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豆科牧草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cv.Siratro]为材料,通过单株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豆科牧草大翼豆06-2[M.atropur-pureum(dc.)urbcv.Siratro No.06-2],并对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大翼豆06-2适应性广,抗寒,耐轻霜,丰产性能好,年平均鲜草产量高达42822.0kg/hm2,比对照品种高20.3%~33.3%。此外,大翼豆06-2生长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达19.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望成为亚热带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
5个热带豆科牧草14个营养品质组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研2号柱花草(S1)、圆叶决明CPI34721(S2)、圆叶决明CPI86134(S3)、圆叶决明ATF3248(S4)、羽叶决明ATF2217(S5)等5个热带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品质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随着牧草生长S2、S4、S5的粗蛋白(CP)质量分数呈持续下降,S3前后变化不大,而S1呈低-高-低的趋势;磷(P)质量分数为S1、S4持续下降,S2、S3、S5呈低-高-低趋势;粗脂肪(EE)质量分数为S3呈高-低-高趋势,其他4个品种前后变化不大;5个品种的钙(Ca)质量分数前后变化都不大,钾(K)质量分数呈持续下降,粗纤维(CF)和洗涤纤维质量分数都为持续上升,尤其是酸性洗涤性木质素(ADF)质量分数在生长后期急剧上升.对14个品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63对呈极显著相关,7对显著相关,21对相关不显著.其中叶茎比和CP、EE、P、K、Ca为牧草品质正作用因子,烘干率、根冠比和CF、NDF、ADF、ADL为负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3.
威宁草芦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草芦是以贵州省威宁地方野(逸)生草芦为原始材料,通过栽培驯化定向育成的多年生牧草新品种.该牧草四季青绿、耐热、抗旱、耐瘠薄,耐伏旱高温,鲜草产量7386.48 kg/667m2,比法恩苇状羊茅增产32.5 %,较原始群体增产133.12%;分蘖期-抽穗期,粗蛋白含量13.42~16.96%,,粗脂肪含量均在4.56%以上,粗纤维含量21.05~34.66%,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适合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等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4.
以豆科牧草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L.)Sweet]为材料,通过单株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豆科牧草白花扁豆06—1(,Semen dolichoris Album No.06—1),并对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白花扁豆06—1适应性广,抗寒,年平均鲜草产量高达51063kg/hm。,比对照品种提高33.2%~44.1%。此外,白花扁豆06—1生长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达17.8%,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望成为亚热带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5.
施肥方式对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草产量的施肥方式,选用自制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两种方式研究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施用自制有机肥+化肥的混播草地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鲜草产量(P0.05),鲜草产量68 505 kg/hm2,仅施用化肥鲜草产量为57,500万kg/hm2,证明有机肥对持续提高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牧草产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牧草在西昌市的种植情况,结果此牧草年产鲜草21459kg/亩,但其水肥条件、管理要求远高于豆科牧草,不适宜在浅山及二半山大面积种植,坝区水肥条件好,农户小规模种植,作为畜禽青饲料,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南方优质象草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2007年对红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矮象草、台湾甜象草、王草、华南象草等6个象草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经过2年观察测定,结果表明,6个象草品种均能适应本试验区的环境条件,台湾甜象草鲜草产量最高达141 345.68 kg/hm2,其次是王草137 798.85 kg/hm2,桂牧1号杂交象草125 322.6 kg/hm2,红象草119 179.58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华南象草107 183.55 kg/hm2提高了31.87%,28.56%,16.92%,11.19%;而矮象草叶量多、粗蛋白质含量高,适合饲喂兔、鱼、鹅等小型草食动物;台湾甜象草、红象草的再生性好、高产优质,营养价值与桂牧1号杂交象草相当,有望成为我国南方新的青饲料牧草品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含水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86134与34721两个品系为材料,通过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来判断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梯度的增加,圆叶决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两品系间的比较显示,同一干旱胁迫梯度下圆叶决明34721比86134品系有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抗旱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蚯蚓粪肥不同施入量对桂牧1号象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蚯蚓粪肥不同施入水平对牧草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5次刈割测产,测定了桂牧1号象草单株株高、单株鲜重、鲜草产量,分析了牧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及重金属铜、锌、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蚯蚓粪肥栽培桂牧1号象草,并用猪场沼液灌溉,能明显促进其生长,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加适口性。当蚯蚓粪肥单株施入量为2.00 kg,即2.55 kg/m2时,试验效果最佳。随着试验进行,蚯蚓粪作为有机肥到后期吸收更加充分,对牧草后期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牧草单株株高、单株鲜重、刈割产量均有明显增加,能有效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赣南稀土尾矿的治理对于改善当地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蚯蚓粪种植桂牧1号象草来修复稀土尾矿土壤。通过在稀土尾矿土壤中添加0 kg/m2、7.5 kg/m2、15 kg/m2、30 kg/m2、60 kg/m2不同量的蚯蚓粪,用沼液浇灌,种植桂牧1号象草,检测添加不同量蚯蚓粪对桂牧1号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施肥前、种草后土壤中有机质、N、P、K、铜、锌和总砷的含量,以评价稀土尾矿修复效果。结果显示:在稀土尾矿土壤中添加30 kg/m2蚯蚓粪种植牧草在产量(与对照组相比,牧草单株株高高了12.02 cm,重鲜高了0.35 g/株,总产量高了1 380 g/cm)和品质(总蛋白含量高了0.29%)方面都是最优,改善和修复稀土尾矿土壤效果也最佳(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最佳)。本研究结果对于赣南稀土尾矿土壤修复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砂培的方法,设7个钼水平,4个菌株,通过对株高增加、地上部产量、植株氮含量、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综合分析,确定使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达到最佳促生性能的钼浓度.结果表明:高浓度钼不利于产量的增加,缺钼不利于氮含量的增加;经主因子分析,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LZ3-2的最适钼浓度为1 500 mg·L-1, 接种菌株RJS9-2及不接种的最适钼浓度为1 000~1 500 mg·L-1,接种菌株YM11-1最适钼浓度为500~1 500 mg·L-1;接种菌株PN13-3最适钼浓度为2 000 mg·L-1.  相似文献   

12.
