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新鲜及保存不同时间的献血员血液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混匀、年老、年青三种状况 RBC 中的 GSH-PX、CAT 和 SOD 活性,获得了随血液保存期延长而三种酶活性皆显示逐周下降的结果。并且观察到年老 RBC 中三种酶活性比年青 RBC 中的酶活性更低、差别显著。我们的结果提示,RBC 衰老过程与这些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
竹叶总黄酮测定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竹叶总黄酮测定方法,采用以碱性样品溶液为参比溶液,以异荭草苷为标准品以及缩短加入显色试剂后的静置时间等措施,来对一般的比色法进行优化.该比色法在减少杂质干扰和排除芦丁标准品引起的测定误差的同时,使测定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精密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为0.79%(n=5).结果表明,优化的比色法可用于竹叶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选用白油佐剂、蜂胶佐剂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灭活菌液制成RA油乳剂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分别保存3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免疫雏鸭,探讨不同佐剂和保存期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佐剂疫苗均有保护力,但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蜂胶灭活疫苗好,其保护率可达100%。疫苗保存期试验证明,油乳剂灭活疫苗在4°C冰箱可保存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第一部《献血法》已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临床输血的一次新的改革,而且也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输血事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就有关临床用血,全血新鲜血液的概念等问题作一阐述。全血有三种保存液:①ACD(A方和B方),4℃±2℃保存期为21天;②CPD,4℃±2℃保存期为21~28天;③ACDA、CPDA,4℃±2℃保存期为35天。新鲜血的概念很难下定义,一般认为,采集后24小时的血液为新鲜全血。为了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浆,可以用上述保存期内任何一天的全血。其实,…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浸提液、蒸馏水、1mol.L-1KCl及含铵溶液等四种溶液不同保存方式下NH4+-N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时暴露在空气中的蒸馏水、1mol.L-1KCl及含铵溶液,三天之内NH4+-N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土壤浸提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H4+-N也为上升趋势,但当原有NH4+-N达到一定浓度时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将以上四种溶液保存在5℃的冷藏柜中,一个月之内NH4+-N浓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银耳孢子发酵饮料为例,研究了营养饮料在四种试验条件下的保存力,提出凡是自身组成不含防腐成分的营养饮料,都应适量添加防腐剂,才能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3~6个月保存期,并从微生物学原理加以阐明。此结论适宜在各类新食品研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简便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菌种保存方法,比较了在不同保存条件下APP菌种的存活期,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效果最好,-70℃下APP可保存2年以上;其次为绵羊脱纤血法,超低温下APP可保存1年以上,是较理想的APP简便保存法;甘油生理盐水法、血清甘油法等保存期较短,均在6个月左右,提出实验室保存APP菌种以冻干法与绵羊脱纤法交替联合使用,可有良好的菌种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以它卓越的耐热性、绝缘性和抗辐射性能著称。在使用时,通常先由可溶性的聚酰胺酸制成薄膜,再经加温处理转变为不溶不熔的聚酰亚胺。然而由于聚酰胺酸溶液在室温下容易降解,保存期极短,而且没有感光性,不能直接形成图象,这就限制了它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固体形式保存的聚酰胺酸基本上控制了降解,大大地延长了保存期,同时对聚酰胺酸进行了分子量分级精制,获得了性能更为优越的聚酰亚胺。此外,我们选择了适当的光刻胶作掩蔽,采用湿法或干法腐蚀已成功地形成所需的聚酰亚胺薄膜图象,从而解决了聚酰亚胺用于半导体器件的表面钝化和多层布线绝缘的技术问题,展示了聚酰亚胺在电子工业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制备果三糖标准品的方法。研究得出曲霉6.222胞内,胞外酶均具有活性,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6.0,温度50℃,时间60min。最佳初始蔗糖逍度为250g/L。由曲霉6.222发酵制备的酶溶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灵芝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和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饱和NaHCO3溶液溶解灵芝三萜单体化合物标准品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在257 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标准品在0~200.0 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88.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工艺的中间阶段,即碱提的NaHCO3层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该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实验误差小、重复性好,可以应用于灵芝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不同溶剂配伍后溶液的质量稳定性及溶剂不同pH值对注射用炎琥宁溶液性状的影响,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分别放置0、4、8 h后检测注射用炎琥宁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有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注射用炎琥宁分别用5%、10%葡萄糖注射液,5%、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其溶液性状、pH、不溶性微粒、含量、有关物质,在0、4、8 h均几乎无变化;但在较低pH溶液环境下出现絮状物;说明注射用炎琥宁配制后至少可以存放8 h,但在较低的pH溶液环境下易出现絮状物或呈浑浊状。