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依赖和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修订的网络依赖测量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武汉某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施测。分析得出结果:(1)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掩饰性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显著的负相关;(2)神经质、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预测系数非常小。  相似文献   

2.
蔡艳丰 《科技信息》2009,(30):214-214
当今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了网络语言,它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行为,反映了社会的某些心态和导向,显现出人们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剖析了网络语言之所以迅速传播的原因。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相似文献   

3.
马海燕 《科技信息》2010,(24):291-291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当今中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形成的一般原因,探讨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首先肯定了网络的积极性方面,然后对网络的消极性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心理学,通过网络与中学生的需要的互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来继续发挥网络文化的科学性和积极性作用,使网络成为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普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它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网络成瘾就是近年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网络依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网络依赖进行有效干预为目的,对山东省九所高校3300名在校生的网络依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生活事件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呈显著相关。依据人际关系敏感性、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生活事件及强迫症状可以预测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网络购买以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个人、产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成熟,加速了信息社会的进程。网络购买行为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引发了对网络购买行为的研究,而C2C模式和B2C模式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便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生上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已日益成为众多中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一项权威调查:上网已排在中学生假期生活内容的第三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20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网络依赖问题,在网络依赖的程度上,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和生源地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开放性和责任心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大学生的社交情况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责任心通过影响社交情况并进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9.
迈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了解甘肃中医药大学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我们开展了此次网络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结果使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我校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上网目的娱乐化、上网时间随意化、上网场所寝室化、网络依赖明显化、网络影响严重化等特征,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的利用网络,养成其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在网络社会中,新的人际关系与网络道德随之产生。然而,处于道德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引发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分别就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学校提出了无律、他律到自律的网络道德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听力障碍中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为特殊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促进听力障碍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采用《中学生网络交往问卷》修订版对四川省8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的3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网络交往总分和网络交往依赖上存在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农业户口的学生和非农业户口的学生在网络交往依赖上存在差异,农业户口的学生显著高于非农业户口的学生.网络交往是听力障碍学生与外界进行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2.
虞凤娟 《科技信息》2008,(34):322-322
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及观念,它的益处有目共睹,然而网络的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冲击是巨大的。本文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上网状况及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类网络     
正《人类网络》一书讲述了社会网络的特点,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塑造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并影响我们的人生。人类网络的结构和位置,决定着每个人在交友、择校、就业、理财、养育子女、休闲娱乐等所有方面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圈子和"三观",决定着哪些人更有权势和影响力、更容易成功。没有人能逃脱生活编织的大网。人类网络还与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密不可分:传染病、不平等、社会固化、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战争与和平……对这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观马氏链近似方法研究了社会网络上基于局部信息的行为反应对疾病传播的影响。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得到了爆发阈值与行为反应参数的依赖关系;结合同质小世界网络上的随机模拟,发现在网络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反应对疾病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雷英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5):135-136,141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行为方式。文章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动机及差异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调适大学生网络心理及行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捷 《科技信息》2007,40(11):63-63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网络已经进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网络。由于因特网本身的开放型、跨国界、无主管、不设防、无法律约束等特性,在带  相似文献   

17.
创业管理社会网络构建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学、生态学、战略的角度初步分析了社会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而探讨了创业管理社会网络构建的资源依赖理论、情感依赖理论以及利益依赖理论,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已经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无边界性、自由性,使网络存在严重的安全威胁.作为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同样存在安全威胁.作者对目前高校校园网安全与防范策略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琼州学院校园网络安全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建立集群式堡垒主机防御策略,并成功试运行于琼州学院初等教育部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使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人们在网络中几乎无所不能。同时,网络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问题。网络,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代表,它以超大信息量、快速及时、虚拟等特性迅速地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具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都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作为备受关注的领域,应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对网络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力挽狂澜,成为卫道士。  相似文献   

20.
曹殿朕 《科技信息》2008,(3):210-211
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作为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网络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文从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行为危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