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浩  蒋立旗 《科技信息》2014,(2):155-15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普遍。损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脚踝和手腕等部位,其损伤类型主要以韧带拉伤、扭伤和肌肉损伤为主,大部分损伤都是轻伤,学生在秋冬季节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较高,通常是在专项训练和自主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通过研究分析,旨在寻找出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保护与防治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我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阳几所普通高校的197名大学生进行有关运动损伤的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时间以及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综合分析法以及对问卷进行数字统计,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健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3):125-12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武汉地区部分体育院系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损伤与人体生物节律关系密切,在生物节律的临界期易发生急性损伤,常见的如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在体力低潮期与多重低潮期易发生慢性损伤,如髌骨劳损、骨膜炎等.研究人体生物节奏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对预防、减少运动损伤,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众体育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普通高校龙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对湖南开展龙狮运动较好的高校——邵阳学院龙狮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龙狮运动的损伤除具备一般运动损伤特征之外,还表现出专项性特点:软组织运动损伤是龙狮运动的主要运动损伤,其中开放性软组织的擦伤和闭合性的挫伤和腰肌损伤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及理疗跟踪的手段,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伤病率为100%,常见损伤部位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关节损伤居多,肌肉损伤居次;损伤部位中居前4位的依次是腕、踝、腰、膝,并表现出:肩、腰、髋、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明显的正相关,颈、肘、腕、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正相关,足趾损伤与运动等级呈负相关的特征。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损伤,但是慢性损伤(48.18%)也不容忽视;90%的现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是带伤训练,因伤完全停训者占到10%;在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多发于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课、及做C组难度动作时。建议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定期参加损伤知识与预防技能的培训,以增强训练中防伤控伤的自觉自主性。运动队管理中积极建立运动损伤报告制,加强对伤病的长期监控及干预。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2010级和2012级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诱因、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的时间和地点等,探讨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提出有针对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等其他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伤后的康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训练中运动损伤率较高,以急性损伤为主,情况较为严重.损伤的种类集中在扭伤、拉伤和擦伤,损伤部位集中在膝部、腰部和踝部,教练员的专业素养与损伤有密切的关系,基本上探明了损伤与训练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以青海大学117例运动损伤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减少和预防损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67名高校武术套路运动员在新规则下难度动作损伤情况按运动损伤的种类、组织部位、具体部位以及损伤病程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武术套路自身的特点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为高校武术套路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运动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主要发生在踝、腰、手、腕、膝、大腿和足等部位;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项目是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项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从而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狮运动技术水平和动作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运动性损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舞狮队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运动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预防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结果: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是运动量过大、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运动损伤知识、生理及心理水平欠佳、训练水平不足。结论:提高运动损伤意识、提倡科学练习,避免损伤带来的危害性,加强力量训练和医务监督能有效避免肩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极易发生损伤,一直是开展教学和训练的难点.为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通过对安徽公安、司法院校学员及在职警官、武警官兵相关受训人员进行抽样,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运动损伤原因,揭示身体状况、技术水平、技术特点与易发生损伤部位(身体的薄弱部位)的关联,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运动损伤预防机制,为完善训练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聊城市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聊城市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发生率、特点及规律的探讨,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这个群体运动损伤的类型、项目、受伤部位、损伤产生的原因等指标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男,96.9%;女,88.6%),损伤性质以肌肉拉伤为主,擦伤、挫伤、韧带拉伤、撕裂伤、关节脱位、骨折等损伤亦较常发生.损伤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与运动员素质、场地设施、技术应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江炬  高颖 《科技信息》2011,(17):179-179,164
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已成为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容忽视的问题。运动损伤的发生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规律,从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对乒乓球运动损伤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根据损伤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为练习者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问卷调查法,对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大学生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发现运动损伤总患病率为82.32%;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依次为手指、踝关节、膝关节、手指、腰背部、大腿等;常见损伤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致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不良、运动负荷过大等。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较高,针对其损伤特点和致伤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对参加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的199名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其损伤特征与原因.研究表明:慢性损伤多于急性损伤;肌肉损伤和韧带拉伤是主要的损伤类型;常见的损伤部位有大腿、踝、小腿、腰等;运动损伤常发生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且对训练产生一般影响.损伤原因主要为训练组织不当、身心状况不佳、缺乏自我管理和环境因素.基于调查分析,为残疾人运动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楚雯 《科技信息》2013,(6):334-33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时间、地点、部位、场地等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了业余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特征,分析了其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两年来田径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一般特征,对正确开展损伤的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因素,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损伤率较高,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抢篮板、运球突破、紧逼防守是校队与院系队的主要致伤动作;限制区内、水泥场地是损伤多发的地区,运动中后期和秋冬季节是运动损伤的多发时期,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准备活动不充分、错误技术动作、违反比赛规则和疲劳运动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