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鲎鲎素抗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鲎血细胞经酸提取后,抽取液经SephadexG-50凝胶与CM-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剂柱层析,分离得到鲎素(tachyplesin).体外(invitro)实验表明,鲎素在较低浓度下就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以葡萄球菌对鲎素的反应最为敏感.其最小致死剂量为10μg/mL.这表明,鲎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它是鲎血细胞用以抵抗入侵微生物的自我防御系统的主要组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癌BGC-823细胞,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2.0μg/ml鲎素处理的BGC-823细胞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2.67%,细胞分裂指数下降40.91%,处理后细胞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反应减弱、分布改变、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下降40.59%和76.05%。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活动,具有与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从中国鲎血液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研究鲎素对胃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2.0μg/mL鲎素处理的BC-823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鲎素处理后BGC-823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细胞边缘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细胞核形态较规则,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性粒体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于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人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改变胃癌细胞恶性形态结构特征,从而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鲎素是一种高效的、广谱的抗菌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鲎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鲎素在体外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 )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HPLC法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在t < 120℃、pH < 10.0作用情况下,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IC为1.25~2.5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鲎素残留量在65.5~70.2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浓度小于 320 U/mL,胰蛋白酶浓度小于40 U/mL,羧肽酶浓度小于20 U/mL,弹性蛋白酶浓度小于2.5 U/mL作用下鲎素仍具有活性.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同时鲎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鲎素抗菌肽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鲎素这种高效、广谱的抗菌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的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小于120℃、pH值小于11.30时,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IC为1.25~5.00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鲎素残留量在65.46~70.21 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B、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5.33 mmol/,(s·L)、胰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0.67mmol/,(s·L)、羧肽酶B酶活浓度不高于0.17mmol/,(s·L)、弹性蛋白酶酶活浓度不高于0.021 mmol/,(s·L)的条件下,鲎素仍具有活性.这说明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鲎保育的三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南,鲎的物种保育工作以划设鲎保护区、增加鲎的种群量以及促进大众参与保育为重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南部沿海,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与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的稚鲎共同栖息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河口,这两种鲎的食物中大约60%的碳源来自海草衍生的食物;在户外养殖条件下,稚鲎与方斑东凤螺(Babylonia areolata)混养能够加速稚鲎脱壳率并提高存活率,因而可以获得大量适合放流的稚鲎(3龄)。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鲎保育的三赢策略:支持有效的海岸及河口保护区经营管理,在保护区内维系鲎的种群,对大众与小区进行鲎资源的明智利用宣教。  相似文献   

7.
中国鲎人工培育的幼体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鲎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遭受大规模滥捕乱杀,鲎数量急剧锐减,目前我国鲎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危险.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是一种保护和恢复鲎资源种群有效可行的措施.我们从2004年7月至9月,在厦门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鲎人工授精,并以人工授精培育的鲎幼体为材料,模拟海区生态环境,自2004年10月14日至2005年3月15日进行鲎幼体钻沙、钻泥实验,并比较幼鲎在不同生态环境生长发育情况,共计152 d.结果表明,幼鲎具有钻入沙或泥的生活习性,且幼鲎在含沙或泥的海水比在普通海水中生长发育的情况更好.本实验结果为鲎苗海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鲎血蓝蛋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超离心和柱层析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血蓝蛋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经SephadexG-100纯化的血蓝蛋白在PAGE电泳中出现4条带.纯化的血蓝蛋白再经DEAE-32纤维素柱层析得到5个洗脱峰,每个峰在PAGE电泳下可分辨出4条带.在电镜下,血蓝蛋白分子出现环形、五角形、十字形和蝴蝶结形等构型并与其他解离的中间的构型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设计法,从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4个因素3个水平出发,优化设计圆尾鲎DNA的PCR反应体系(引物为中国鲎微卫星引物).并采用直观分析方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最终建立了圆尾鲎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Taq DNA聚合酶1.5 U、dNTPs 0.16 mmol/L、引物0.2μmol/L、Mg2+2.0 mmol/L;并通过PCR梯度实验进一步优化模板DNA质量浓度、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获得最佳反应条件:模板DNA质量浓度为30 ng/μL,退火温度为48℃,退火时间为20~25 s.对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反应体系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鲎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孵化中国鲎,详细观察研究中国鲎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特点及其规律。中国鲎的胚胎早期发育可分为卵裂和囊胚形成期(所需时间约6d)、原肠胚和附肢原基形成期(约11d)、组织分化期(约17d)、快速生长期(约16d)。在组织分化期,胚体共进行3次胚内蜕皮,并在第2次蜕皮的同时卵胶膜破裂蜕去,完成3次胚内蜕皮的胚体身体扁平,各组织器官基本成型定位。在快速生长期内,胚体完成最后一次胚内蜕皮,蜕皮后胚体进一步扁平,各组织器官进一步完善。第4次蜕皮后3-5d时间胚体破坏内卵膜而孵化为自由游泳的一龄幼鲎,开始胚后发育。孵化的一龄幼鲎大约经过180d的发育蜕去旧壳成为二龄幼鲎。  相似文献   

