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棉蚜是石河子垦区棉田的主要害虫,由于棉花面积的扩大和菜篮子工程的发展,给棉蚜越冬、种群繁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棉蚜再猖獗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系统失调所致,在自然界天敌昆虫和棉蚜及其各种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平衡,如果棉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络被打破,则必将导致天敌昆虫和害虫消长比例关系失调,其结果造成棉蚜再猖獗。 一、棉蚜的发生规律 1、越冬:越冬的棉蚜是来年的虫源,在我垦区棉蚜主要以孤雌胎生,雌蚜在室内的菊花、桑叶牡丹、丁香牡丹、假樱桃、石榴、菜窖的大白菜及温室大棚的黄瓜上越冬,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继续孤雌胎生,少量可在石榴、假樱桃、菊花等花卉上产卵越冬,到4月底5月初气温回升,迁出室内,向野外的杂草上扩散取食繁殖。 2、春蚜:5月初棉苗出土后,相继迁入棉田定居,并繁殖形成中心蚜株,称为苗蚜,到7月中旬后,随着棉田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变化,棉蚜繁殖加快,有蚜株增加到8月中旬为伏蚜,8月下旬到越冬前为秋蚜,9月中下旬棉株老化,取食营养不良,迁出棉田寻找越冬场所,然后越冬。  相似文献   

2.
棉蚜发生规律及天敌控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棉蚜是我垦区棉花生产重要害虫.它不仅降低产量而且造成棉花的外粘糖及棉纤维内含糖量的增加,形成糖酯棉,因此,控制棉蚜的危害不仅是植棉的需要,也是棉纺企业的要求.十多年来,我团深入开展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94年在棉蚜猖獗发生的年份中棉田93.48%的面积对棉蚜没有进行化防,而是利用自然天敌进行控制,实现了绿叶白絮不粘手的管理目标.一、棉蚜发生规律1、越冬场所;棉蚜在我垦区以孤雌胎生蚜在室内石榴、花椒、菊花、夹竹桃及温室、大棚蔬菜上.2、迁入:棉蚜初次迁入棉田是五月下旬5月27日棉田有蚜株率为19%,百株有翅蚜13头,无翅蚜91头,合计105头,此时是构成中心蚜株和点片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3.
桃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桃粉蚜一年发生20~25代,以卵在桃树枝条的芽腋或树皮裂缝处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4月上旬孵化,5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寄主上繁殖,秋季从夏寄主迁回桃树上,11月产卵在桃树上越冬。桃粉蚜的适温范围为15~28℃。测定5种药剂的药效,以氧化乐果、辟蚜雾、甲甲磷为好,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栗大蚜Lachus tropicalis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大蚜在福建一年发生12代,以卵在枝干背面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若蚜孵化,聚集嫩梢危害。4月中旬干母生有翅及无翅若蚜,4月下旬有翅孤雌蚜迁飞至栎类植物危害。8—9月间又群集栗苞果便处危害,造成早期落果,林间试验表明:栗大蚜防治以喷雾法最好,涂杆法次之。药剂混合使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其最适组合是,40%氧化乐果500倍液、50%甲胺磷15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适期主要在5月上旬,其次在8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棉根蚜Smythurodes betae (westwood)是棉花根部的刺吸害虫。近年来,在浙东三门湾棉区为害十分严重。经作者于1990~1992年的调查研究,现已明确该蚜寄主植物有13科34种,在三门湾棉区终年以无翅孤雌胎生蚜繁殖,营不全周期型生活,以成、若虫在冬作物或杂草寄主根部越冬;用自然变温法测定其每世代有效积温为248.15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7.26℃。该蚜在棉田与寡节切叶蚁(Oligomrnex Sauteri Forel)和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ba Mayr)有共生关系。另外,本文还记述了作者对该蚜的生物学、田间蚜量消长规律及适生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以3%呋喃丹颗粒剂拌种防效最好,防效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6.
