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分布状况,分析了桉树木材、叶、花等的利用现状。并对我国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较合理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宗美霞 《科技资讯》2013,(22):175-175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地加强企业内部的设备备件管理,才能够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设备备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加强企业设备的备件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设备备件的管理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给现代化的企业加强设备备件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桉树人工林是世界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木材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使全球桉树人工林的面积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近15年来全球桉树人工林面积年平均增长110万hm~2。面对可利用林地资源的限制、立地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的胁迫、社会对林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社会舆论博弈的影响,世界桉树人工林必将在营林制度、经营策略和经营途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营林制度上由短周期纯林连作的林分经营转变为短中长周期循环混交轮作的景观经营,经营策略上从注重桉树造林面积扩张转变为人工林单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全面提升,经营途径上更加重视多目标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将成为未来桉树人工林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在由单一的木材经营转变为多目标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过程中,桉树人工林仍将保持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发展格局,这是桉树人工林的比较优势和特点决定的。但有效权衡和协同桉树木材生产主导功能与其他生态服务功能是今后经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广西桉树人工林引种发展历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章旗 《广西科学》2019,26(4):355-361
本文通过回顾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引种发展历程,对桉树人工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负面效应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论述与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解答桉树的社会争议提供科学客观的分析评述,为科学制定桉树种植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生态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强化生态林管护成为提高林区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但是在河西荒漠化严重地区,生态林管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管护好河西荒漠化地区生态林,切实提高生态效益和建设质量,全面分析了目前生态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良措施,为今后生态林管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留超 《科技信息》2009,(29):I0766-I0766,I0724
油桃作为一种较重要的经济树种。进行科学选园,定值、整形修剪、肥水、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对于促进产业建设与发展,提高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油桃的栽培生产技术要点,为油桃的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生态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防风固沙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们对生态林经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而提高,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我县生态林,提出有利于我县生态林管护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县生态林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外来引种桉树的开发利用和生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外来引种桉树作为我国经济林和生态林的开发利用及生态问题展开论述.桉树有很强的适应性,并且生长迅速,用途广泛,很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博 《科技资讯》2023,(6):229-2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经营活动中,职工的法治观念也在逐步加强。行政机关是维护职工权益的机构,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而行政管理的好坏也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文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探讨了行政管理在经营中的角色,分析了经营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宋军 《科技信息》2009,(16):222-222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如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发展?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在绿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专业的角度,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工业人工林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桉树工业人工林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桉树工业人工林林分的稳定性,减少林地养分流失,保持和提高林分土壤肥力,保护和恢复林地植被,提高工业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强化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管理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等措施,实现桉树工业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虞昶 《广东科技》2011,20(4):53-54
近年来,学者们对分类经营和公益林管理开展过许多研究。主要包括林农对生态林效益补偿的受偿意愿、分类经营现状及完善措施、公益林补偿标准等问题而对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的经营管理问题则涉及较少,而这恰恰关系到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能否相互协调,以及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否统一,并直接影响林改的整体成效和林农对林改的满意程度。因此,本文对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林业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何对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估,更客观、科学、准确反映林业的服务价值,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开展林业生态效益监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国家已经加快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对于林业生态效益监测基础相对薄弱的甘肃,该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关键。经营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组织、技术、人力资源、质量等经营要素的管理方面,对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提出了真正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雁鸣 《科技信息》2013,(16):436-436
从发展现状、栽培现状以及管理现状三个方面对昆明市的核桃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核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来改变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从木材利用转变为生态利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林业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宏观上再认识我国林业财会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摆在林业财会理论及实践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单青瑞 《科技信息》2013,(1):451-451,481
经营是建筑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品牌经营战略及文化创新几个因素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已被广泛接受,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知识管理是企业如何保持长期有效发展的中心问题。主要分析了企业知识与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影响因素,阐述了知识管理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宁波镇海区的三条生态隔离林带(海天生态隔离林带、镇骆生态隔离林带与雄镇生态隔离林带)中采集植物叶片样本,分析叶片中硫、氯、氟、锌和铁五个污染物含量,定量研究生态隔离林中的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状况,为目前城市生态隔离林带生态效益的相关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城市生态隔离林带建设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林带间植物叶片污染物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林带距离化工区越近污染物的含量越高,表现出较高的净化大气的生态效益.海天生态林带>镇骆生态林带>雄镇生态林带.利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八种植物中,综合生态效益在净化大气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池杉>珊瑚>木槿>女贞>香樟>杜英>桂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桉树人工林的大发展和连栽方式的全面推行,桉树人工林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凸显。通过对桉树造林后林地内水质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经营,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桉树科学认知、科学判断、科学发展的能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