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强度超强吸水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低温下引发 ,高温下聚合和干燥产品的新实验方法 ,通过对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引发反应温度、聚合及产物干燥温度 ,单体、引发剂及交联剂质量分数以及中和度等系统地考察 ,制得了高强度超强吸水剂——交联聚丙烯酸钠 .该吸水剂吸水率高 ,且具有很好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Co^60γ射线辐射引发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为改性组分合成亲油改性吸水剂,用于光缆用膨胀阻水油膏的制造.研究丙烯酸丁酯摩尔含量对其分散稳定性和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组分配比:丙烯酸丁酯的摩尔分数为3 %,改性吸水剂在油膏中的质量浓度为5~10 g/.优化辐射工艺条件:辐射剂量率2.5 Gy/min,辐射剂量10 ~20 kGy.实验证明,改性吸水剂与基础油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明显提高,所制备的油膏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它由低分子物质经聚合合成的高聚物或者由高聚物经化学反应所制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它的开发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工业、农林业、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总结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分类,分析目前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木质素基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新工艺.“中试”及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盘式聚合工艺简便、易操作,对设备结构无特殊要求,成本低,所得到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无机结合料固化土普遍存在的耐久性及干缩性差的问题,在无机结合料加固淤泥质黏土的基础上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SAP)材料,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击实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干缩变形试验与XRD测试,分析了SAP材料对无机结合料固化土工程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入SAP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无机结合料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还能显著改善无机结合料固化土的压实性、耐久性与干缩性能;SAP材料主要依靠填充作用改善无机结合料固化土的工程性质。  相似文献   

6.
超强吸水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元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对交联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初步探讨了吸水剂的交联机理、吸水动力学及吸水机理.  相似文献   

7.
SBR/PAANa遇水膨胀橡胶的力学及膨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R/PAANa混炼型遇水膨胀橡胶的力学及遇水膨胀性性能.结果表明,PAANa含量越高,SBR/PAANa膨胀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越高,但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相对于在去离子水中,增加金属离子浓度或者金属离子电荷都会使SBR/PAANa膨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polymer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It was ascertain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uniformity and densifica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polym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respect to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bending strength, th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added with 13% ethylene-acetate ethylene interpolymer ( EVA ) exhibits prefer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溶剂进行脱脂,经双氧水漂白的方法处理了马尾松,分别进行了单体和预聚物聚合及高聚的塑化改性,结果表明:刚性链高分子塑化改性的效果不理想,柔性链高分子和增塑聚合物塑化的木材,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最大冲击强度比原木冲击强度高3.1倍,同时经塑化的木材尺寸稳定性,耐水性,防腐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养护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 4种不同养护条件下 ,对掺有养护剂 SAP、硅灰和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 ,采用混凝土板试验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和裂缝。研究结果表明 ,养护条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裂缝有显著的影响 ,硅灰和粉煤灰等矿物材料能减少塑性收缩并能优化混凝土的性能 ,自养护混凝土能显著地抑制其塑性收缩和裂缝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粘土矿物对于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改性机理、改性方法的影响,介绍了目前粘土/聚合物复合吸水材料的主要种类。分析指出,吸水能力、凝胶强度与耐盐性三者乏阊难以统筹兼顾是这类复合材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其与天然资源复合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并用于废水中高毒染料和有害金属离子的去除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JRG第四统计力学理论来考察乳液聚合中乳胶粒径分布与聚合物溶胶稳定性、凝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在粒径增加过程中乳胶粒微观结构变化的依据,并发现了这种微观结构的变化对聚合物溶胶、凝胶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萃取阶段用表面改性剂溶液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经过多级热拉伸制得改性纤维。对萃取液进行了紫外吸光度分析,并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表面粘结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纤维表面引入许多极性基团,纤维粘结强度随拉伸倍数增加而提高,纤维粘结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表面处理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其中EVA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3级拉伸后纤维的粘结强度提高了100%.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在低温(凝点温度附近)条件下,含蜡原油具有一定的粘弹性。概述了国内外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含蜡原油粘弹性起因于其内部形成的蜡晶结构。振荡剪切实验方法最适合于含蜡原油的粘弹性测量。粘弹性与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屈服应力和触变性等参数有关。含蜡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剪切历史以及析蜡特性是影响粘弹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认识上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含蜡原油粘弹性与屈服应力、触变性的关系,在机理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通过研究粘弹性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的关系,建立管道运行和停输期间含蜡原油胶凝特性的预测模型,以更加有效地指导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海地瓜胶原蛋白的凝胶特性,提高其凝胶强度,探讨了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对影响凝胶特性的3个显著因素(TGase添加量、作用时间、作用温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单因素实验时,海地瓜胶原蛋白的凝胶强度在TGase添加量18.0 U/g、作用时间5.0 h、作用温度40.0 ℃时达到最大;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强度在TGase添加量18.00 U/g、作用时间5.13 h和作用温度40.30 ℃时达到最大,为6473.98 g·mm,是未优化前凝胶强度5511.50 g·mm的1.17倍,是未添加TGase前凝胶强度1118.88 g·mm的5.79倍,即TGase能够促进蛋白质之间的交联作用,显著提高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强度.经过验证性试验,得到该条件下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强度为6428.36 g·mm,与理论值相比,误差仅为0.70%.  相似文献   

16.
基于钢结构有限元软件的地铁隔断门门扇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铁道防护密隔断装装置应用于地下铁道,它能在战时把地下铁道空间隔断,并形成大型人防工程,具有明显的战备效益和经济效益,门扇是该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应用钢结构有限元软件SAP91建立了地铁防护密闭隔断门门扇的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门扇的应力分布及各点位移的结果确定门扇的结构,解决了该装置中直接受力件的结构和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构;聚表剂分子结构形态呈现片-网状结构;聚合物凝胶1发生以分子内为主、分子间为辅的交联反应,聚合物凝胶2发生以分子间为主、分子内为辅的交联反应;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最大,其次是聚合物凝胶2,再次为聚合物,聚合物凝胶1分子线团尺寸最小;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分散,其次是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集中;4种驱油剂均表现出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其中聚表剂剪切增稠和剪切变稀现象最明显;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好,其次为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表剂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差;聚合物凝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高介电常数介电材料在储能方面的特殊作用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强度,其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储能密度。本文对近年来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概述,主要讨论了通过对钛酸钡的改性(即掺杂改性、表面包覆改性和复合材料制备)来提高介电材料的储能密度。分析了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其中,陶瓷填料和聚合物基体2相界面的相容性是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解决BaTiO3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问题、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选择以及制备过程中工艺条件的控制都是研究兼具高介电强度和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增强纤维复合材力学性能指标概率分布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增强纤维复合材(FRP)力学性能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通过收集整理近1 000份FRP材性试验样本,利用3种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口(x2检验、K-S检验、A-D检验)分析FRP极限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厚度的概率分布类型,并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重新定义FRP拉伸强度的标准值,将计算值与现行规范取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极限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近似服从Weibull分布;厚度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同时3个指标间呈现一定的弱相关性.采用经验证的Weibull分布函数计算公式可较好估计材性标准值,计算结果较各规范更为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处理方法,制得了含液量在85%以上,透光度高达99%且具有较高强度和模量的“PVA-DMSO-水”凝胶,用单向压缩和单向拉伸法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实验发现,该低温凝胶的弹性模量随两混合溶剂配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WH2O/WDMSD=20/80时,弹性模量最大,此时该凝胶的透明性最好,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长,凝胶模量也增大,同时凝胶模量也随着体系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