对棉花和瓜类寄主上棉蚜的相互转接后的种群特征研究表明 ,南京地区棉花与瓜类 (黄瓜、西瓜和甜瓜 )上的棉蚜相互转接后不能正常存活和繁殖后代 ,其存活时间仅为 1- 4天 ,所产仔蚜存活 1- 3天 ,不能建立蚜群 ,形成了寄主专化型。瓜类上棉蚜在三种瓜之间均能成功转接 ,但转接后 1- 4代的净增殖率均有所下降 ,表现出棉蚜对同类不同种的寄主也存在适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苜蓿蚜在西宁1年发生10 ̄14代,主要为害蚕豆,以卵在蜀葵,酸模,苦苣菜等杂草根茎处或地表干枯的草籽荚壳上越冬。翌年4月温度达10 ̄12℃开始孵化,每雌平均产蚜量为30头,15℃左右完成一代需8 ̄10天,20℃左右只需3 ̄4天,取食为害季节无翅胎生雌蚜平均存活7天左右,孪斑瓢虫和蚜茧蜂是其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8.
苹果绵蚜的迁移与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温度约8℃时,苹果绵蚜若虫就开始迁移活动.3月中下旬苹果花开(结果)后,若虫就能迁入花蕊内,且各时期均能迁入花(果)定殖为害;无翅孤雌蚜全年有3个迁移活动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4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11月上旬~12月下旬;苹果绵蚜在1 d的迁移高峰期在12~14时,随温度的升高,其活动速度和迁移虫量加快;有翅蚜在昭通市有2个发生期,分别为夏季(5月中旬~6月下旬)和秋季(8月下旬~10月上旬).夏季有翅孤雌蚜只能产孤雌蚜,且量少,秋季产生有翅蚜的虫量多,且可产性蚜和孤雌蚜.  相似文献   

9.
<正> 1985年6月下旬,我们在石河子棉田发现了一种为害棉花的“新蚜虫”.次年对其系统调查.当时因此蚜种名未鉴定,同时亦因蚜虫体色多为黄色,故称之为“棉黄蚜”.同年我区不少植棉区的棉花也受到此蚜的严重危害,后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棉蚜.继后,我们结合棉田病虫害预测预报,对其进行了多年的系统调查研究.从85年至今,石河子棉田棉蚜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棉花的重要害虫及主要防治对象.本文以10年间大田棉花棉蚜系统调查资料为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对危害毛竹杆部的重要竹蚧——拟白须盾蚧孤雌生殖型的形态、分布、寄主、危害、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等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该虫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一年发生两代,以雌成虫越冬。第一与第二代雌成虫出现时间分别为7月初和9月中旬。两代产卵和孵化盛期基本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上、中旬。卵量7~94粒。每代卵的平均孵化率,分别是92%和87.7%。11月下旬开始越冬。主要天敌有跳小蜂、红点唇瓢虫、和寡节瓢虫。药剂防治用50%马拉硫磷和25%亚胺硫磷乳剂1:1000倍液喷雾,有85%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对云斑天牛的不育作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用灭幼脲处理的补充营养寄主植物饲养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成虫,对子代卵的孵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生化分析表明:灭幼脲可以促进雌虫卵巢组织DNA,RNA及一日龄卵DNA的合成;对一日龄卵内RN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发育末期胚胎的DNA,RNA有明显抑制作用。结合灭幼脲在世代间垂直传递途径,讨论了灭幼脲对云斑天牛成虫不育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刻痕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柿广翅蜡蝉在江苏省的危害.在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调查发现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寄主96种,其中74种为寄主新记录.根据刻痕长度和刻痕内卵量,初步列出了柿广翅蜡蝉寄主抗虫性序列.产卵是该虫的重要危害方式,受害林木新梢长度平均抑制率达26.9%.越冬卵刻痕呈聚集分布,以南面和东面分布较多.枝条含水率与刻痕长度和卵孵化率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白蜡虫卵孵化方式、时刻、历期、日孵化量及孵化率.白蜡虫卵孵化的显著特点是雌卵先孵化,雄卵后孵化.  相似文献   

14.
