体育习惯保持互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的现象、关键点、演化途径等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思维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突变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内外部因素随时间逐渐积累而导致锻炼行为发生突变的一种现象;个体内部因素决定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的突变是否会发生,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会在何时发生;大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控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促进效率高于外部环境因素;此外,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由破坏到建立对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要求程度明显高于由建立到破坏的要求程度。  相似文献   

18.
21天效应     
《科技智囊》2013,(1):I0047-I0047
什么是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21天效应共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了一次博弈模型和流速均衡解析解的基础上,对基于无限重复博弈模型的流速与拥塞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重复和无限重复流速与拥塞控制博弈模型,论证了重复博弈NEP的存在性和最优性,讨论了重复博弈中贴现因子的意义;通过2个无限重复流速控制博弈的实例(2个端系统和N个端系统),介绍了在非合作的流速与拥塞控制中规范(约束)端系统的行为方法,以维护和实现整个流速与拥塞控制系统效用的最优.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早期童话中的重复叙事是普遍存在的,这种重复叙事的形成,既是作家尊重儿童欣赏心理的表现,又是由于人类的文化心理原型——重复原型的存在。这种重复叙事在叶圣陶的早期童话中主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的重复、情节的重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