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平面广告设计的非平面化表达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 《科技资讯》2011,(17):210-211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数字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思维已经很难满足广告发起人及受众新的需求。平面广告设计突破平面,走向"非平面"的表达势在必行,这种非平面的的表现形式,不仅为平面广告设计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创造了更为广泛表现的可能性,更革命性地改变了广告与受众的关系——从传统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到感受并融入空间其中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广告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广告受众产生分流,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新媒体会给广告业带来更大的蛋糕,会推动广告业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瑞源  秦祯研 《科技资讯》2014,(28):215-215
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进程带来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具互动性、精确性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载体的更新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平台。传统广告的传播依靠重复播放加深广告受众的印象,但是由于广告本身具有倡导性,广告背后具有说教的目的,这种重复播放造成的感官侵略性不利于平等、有效的传递广告内容。利用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探索观众更乐于接受的交互式广告表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互动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模糊了信息传递与接受双方的位置,形成了全新视频类型,利用画面信息探索与分支剧情选择等方式,为受众带来非传统的欣赏体验。为了保障互动视频中交互设计的有效性,则互动视频依赖于受众在时间线分布与空间感知中的高度沉浸,受到互动视频中信息供给与受众认知负荷等因素影响从而为交互视频节点中交互操作的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文中也重点聚焦于节点设计,对其数量信息、画面信息等特征进行分析,面向公开发布互动视频的节点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从而探讨受众的沉浸性影响与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现了一个给受众"动"的空间,加强了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参与性,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互动思维已揳入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影像发展与人类生存互动的"林中空地"①。  相似文献   

6.
刘人畅 《科技资讯》2014,12(21):194-195
广告是当前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其中新媒体广告是随着新型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的网络广告,其次则是富媒体广告,最后则是数字媒体交互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发展使得广告类型也变得丰富、多元化,但广告从形式上仍旧可以分成软广告和硬广告,硬广告的表现手法较为生硬,采用强迫式的方式令大众接受信息,而软广告的互动性则相对较强,其内容植入采用非强迫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网页设计得到极大发展和创新,网页制作技术也进入了新阶段。过去互联网受众体验的主要是纯静态页面,而今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追求互联网给自己的交互体验。伴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Flash交互性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尤其在网页设计中。从用户交互体验来看将Flash的交互功能融入到网页设计中是当前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也引发作者对Flash交互功能在网页设计中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阐述了网页设计中交互的特点、交互性的原理等。  相似文献   

8.
浅谈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新媒体形式的发展背景、变化原因,及其现状下的媒体受众优势与媒体特点、所存在的问题与争议等方面进行剖析,指出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未来将会从网络游戏转变成一个新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数字新媒体广告在当代科技发展的迅猛年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优势有投放精准、传播广泛、效果较快,将在未来各类场景中应用广泛,NTV数字新媒体广告管理系统将满足广告主的各项要求,能够迅速搭建视频平台,让广告投放在受众喜爱的节目中,进行全媒体营销过程,以双轨互动为主,让受众在感受内容传播的同时,轻松接纳广告营销,形成一个闭环的广告体系。可以在分类别、地区、时间进行定向推送,由单一点对点转换为多对多的状态,系统设计通过智能分析、播放自检、用户足迹、效果评价、内容管理、自动检测等一系列功能实现该广告管理系统,让数字媒体广告在新型管理模式下,衍生出新的广告传播载体,让独立的传播模式改变为多元的。  相似文献   

10.
纸质媒体生存危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报纸的生存现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传统纸质媒体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受众的大量流失是其市场生存的最大危机,广告收入的下降及发行成本的上升促使其采取减少发行量和报纸涨价的无奈选择,由此可能进入受众流失--广告收入下降--减少发行量--报纸涨价--更多的受众流失的恶性循环.此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将加速传统纸质媒体的衰微.  相似文献   

11.
"时钟"新媒体广告是一种新型的新媒体广告,主要以时钟样式来呈现,系统嵌入模拟时钟,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新媒体广告推广。系统设计采用前端与后端两部分,前端设计为启动、关闭、模拟、风格、准点、推送、循环、定位等功能,后端设计为管理登录、管理首页、时钟管理、风格管理、准点管理、推送管理、循环管理、定位管理等功能。系统完善后,将成为新媒体广告平台,可应用在酒店、公共、家庭等场所,作为新媒体广告的终端展示,提供新的广告受众渠道。  相似文献   

12.
现代广告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广告文化,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必定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在广告中融进本国文化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无论是受众心理需求,还是广告创意策略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广告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是现代广告发展的良田沃土。现代广告必定会在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开花,打造出自己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从受众视觉行为入手,研究印刷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贴广告和直邮广告)版面编排,从符合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的受众视觉行为的角度来理解版面编排,通过版面编排设计元素在空间的视觉生成,研究它们对于版面编排的影响,进而重新诠释印刷广告版面编排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媒体的特征对新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在实用性方面,新媒体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的,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受众日益个性化和复杂性的信息交流方式。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极为平民化和通俗化的信息内容,而且使传受双方的交流趋于平等,博客和播客等“自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便捷的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实现了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延续了原有媒体的特点和特性,从自有媒体的基础上,发展为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形式,例如数字影像、触摸媒体与手机网络等。在这种形势下,以识别为特点的企业形象设计势必要寻求新的出路,企业的理念、企业的行为及企业的形象展现被重新定义,赋予了新时代特点,自我识别与来自外界的识别产生互动,形象识别的流动性体现得更为完整。因此,企业的理念设计与"互联网+"接轨;行为识别与形象识别统一在创新新媒体的微信平台、流动车体广告、APP的宣传等等当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给传统农业科技期刊带来了巨大冲击。通过介绍新媒体和农业科技期刊的自身特点,研究新媒体时代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科技期刊要丰富传播方式,加快新媒体融合速度,合理整合资源,增强互动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精期刊等建议。农业科技期刊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增强读者的粘性互动,促进期刊的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成为用户与数字屏幕产品互动操作的最直观的部分,并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一个崭新的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分别探讨了图形用户界面结构、交互和视觉的和谐设计;指出了界面设计的系统和谐与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宋佳 《科技资讯》2012,(19):242-242
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与消费者市场的变革催生了传统广告创意理念的升级。数字时代的广告创意要以创意整合营销,让消费者在互动体验中接受广告信息,且要注重广告信息的可搜索性与可标签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原生广告凭借其独特的嵌入式宣传效果,在新媒体市场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媒体环境下原生广告能够实现广告主、受众以及媒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构,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对用户的定位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从内容来看,原生广告与新媒体信息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且其内容及传播过程难以被监管。原生广告可以从注重内容的精准性、严格内容把关等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实现我国广告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