Langmore NE  Hunt S  Kilner RM 《Nature》2003,422(6928):157-160
Cuckoo nestlings that evict all other young from the nest soon after hatching impose a high reproductive cost on their hosts. In defence, hosts have coevolved strategies to prevent brood parasitism. Puzzlingly, they do not extend beyond the egg stage. Thus, hosts adept at recognizing foreign eggs remain vulnerable to exploitation by cuckoo nestlings. Here we show that the breach of host egg defences by cuckoos creates a new stage in the coevolutionary cycle. We found that defences used during the egg-laying period by host superb fairy-wrens (Malurus cyaneus) are easily evaded by the Horsfield's bronze-cuckoo (Chrysococcyx basalis), a specialist fairy-wren brood parasite. However, although hosts never deserted their own broods, they later abandoned 40% of nests containing a lone Horsfield's bronze-cuckoo nestling, and 100% of nests with a lone shining bronze-cuckoo nestling (Chrysococcyx lucidus), an occasional fairy-wren brood parasite. Our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hos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evictor-cuckoo nestlings is possible, and suggest that it has selected for the evolution of nestling mimicry in bronze-cuckoos.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对4种海水鱼类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复合式纵向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为21.5kHz,谐振阻抗为120Ω,施加电压值为80V的超声波辐射海水鱼类受精卵,研究不同的超声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对大弹涂鱼、中华乌幅鳢、真鲷和大黄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大弹涂鱼胚胎发育后期的受精卵,呆提高其孵化率,但对大弹涂鱼和中华乌塘鳢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卵的孵化影响,每次辐射时间为1min、总幅射次数为4次的辐射剂量有利于真鲷受精卵的孵化;每次辐射时间超过1min,孵化率降低,以每次辐射时间为10s或30s处理大黄鱼受精卵,其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和12%。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工照蛋在种蛋胚体成活性检测中存在效率低,且易造成视觉疲劳等缺点,建立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种蛋胚体成活性无损检测系统。鉴于以往研究中无法准确处理含较多光斑噪声图像的瓶颈问题,引入了Harris算法对种蛋图像固有光斑噪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到的光斑噪声进行对称近邻均值滤波和全局灰度阈值变换,不但消除了固有光斑噪声干扰,还不会对图像特征信息造成影响。通过对150枚种蛋进行无损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并消除种蛋图像固有光斑噪声,从而准确地提取出种蛋成活性特征信息。该系统对种蛋的胚体成活性判定准确率为97.73%,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厦门海区浮游桡足类卵形态与孵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厦门海区,调查了19种常见的自由产卵的浮游桡足类卵型及其孵化率。发现卵有二种基本型:卵表光滑和具附属刺或鞘结构。卵的形态随种类而异,即使同种也常不同。卵径大小(D)似与产卵雌体大小呈正相关;而与海区水温(t)呈负相关,并可拟合为D=a·t~b。卵孵化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和卵型的相关与否则依种的不同而异,这可能与种群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北疆棉花光合,蒸腾作用基本特性与测试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北疆大田自然条件下,棉叶光合晴天日变化呈双峰和单峰两种形式。光合速率上午大于下午。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温度最高的15:00-16:00时,打顶前主茎自上而下第1和第4完全展开叶Pn最高,打顶后第1展开叶最高;Tr在打顶前后均是第1完全展开叶为最强。  相似文献   

19.
圆尾肖蛸Tetrognatha vermiformis(Okuma)在武汉一年可发生四代,以低龄幼蛛在杂草丛中越冬.雌蛛一生最多可产6个卵袋,单雌平均产卵量154粒,最多可产466粒,卵的平均孵化率在85%以上.食物影响产卵量、幼蛛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温度对幼蛛蜕皮次数、成蛛产卵量、孵化率和寿命均有较大影响.幼蛛和成蛛能捕食蚊子、棉田和稻田的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