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在旅游演艺中,舞蹈作为基本的艺术形式,既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整个舞蹈艺术的升华,为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舞蹈编导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功底和基本素质,注重表达舞蹈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创新发展舞蹈艺术形式,力求新颖独特。该文主要研究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际的创作方案。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门依靠肢体语言和音乐变化来完成美的绽放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判断一支舞蹈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就是舞蹈审美,这一舞蹈审美是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慢慢衍生出来的。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之一,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情感,给予人们美的体验,对于舞蹈审美的分析能够提高人们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并且也能起到促进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予舞蹈界同仁一些参考和意见,一同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努力。  相似文献   

3.
姬常虹 《科技信息》2010,(29):418-418
舞蹈是一种认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创作必须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同时还要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舞蹈)日常生活中认真的细致的观察,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结合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如何提炼生活中的情感、动作语汇,使其以更典型、更丰富的内涵出现在舞台上,并且符合时代的精神特质,在本文中.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学东 《科技信息》2007,(6):224-224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她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格,理想愿望和生活方式中,产生了情感和优美的舞姿。可以说随着人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舞蹈”就诞生了,但作为一门艺术,它比起其它姐妹艺术来,则显得年轻些。舞蹈事业发展至今,历史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如果不承认民族民间舞蹈美的普遍旋律,舞蹈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以,只有努力探索民族民间舞蹈的规律性,才能使舞蹈形成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5.
吴琼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179-180
舞蹈不仅娱乐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舞蹈这种特有艺术表现形式与人本身一样具有灵魂,舞蹈编排的重中之重就是创意,一切没有创意的艺术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从舞蹈的立意、构架、肢体语言、服饰四个方面对舞蹈创意进行分析,阐述对舞蹈创意的认识,为更好的编导和创作舞蹈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从古至今,舞蹈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娱乐形式和艺术样式,一直被人们赞不绝口。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变得多姿多彩,犹如一片花田,飞扬起无数翩翩起舞的花瓣。当前,人们对于舞蹈内容的质量要求逐渐提升,同时,国内偶像团体市场持续火热,网红、主播亟需通过舞蹈提升内容竞争力。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舞蹈平台目前竞争程度较低,是一片蓝海市场。  相似文献   

7.
杨玉花 《科技信息》2013,(1):484-484
<正>舞蹈作品是由舞蹈家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通过音乐氛围的烘托,凭借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身体为工具,并通过舞蹈表演而完成的艺术实践活动。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的肢体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和其他的艺术一样高于生活但还是来源于生活。一个好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有若干个重要的因素存在,其中也包含  相似文献   

8.
藏族原生态舞蹈的表现形式拥有广博的内涵,其自娱自乐性成为藏族原生态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在当代藏族舞蹈艺术中,自娱自乐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原生态舞蹈的表现形式出现了脱节现象,这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以藏族舞蹈为例,通过论述存在于原生态形式中自娱自乐的情感价值,以及这种自娱自乐的情感价值在舞蹈艺术中的流失,旨在抛砖引玉,呼吁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应更重视其"原生"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藏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有着不同的风格。文章分析了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两派舞蹈问存在的固有的关系及区别。主要提出“应该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腾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但也要科学把握其创作的自由度”这一学术观点,它对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却逐渐脱离出人们的视线.在传承的同时,人们多以发展为宗旨却忽略了传承最原始的舞蹈.现今不管是在教学课堂里还是在舞台上,人们学到的和欣赏到的都已是二度或是几度创造后的舞蹈.这些舞蹈或许要比传统的舞蹈更为“艺术性”.但是一个民族就本质的就是最原生、最传统的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1.
简述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回族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它是回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回族舞蹈是经过前辈人民艺术性的创造、发展和后代人民的历史性继承,不断创新、逐渐成熟、趋于完美的。迄今,已经成为民族气息浓郁、形式风格独特的一种舞蹈艺术。作为中华舞蹈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存在积极的意义,对于发扬民族舞蹈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现代文化的角度,给予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加以浅议,希望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方晶 《海峡科学》2009,(9):71-73
在高职师范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加强对舞蹈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强对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舞蹈形态来解析透视舞蹈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认识地域民族民间舞的形态动律特征;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这种文化形态所包含和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应在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寻根,去寻找内在的必然性、动作结构的生成规律及舞蹈的文化本质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舞蹈中得到遗存,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背景,积淀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说。要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的方法,应首先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层面。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大体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而这些方法也是需要整理的。弘扬民族民间舞蹈事业,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挖掘各种民族的舞文化,才能使其细化和美化。  相似文献   

15.
旧的舞蹈创作方法,旧的艺术形式阻碍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在西方现代派舞蹈影响下,中国现代派舞蹈将是艺术之林又一颗灿烂的明珠。本文从中国现代派舞蹈复兴的原因谈起,探索了中国现代派舞蹈的创作思想,并论述了中国特色的现代派舞蹈创作不要过分强调直接运用舞蹈表现绝对抽象的概念,人们要多创造中国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派舞蹈。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与西方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精神关联,其中朴素的人本主义观念直接形成了他以人为核心构筑自己艺术世界的文学观,存在主义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使其在创作中执著于对人的生存形态的关注和思考,并由此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使其创作始终流注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也使其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具有民族的传统色质。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它是一种文化象征。在早期,土家族舞蹈形象以祭祀形式存在,同时也表现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具体形态,成为人们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最佳载体。在土家族舞蹈的形象中,我们发现它反映了土家族发生、发展、生活、繁衍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其文化形态也体现了土家族舞蹈艺术传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朱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8,(18):107-108
民族地区的专业舞蹈院校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拥有最好的文化资源优势,这里既是培养民族舞蹈艺术高等人才的艺术摇篮,也是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重要空间。民间舞蹈教育要担负起文化继承者和传递者的重任,注重民间舞教育理念的文化核心意识、民间舞专业教材建设的舞蹈文化研究、民间舞课程设置中文化理论课的选择与运用以及传承本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教学。各民族地区舞蹈院校要根据本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出发,研究适应本地区的教学模式,最终在"百花齐放"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格局中延伸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9.
布依戏是布依族艺术的精华,是布依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布依族人民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闭塞的村寨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布依戏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儿童绘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95-197
儿童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有对物体一般性的概括的把握,表现出来的作品呈高度概念化的形式,对对象的具体细节视而不见,没有透视而且形象也不够准确。儿童所画的对象充满了直线、圆或椭圆、三角形、方形等这类的简单几何形状,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具有一般性和坦率的特点。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和其他艺术家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扩展自己作品的形式及内涵,儿童画对于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促使人们对儿童绘画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