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史永胜  孙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3):9472-9477
对模糊图像复原的目的在于对图像进行去模糊、去噪及建立在特征值基础上的矢量化处理,最大限度恢复原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的贝塞尔拟合图像边缘特征复原的新算法,在初始图像降质处理基础上通过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Wavelet Bi-cubic)、双三次插值法得到融合样本图像,并在Canny边缘检测基础上提出对拟合边缘特征点的贝塞尔曲线拟合,最后将图像特征轮廓分别进行Delaunay剖分算法的矢量化处理,保留原始灰度色彩复原图像。实验对这三种方法的轮廓复原图像与原始清晰图像进行对比,由具体参数(PSNR、SSIM、FSIM以及运算时间TOC等)说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由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与贝塞尔拟合得到的轮廓图像复原比双三次插值与贝塞尔拟合得到的轮廓图像复原效果要好,且明显缩短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复原方法和插值复原方法对单幅欠采样低分辨率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实验,以考察线性插值在图像复原中的作用.直接复原法是对采集到的欠采样低分辨率模糊图像直接用最大似然图像复原算法进行复原,不作任何预处理.插值复原法是先对图像进行插值预处理,增加像素数,提高图像采样分辨率,然后再用最大似然图像复原算法进行图像复原.结果是直接复原方法和插值复原方法对欠采样模糊图像的复原,效果相同,主观视觉和评价数据十分接近.这说明通常用于单画幅欠采样模糊图像复原预处理的线性插值没有起到提高复原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变分在图像处理中可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提出了一个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方法,将全变分最小化(TV)正则项引入到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复原模型中.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将本模型转化为两个易于求解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交替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考虑了图像的特征信息,利用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和迭代反向投影算法对复原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峰值信噪比上优于传统的插值算法和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图像复原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流行的图像复原算法存在复原效果不理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离的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图像复原算法。本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范数L0梯度最小化复原算法完成对图像平滑部分的复原,然后采用波原子变换来实现对图像细节部分的复原,最后采用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来处理波原子变换产生的振铃效应和虚假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本复原算法与当前流行的图像复原算法相比,在图像复原的主客观效果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图像复原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流行的图像复原算法存在复原效果不理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离的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图像复原算法。本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范数L0梯度最小化复原算法完成对图像平滑部分的复原,然后采用波原子变换来实现对图像细节部分的复原,最后采用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来处理波原子变换产生的振铃效应和虚假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本复原算法与当前流行的图像复原算法相比,在图像复原的主客观效果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图像复原研究中加入合适的规整化约束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原效果。目前普遍将空域上的梯度稀疏性或小波域上的系数稀疏性作为规整化项,但二者并未同时使用。本文提出了对图像采用一种新的空域局部阈值处理和小波域处理的联合规整化复原算法。本算法结合了二者的优点,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图像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得到的结果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算法鲁棒性,能更有效地抑制噪声和伪迹。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和残差处理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技术常见的有插值法,POCS等,它们有细节模糊,运算复杂度大的弱点,针对以上问题,在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小波系数特征向量匹配方法.算法分为两步:(1)采用基于补偿残差向量和多样本平均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小波特征向量匹配及人脸图像复原.(2)用边缘提取和特定区域平滑的方法去除Gibbs效应等噪声.经实验和传统的插值法以及常规匹配方法比较,在细节复原和运算复杂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种边缘保护的灰度图像插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边缘保护的灰度图像插值算法,目的在于从低分辨率图像中复原出高分辨率的图像。首先对低分辨率图像做双线性插值放大,然后用一个二维非线性滤波器做迭代滤波处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插值放大图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插值放大图像的边缘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序列图像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能够利用更多的先验信息,复原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单帧图像的复原算法,目前已经成为图像复原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正则化的序列图像超分辨复原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序列图像的先验信息,有效抑制了复原图像中存在的振铃效应.同时,本文算法可以更好地恢复图像边缘信息,较好地平滑噪声,得到的复原图像与Hardie等提出的非均匀插值算法的复原效果相比,在峰值信噪比以及主观视觉效果方面均有所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复原效果,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进行字体的矢量化耗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otrace字体图像矢量化方法.基于Potrace位图矢量化算法,首先得到位图路径的初始点集,然后通过夹角判别法和计算删除代价(DC)值来删除冗余点得到最终关键点集,再根据弧弦距判别法判断矢量段的拟合类型,最后使用Bezier曲线插值拟合关键点并优化轮廓路径.