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历史分析与文献调研,研究毛泽东的赤脚医生理论与实践,挖掘其合理价值与缺陷。毛泽东的赤脚医生理论在实践中为中国几亿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赞誉。尽管有不足之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借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中,其精华体现在毛泽东的理论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述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
罗荣国先生以桂西阳圩为创作源泉,以“故园”—“乡土”为创作理路,汲取我国古典文化之精华,以宁静对抗喧嚣,展现了桂西大地的历史之厚重与人情之美好,堪称新时期乡土散文之精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与西方美声唱法作品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基于历史的视角审视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早期美声作品的比较研究,论证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中西兼顾"的可行性,为中西美声唱法演唱作品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提供可能性,同时汲取西方演唱作品的精华,推进中国美声唱法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敦煌舞从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艺术中汲取了宝贵的艺术精华,从而发展成了一个全新的古典舞流派,也有人将之称为中国舞剧的"新古典舞派"。在这一艺术嬗变过程中,敦煌艺术完成了对艺术种类、艺术形式的空间跨越,同时也实现了对时代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是基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上,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政治参与强调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主张合法的、有度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方式,反对非法的、无限的、无序的政治参与;继承和健全毛泽东时代的政治参与制度。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是我国发展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二十世纪这个时代的精华。尤其是他的认识论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回答了中国革命所提出来的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也回答了时代所提出来的新问题。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与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所处的时代,正逢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化,国际与国内诸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革命风暴以不可避免之势蓬勃兴起,并发展成为空前规模的人民民主大革命。时代所赋予政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统园林建筑思想及特点,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提出了汲取传统园林建筑思想精华,推动现代园林设计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主题或具体观点的中国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这是刘少奇关于党群关系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这一思想是他长期的革命实践的总结;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毛泽东的时代观,认为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实践。毛泽东时代观的理论与方法提升于毛泽东在实践主题变化下的社会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毛泽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毛泽东的大无谓精神鼓舞党员,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毛泽东的公仆精神激励党员,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目标;以毛泽东的务实精神昭示党员,养成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毛泽东的创业精神鞭策党员,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于1921年8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它是毛泽东成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后进行教育革新的第一块试验基地。湖南自修大学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时间,但在中国现代史上颇具影响,极具研究价值:它是中共的党校之源,它既能反映出毛泽东早期教育与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痕迹。又能初步呈现出毛泽东成为共产主义者后的追求与向往;它为党培养了一批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对我们思考当今党校教育同样还有方法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从历史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揭示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历史教育的目的,李大钊认为在于树立进步的历史观与人生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毛泽东则认为在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关于历史教育的内容,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融会贯通、比较、"古今中外法"、"理论联系实际"、自我教育等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方位、多视野观照中国革命精神,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发源地和生长点.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制高点。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勾勒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心路轨迹。  相似文献   

17.
农民教育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经验总结构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加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建设主体———农民的教育、发展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人,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各项政策普遍地传播开来。毛泽东、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一下,他们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争取革命的主体——农民——踊跃加入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土地革命思想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继承了苏联土地革命、孙中山和国民党20世纪20年代的土地革命思想,总结了1927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经验,深化了认识,并提出新的主张,从而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