为给有机粳稻栽培中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开展农家肥(腐熟的人畜粪)施用技术研究。以高原粳稻楚粳28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钵种植,设置两个变量因子,即3种施肥量(100g/钵、200g/钵、300g/钵)和4种施肥方式,设施用复合肥料(颚中复合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收获指数和养分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农家肥施用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收获指数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4500kg/667m2时,其有效穗、实粒数、着粒密度、产量等方面都达到最优并且超过了施用复合肥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并能提高稻株对土壤中N的利用率;不同施肥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上建议农家肥的施用量为4500kg/667m2左右,施肥方式可根据农家肥积存的速度、劳动力的多少和田间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西容县沙田与柚蜜柚两种柚子的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脂肪及灰分含量进行比较,为本地柚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考马斯亮蓝法、蒽酮比色法、钼酸铵法及酸水解法测定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及脂肪含量,高温灰化法测定灰分.[结果]实验表明沙田柚4种成分(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脂肪)含量均比蜜柚高,但蜜柚灰分含量较沙田柚高[结论].总体上看沙田柚比蜜柚营养成分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海南医学院内出生本岛和出生内地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为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分子生物学的特点及其他方面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经过菌落特征、革兰染色和显色培养基培养试验等,进行初步鉴定,了解医学生中不同地区人群口腔内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海南与出生内地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总分离率为19.63%(53/270),白假丝酵母菌占24.53%、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1.32%、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1.51%、克柔假丝酵母菌占18.87%、其他假丝酵母菌占3.77%。海南本地与内陆地区人群口腔念珠菌分离率分别为17.54%和21.15%。结论健康人口腔中有多种条件致病酵母菌的寄生。出生于海南本地与内陆地区的健康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近似相等,分离出的口腔假丝酵母菌类型相等。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酸性红壤中适合热研2号柱花草的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在土培中将19个根瘤菌菌株分别接种到热研2号柱花草,通过株高、茎叶干重、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等指标确定酸性红壤中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搭配的高效根瘤菌菌株.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匹配的高效菌株为RJS9-1、BS2-2、 ZJ2-2、FS3-1-1、RJS9-2及BS1-1;接种后不利于柱花草生长的菌株为LY1、NN1-1-2及SM5-1.本实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通过接种氮高效根瘤菌提高柱花草产量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非Newton方渗流方程ut=div( |▽u^m|^p-2 ▽u^m)的Cauchy问题:QT =R^N × (0,T) , u(x,0) =u0(x), x∈R^N,当p〉1,0 〈m≤1,0 〈 T〈∞ ,m(p - 1 ) 〈 1 时的研究,得到了在u0∈C^∞(R^N)且允许U0有一定增长性,即满足条件:C1 (1 + |x|p/p-1)^p-1/m(p-1)-1≤u0 (x) ≤ C2 (1 + |x|p/p-1)^p-1/1-m(p-1)时,其中C1≤C2为正常数,则初值问题存在局部广义解.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9月期间,对卡拉白鱼、泥鳅和鲢鱼混养池塘的水质及浮游生物组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池塘水型为CM61水质,属于高pH碱性水体,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2)浮游植物有5门11种,蓝藻门在数量上占优势,生物量则是硅藻门占优势;(3)浮游动物有4门10种,轮虫在数量上占优势,生物量则是桡足类占优势;(4)卡拉白鱼与泥鳅、鲢鱼鱼种混养的产量分别为46.5、52.7和9.2 kg/(100 m2),效益增值6.84元/m2;(5)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卡拉白鱼混养塘为重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刈割期紫花苜蓿产量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及营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期紫花苜蓿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一茬最高为7473.8kg,耐,第三茬3827.9kg/hm^2,第二茬2316.2kg,雠。粗蛋白(CP)含量随刈割时期顺序变化呈下降趋势,第三茬与第一茬、第二茬差异极显著(P〈0.01)。酸性洗绦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刈割时期顺序变化呈上升趋势,不同刈割期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