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行为学理论加以阐释,并研究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学到一项新的、复杂的体育锻炼技能时,行为学理论的干预往往会促进组成这个技能项上许多小的技能部分得以强化。行为学理论认为,尽力促进参与锻炼的个体能够建立清晰的并能逐步实现的锻炼目标,干预中积极的反馈个体自身的锻炼效果,将有利于个体得到更好的激励。行为干预措施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十分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在对江西省5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在校普通及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都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肥胖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周末,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怕别人讥讽成为影响肥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怕影响学习、怕累、场地器材缺乏及没有指导等.建议对肥胖大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教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能力,促进其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4.
张文慧  郭劲宇 《科技信息》2013,(16):316-316
大学生是国家为未来经济建设、国家建设所储备的人才,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我国大学生的体魄,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我国高校教育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浅要分析了大学生体育习惯的行为特点,以及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文章最后就促进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煜  覃婷  陈冬楠 《科技信息》2010,(27):I0417-I0419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济南市历下区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历下区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中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比例较低。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内部因素主要提出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参与体育运动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和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并用统计数据对相关原因进行量化分析;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外部因素主要提出了大学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课堂体育氛围学校的体育环境、社会体育环境三个方面对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并用统计数据对其一一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得出结论: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赞同,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由此,大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和强身健体的目标倾向,促进了自觉体育锻炼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同时,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学生被动选择运动项目的现象,影响了体育学习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习惯和身体素质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表现为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人数明显高于女生;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次数和时间不足,尤其是女生的锻炼时间明显少于男生;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锻炼习惯与身体素质显著相关,说明体育锻炼态度和锻炼习惯对身体素质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等.这都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原因,希望引起学校和学生自身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与空间、锻炼项目的选择、影响学生锻炼以及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为缺乏运动场地、没有锻炼的同伴、没有掌握锻炼的方法。女生认为宿舍体育锻炼氛围是影响自己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而男生则认为是受班级和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影响。提出成立体育生活方式教育中心、健康干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设以及建立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跟踪监测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非体育类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己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者较少,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时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形成习惯,尤其是女生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而且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土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梁红霞  王哲  杨鄂平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19-121,139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论述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分析了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及影响锻炼习惯形成的内外因素.遵循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和教育规律,以提高学生健商水平为中心,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力度,是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胡燕宾  胡敏 《科技信息》2012,(32):340-34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阐述了体育氛围对于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四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育氛围形成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体育课的内容形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影响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情况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当前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立足休闲行为限制研究范畴,结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及理论剖析等研究方法,对4所高校1 156名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其阻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阻碍因素对不同个体特征大学生所产生的锻炼行为制约具有各自个性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大学生锻炼行为自身制约、人际制约以及结构制约相应的干预策略,即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水平,增强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创新高校运动场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凤荣  靳晓晴 《科技信息》2012,(16):301-30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发现影响河南省高校在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个体因素占主体,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不容忽略,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以加强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对个体消费行为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的个体行为决定消费伦理在个体消费行为中有重要的意义。个体消费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道德准则 ,我们从中可以评价个体消费行为的道德与否。通过对奢侈、吝啬、不良消费行为的分析 ,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消极消费行为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改善睡眠行为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及其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326名大学生改善睡眠的相关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因素分析得出大学生改善睡眠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六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习惯、寻求医学帮助、自我放松、体育锻炼、顺其自然.通过差异检验发现,在养成良好习惯、自我放松、顺其自然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更倾向于采用这些行为方式;在体育锻炼维度上和寻求医学帮助维度上学校类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赵军 《科技信息》2011,(19):24-25
通过体质测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等,对暨南大学来自香港、澳门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澳大学生的总体体质状况优于全国均值,但肥胖率和近视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养港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进港澳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教学部门应建立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反馈系统,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体质状况由专职教师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并进行动态监测,使学生的体质锻炼更符合个体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