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静态箱法的堆放奶牛粪便甲烷排放速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粪便在四个堆放高度(30、45、60 cm和每天加粪6 cm加至粪便高度为60 cm)自然堆放20周的CH_4排放速率,同时分析了堆放前后奶牛粪便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堆放7周后,奶牛粪便干物质、挥发性固体、全氮、全磷(除堆高30 cm的处理外)、氨态氮、pH(除每天加粪便的处理外)均相应下降,灰分、总有机碳和碳氮比增加;四种处理CH_4排放速率在堆放4 d内分别达到一个峰值,后急剧下降并逐渐平稳,实验中期出现一个持续7周的高峰期。Wilcoxon非参数检验表明,粪便堆高和堆放方式对甲烷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加强局部搜索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ABC Based On Enhancing Local Search Ability, LSABC).一方面,在雇佣蜂搜索阶段,利用两种不同的搜索公式得到两组解,并将适应度最佳者作为候选解,增加解的多样性;同时,在搜索公式中加入个体的双重认知能力平衡算法的勘探和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在侦察蜂搜索阶段,采用禁忌搜索策略,将局部极值存入禁忌表中,帮助算法跳脱局部最优解,达到避免算法早熟的同时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的目的.由于LSABC算法的改进与粒子群算法相似,为验证LSABC算法的寻优性能,针对8个经典基准函数,选取标准ABC算法、PSO算法、EABC算法、RLPSO算法及LSABC算法分别进行对比测试.计算实验结果表明,LSABC算法在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明显提高,易于跳脱局部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考察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冻干粉针在10种输液中的稳定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酸度计、澄明度检测仪分别考察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冻干粉针与十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澄明度、含量、有关物质的变化.发现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冻干粉针与8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含量、有关物质均无显著变化.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冻干粉针可与8种输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六六六4种同分异构体和滴滴涕4种同分异构体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由丙酮/石油醚提取,微型化磺化反应进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5~100 g/L范围内8种有机氯农药的线性良好;所有农药的LOD范围为0.59~5.37 g/kg,LOQ为1.97~17.86 g/kg;在5、10、20 g/kg 3个添加水平下,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4.0%~106.1%之间,且RSD均小于11%.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茶叶、姜、柑橘等农产品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郁金香鳞茎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影响,取Apeldoorn品种周径8~10 cm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5℃、9℃冷藏箱和10~18℃室温下贮藏,在0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8个时间段,测定鳞茎体积、水分、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间接揭示温度对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作用。试验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随贮藏时间延长鳞茎的体积减小,鲜重降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降低;干物质相对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还原糖含量伴随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和解除休眠呈现规律性变化。试验得出,在2℃、5℃下的贮藏处理,有利于鳞茎水分和干物质保存,有利于延长鳞茎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8个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研究了在20、4、-4和-20℃条件下保存时间与花粉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保存7 d所有品种花粉全部失活;在4℃条件下,保存30 d后,大部分品种花粉活力下降到20%以下,保存120 d后,所有品种花粉活力下降至10%以下,贮藏达240 d则大部分品种花粉失活;在-4℃条件下保存的马铃薯花粉在保存30 d后,各品种的活力平均降低了50%,保存在240 d后则基本上失活;在-20℃条件下保存120 d的马铃薯花粉仍有部分品种花粉活力仍在20%以上,且在保存240 d后各品种花粉活力均未失活。-4℃避光干燥的条件适宜马铃薯花粉的短期贮藏,-20℃条件更适宜长时间贮藏花粉。  相似文献   

18.
在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中,基于索引信息界限思想,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数据结构,以非零元同等数量索引信息压缩存储稀疏系数矩阵。除每行第一个非零元存入一个界限信息外,其他非零元均只存入相应列标。矩阵的压缩还原过程仅需执行O(n)次加减运算.消元过程还运用存储复盖技术,从而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存储量,提高运算速度。该法已编制标准过程并以实例上机通过。  相似文献   

19.
探讨卡马西平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选择45例确诊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2),分别给予卡马西平(100mg,每日3次)和安慰剂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每周行3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卡马西平能有效地改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双道析晶动力学实时监测系统(DPMS)和时间延迟摄像显微镜(TLVM)系统,验证了磁场抑制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晶过程中“磁记忆效应”的存在。根据析晶动力学曲线和TLVM图片,比较了磁处理溶液静置不同时间(10,27,45,70、80h)后“磁记忆效应”的差异,首次提出了“磁记忆效应”存在峰值。TLVM光学实验照片清晰显示:溶液磁处理之后静置时间约30h时,沉析物中文石所占比例最多,方解石和球霰石所占比例最少,从而形成软垢,达到最佳阻垢效果;且还发现磁记忆时间至少可以达8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