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讨论了用于研究振动钻削过程的实验研究系统,给出了由此系统所得的实验结果,此系统通过对振动钻削过程中动态切削力的采集及分析处理来研究振动钻削过程,它能够检测出切削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并可实现对振动钻削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讨论振动钻削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此系统采用8098单片机和上位微机通讯方式,通过对振动钻削过程中动态切削力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提出合理的报警条件.通过钻削实验,优化切削参数和振动参数,改善钻头的工作状况,得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振动钻削实验装置,采用普通麻花钻和螺旋面钻头在不同的振动钻削参数下对高温合金和碳钢进行振动钻削实验,分析基于螺旋面钻头普通钻削和轴向振动钻削条件下不同的断屑效果.并针对钻削中轴向钻削力和扭矩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普通麻花钻和刃磨螺旋面麻花钻对加工过程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削所得的切屑比较,振动钻削有利于断屑,切屑体积小,排屑顺畅;复杂螺旋面振动钻削中轴向力与扭矩比普通麻花钻小,其轴向力的变化过程也比普通麻花钻平稳.  相似文献   

4.
微小孔振动钻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振动钻削的方法对微小孔进行钻削加工,设计制作了一台新型、高效的超声波振动钻削设备,在几种常见材料上,通过改变振动钻削参数,进行孔径为0.2 ̄1.0mm的粘削实验;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孔的表面和剖面形状,对普通钻削与振动钻削加工的孔进行了比较;从入钻过程、孔的尺寸形位精度、切屑切屑形式、孔的表面质量、钻头寿命等方面分析总结出微孔振动钻削的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激振装置和小直径内排屑深孔钻,成功地实现了对钛合金的轴向振动钻削加工,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在对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的加工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振动钻削改变了钻削机理,改善了钻削条件,从而可明显地提高入钻定位精度,控制断屑过程,改善孔壁粗糙度和圆度,提高孔径尺寸精度,振动钻削非常适宜于加工小直径深孔。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温合金钻削困难、钻削过程中摩擦力大等问题,采用超声振动技术加工.首先,分析了超声振动减摩机理,构建了平均摩擦力与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平均摩擦力与振幅之间的变化趋势.建立轴向超声振动钻削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高温合金进行钻削加工.结果表明:振动振幅对孔壁表面质量的影响符合超声振动钻削的减摩特性.利用优化后的振幅超声振动钻削,与普通钻削相比,切屑形态更加规整,孔壁表面粗糙度值更小,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7.
在对轴向振动钻削过程进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对轴向振动钻孔切削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瞬时切削力和平均切削力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实验,获得了切削力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给量和振动振幅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切削速度和振动频率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小,而频转比对切削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TA6钛合金难加工的特点,通过麻花钻对合金实施振动钻削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钻削方式相比,钻削力发生了动态分量的显著提升,更易生成切屑。本实验振动钻削形成的轴向力与扭矩均值相对常规钻削方式下降比例为10%~15%。提高钻削速度后,形成了明显波动的轴向力与扭矩,但整体波动程度很小。当振幅提高后,轴向力降低,而扭矩则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变参数振动钻削微小孔的优化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参数振动钻削过程中,由于轴向力,扭矩等的动态变化及不同区段加工质量特征参数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最优振动参数和最优切削数,文中通过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参数优化设计,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进行振动钻削过程的参数优化,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变参数振动钻削的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皮质骨钻削加工过程中存在排屑困难、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基于超声振动在机械加工领域的优良特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常规钻削与超声振动钻削的断屑机理,通过搭建超声振动钻削实验平台,观察其切屑形态,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频率与振幅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超声振动钻削皮质骨切屑形态呈针状,而常规钻削呈螺旋状;参数对皮质骨骨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依次是进给速度、频率、主轴钻速、振幅,并得到在研究范围内主轴钻速为2 000 rpm、进给速度为50 mm/min、频率为15 kHz、振幅为15μm时获得最优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1.
对振动钻削加工过程监控系统及监控用扭矩传感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监控用扭矩传感器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式扭矩传感器,并阐明了研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扭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机械结构和电路原理,振动钻削中的钻削扭矩分析,弹性扭轴的设计;扭矩传感器的标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钻削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屑、排屑困难以及加工质量差等问题, 提出了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加工方法,并研究了其运动特性和断屑机理.利用自行设计的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系统对45号钢进行了传统钻削与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的对比试验.从孔的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切屑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钻削,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能有效降低孔表面粗糙度,改善孔表面微观形貌.另外,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轴转速和超声振幅对孔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当振幅在20μm,主轴转速在450r/min时加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激振装置和小直径内排屑深孔钻 ,成功地实现了对钛合金的轴向振动钻削加工 ,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在对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的加工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振动钻削改变了钻削机理 ,改善了钻削条件 ,从而可明显地提高入钻定位精度 ,控制断屑过程 ,改善孔壁粗糙度和圆度 ,提高孔径尺寸精度 .振动钻削非常适宜于加工小直径深孔 .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行研制的立式振动钻床对麻花钻的振动切削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可提高麻花钻的切削性能,实现切屑的自主控制,断屑可靠,排屑顺利,麻花钻入的定位精度,孔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孔的表面质量均得到是明显改善,与普通钻削相比,刀具耐用度提高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振动钻削是解决小直径深孔加工的有效工艺途径之一。钻削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振动系统的性能、钻头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设计了新型的振动系统和 D F 钻头,并进行了6m m 和8m m 深孔钻削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和田玉材料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外排屑机械振动式深孔钻削系统,完成了加工系统主要部件钻头、振动系统等的设计与仿真。研究了枪钻低频振动方式深孔振动钻削系统理论,为后期和田玉超声波深孔加工机理及其裂纹预防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低频周向振动钻削切削力,基于控制原理的思想建立了低频周向振动钻床主轴系统等刚度动态力学模型,提出低频周向振动钻削时激振器输出振幅与钻头振幅之间的关系,为周向振动钻削系统设计和振动参数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叠层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叠层复合材料的微小孔加工,提出了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新方法。在钻入、钻中、交互区和钻出的多区段钻削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产互区的分厚切削特性、自然分屑行性和多倍分离断屑特性。以入钻定位误差、孔扩量、出口毛刺高度作为钻削过程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粘销显著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是实现叠层复合材料微小孔加工的一种有效的优化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厚度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在大型飞机构件上应用广泛,经常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深孔加工.采用固定钻削参数加工工艺会导致钻削过程中热量严重累积,树脂高温软化,进而引起材料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制孔质量.因此为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研究深孔钻削过程中不同区段工艺对质量的影响,先对大厚度复合材料板钻削加工区段进行了划分,通过实验分析研究钻削过程中不同钻削阶段的热力学特性,得出了不同钻削阶段合适的钻削参数.在此基础上,以加工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提出一种分阶段变参数钻削大厚度复合材料板工艺方法,发现采用此种方法可以降低钻削过程产热以及出口位置轴向力,同时保证出口质量和孔壁质量,提高加工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加工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变进给量振动钻削的新方法,用高速钢麻花钻对18Cr2Ni4WA低碳合金结构钢进行了Φ0.3mm的钻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变进给振动钻孔显著提高了钻削微孔的整体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