为了衡量矢量化后的曲线轮廓的质量,建立了字体曲线轮廓的度量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轮廓尖锐度、关键点冗余率、锚点准确度和形状吻合度等指标.实验表明:Potrace算法的冗余率大约在56%左右,而改进后的Potrace算法则将冗余率降到10%左右,并且本方法在锚点选择的准确度方面较Potrace算法有提高,形状吻合度与Potrace算法持平,可以提升字体图像矢量化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尽可能减小曲线字库的空间存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改进的Wiener滤波图像复原原理,来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此算法避免了一般复原算法中的迭代运算过程,减少运算时间,在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生的模糊相片进行复原取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改进的Wiener滤波图像复原原理,来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此算法避免了一般复原算法中的迭代运算过程,减少运算时间,在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生的模糊相片进行复原取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改进的Wiener滤波图像复原原理,来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此算法避免了一般复原算法中的迭代运算过程,减少运算时间,在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生的模糊相片进行复原取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HMT)模型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刻画各子带系数的概率分布,并通过小波系数隐状态在多个尺度之间的Markov依赖性来刻画自然图像小波系数随尺度呈指数衰减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域HMT模型的图像复原算法作为自然图像的先验模型,将图像复原问题转化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并用共轭梯度法对其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再现了各种边缘信息,复原出的图像在信噪比和视觉效果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海陆分离一直是光学遥感图像舰船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的海陆分离算法都是依靠先验信息或是利用灰度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造成分割效果不明显,大量的孤立区域无法处理;而且会造成误分割,不利于后续处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指数加权平均比率(ROEWA)算子与小波变换结合的海陆分离方法。首先利用ROEWA算子对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的强度,再利用非极值抑制和双阈值算法定位边缘,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叠加后的图像进行二次边缘提取,提取边缘的方向,最后对边缘检测后的图像进行区域生长,进而得到最终的海陆分离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与常用的海陆分离算法相比,检测效率和精度都比较高;且鲁棒性好,有利于后续舰船检测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三维宽场显微图像复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三维宽场显微图像复原新方法.分析了小波包分析在信号去噪中所具有灵活精确的局部解析能力;简述了具有较强超分辨复原能力的最大似然法(PML法).采用小波包分析进行去噪预处理,再用PML算法对三维图像进行复原.实验结果表明,三维宽场显微图像散焦信息的干扰得到有效排除,噪声得到有效抑制,信噪比得到明显改善,图像复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赖秦荣  狄岚 《应用科技》2023,(3):108-115
通过对图像在缩放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插值算法分析比较,针对新的边缘定向插值算法中存在人工选取经验阈值的随意性与边缘轮廓连续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像素差分网络和边缘方向的图像缩放算法。从人工选择阈值完成边缘分割改为利用像素差分网络实现边缘分割;对边缘点3×3区域查找边缘线方向作线性插值,以保持图像边缘轮廓的连续性,从而保留图像边缘结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提高图像分辨率的基础上保留图像所具有的边缘结构,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对于不同图像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COSM图像复原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BP人工神经网络的COSM图像复原算法,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记忆和泛化能力,通过用一组COSM样本图像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含有离焦模糊的模糊三维图像与清晰三维图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利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待复原的COSM图像进行复原处理,从而实现COSM图像复原.复原的三维图像无论在主观视觉还是定量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传统的图像复原算法不同,该算法免去了解卷积等复杂的运算,不存在病态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模糊图像的复原中并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海陆分离一直是光学遥感图像舰船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的海陆分离算法都是依靠先验信息或是利用灰度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造成分割效果不明显,大量的孤立区域无法处理,而且会造成误分割,不利于后续处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OEWA算子与小波变换结合的海陆分离方法。首先利用ROEWA(指数加权平均比率)算子对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的强度,再利用非极值抑制和双阈值算法定位边缘,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叠加后的图像进行二次边缘提取,提取边缘的方向,最后对边缘检测后的图像进行区域生长,进而得到最终的海陆分离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与常用的的海陆分离算法相比,检测效率和精度都比较高,且鲁棒性好,有利于后续舰船检测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图像边缘轮廓提取在国计民生、军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克服噪声等影响导致的图像过度分割现象,探讨了一种基于模糊形态学的图像分割改进算法.该方法借助模糊形态学的开、闭运算,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基于形态学梯度算子进行梯度计算,最后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与IFT分割算法的融合,对梯度图像进行分割得到期望的边缘轮廓图像.仿真以图像识别为例,实验显示基于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可较好地消除过分割现象,正确识别图像,实现目标与背景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分割算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