11.
福司可林(FSK88)对HL60细胞抑增殖促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诱导分化剂FSK88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将HL60细胞培养在含不同浓度FSK88的RPMI1640培养液中,测定FSK88对HL60细胞生长曲线、NBT阳性率、ANAE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FSK88对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FSK88能诱导HL670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方向分化,表现为生长抑制,NBT还原能力提高,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活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FSK88对HL60的诱导作用与细胞所处细胞周期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FSK88可以有效的抑制白血病HL60的致瘤力,可见FSK88能抑制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促使其进入终末分化及凋亡。  相似文献   

12.
灵芝属真菌乙醇提取物抑瘤活性比较和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株作为模型,比较了灵芝属(Ganoderma)5 个不同种(赤芝G.lucidum,松山树芝G.tsugae,G.oerstedii,无柄灵芝G.resinaceum,G. aubamboinense)的液体培养茵丝体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初步探讨了抑瘤机制.结果显示:5个灵芝菌种的乙醇提取物对HL-60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赤芝(G.lucidum)的抑瘤率最高(91.4±0.9%);作用48 h后,均在不同程度上诱导HL-60细胞发生早期凋亡.研究表明灵芝属的真菌除赤芝外,其他种类的发酵茵丝体醇提物也具有抑制HL-60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抑瘤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柴胡皂甙d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Sd作用于HL-60细胞株,于不同时间段分别计数其平均细胞数并绘制相应生长曲线计算平均抑制率.药物作用后24,36,48 h计算分裂指数.结果用药后HL-60细胞的细胞数、分裂指数均下降,下降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SSd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血清培养细胞时间的延长,红胞合成Rb蛋白量和磷酸化水平逐渐降低,当细胞生长停止时,Rb蛋白处于低磷外化状态.正丁酸钠可诱导HL60终端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视黄酸、二甲基亚砜使HL60分化为粒细胞.尽管分化途径不同.但是终端分化的细胞都只能合成低磷酸化的Rb蛋白.结果表明当细胞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细胞都只能合成低磷酸化的Rb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能否提高HL60和K56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经筛选所得的最优反义核酸(A7),20个碱基经过全硫代修饰;以脂质体介导转染细胞,反义核酸和As2O3联合作用72h以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求IC50值;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数。结果:VEGF反义核酸可显著降低HL60、K562细胞对As2O3的IC50值,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As2O3诱导的HL60、K562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EGF反义核酸具有增强HL60和K562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增强As2O3诱导的HL60和K562细胞凋亡作用;提示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使细胞产生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的HL-60细胞和转染了 bcl-2基因的HL-60/Bcl-2细胞及转染了空载体的对照HL-60/neo细胞为模型,研究Caspase-3及过表达的Bcl-2对凋亡过程中的各种生化,形态学特征的影响,探讨了Caspase-3及Bcl-2在三尖杉酯碱(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表明,Caspase-3的湃化在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处于关键地位,导致了质膜出泡,PS翻转,染色质凝集,DNA断裂及凋亡下游的发生,而Bcl-2则通过抑制aspase-3的活化抑制了凋亡的发生,同时还证明,在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通常被认为是凋亡早期特征的磷脂酰丝氨酸PS翻转并不是一个早期特征,它至少晚于Caspase-3的活化,甚至不早于质膜出泡及染色质凝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研究低功率毫米波辐射对HL60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应用基因芯片检测频率41.32GHz的毫米波辐射HL60白血病细胞和未辐射毫米波HL60白血病细胞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RT-PCR方法验证IL-7、EGF和LGALS3基因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毫米波辐射60min后,HL60细胞增殖,基因芯片检出基因表达上调18个和下调306个,在下调的基因中,RT-PCR 检出IL-7、EGF和LGALS3基因下调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表明低功率毫米波可导致HL60细胞基因表达谱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基因与HL60细胞增殖功能相关。提示基因表达变化是低功率毫米波辐射HL60细胞所致生物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