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中国当代主流美学的嘈杂话语和美学品性的失落,《澄明美学》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寻找纯粹美的光辉并进行其本体论的证明。它从人类精神结构要素的辨析入手维护了美作为一种生命本质力量的独立地位,批判了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后现代身体自由为美的反审美倾向;并以对《巴黎手稿》两种生产尺度的全新阐释,揭示了审美建造方式作为人的自由尺度本质上是"曲己成物"的澄明万物、澄明自身的方式,由此也区分了诗性智慧与理性思维的本体论差异,昌明了中国美学真正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中国文化在艺术传统上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而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中国文化在艺术追求上是以“韵”为旨归,而西方是以“美”作为其最高审美范畴。本文以审美方式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原因、意义等,对中西文化内在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宏观的考察,以便对中西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诗品》是对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的归纳,也是对二十四种美的形态的分析,本文以道家美学为背景对其进行了审美学上的分析。审美本体上,显现“道”是《诗品》美学的追求;审美方式上,它采用“立象尽美”的感性体悟方式;审美人格上,它通过去蔽,诗意地栖居,以理节情,铸就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4.
艾青在《诗论》中着重阐发的是中国新诗的审美价值标准问题。真、善、美是艾青诗歌审美价值观的基石。诗要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必备条件,真与善必须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真、善、美必须有机地统一,而不能唯真、唯善、唯美。这就确定了准确的审美价值方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丰富的诗美内涵。艾奇认为新诗要注重形象的塑造,注意吸收口语的养料,提倡诗歌的散文美,是与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形式观既相冲突又相交叉的,显示出了互补与融合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理论方式都是以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根据而提出审美理论,从哲学的问题推演出美学问题。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传统美学,离开理学的哲学问题,就无法厘清理学的美学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美学是一种审美哲学,而非审美规则,我们不能站在文学家或者文学批评家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理学美学,而应该站在文化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理学美学。理学美学既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美学,也是一种美善结合的伦理美学,同时还把“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作为其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化、功能化和思辨化,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审美对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美学原理》和彩色插图本《美在意象》中,叶朗教授提出"美在意象","不存在外在于人的美",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美与美感是同一的;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一个客体的价值正在于它的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主体的审美体验",可他又用现象学悬搁的方法存而不论,这样叶朗教授所构建的现代美学体系就必然存在巨大的矛盾,因而是不符合审美活动实际的。马克思的审美对象论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审美对象论。客体和对象都是外在的,它们都具有可能或现实的"使人愉快"的审美性质;审美活动是由对象自由悦人的感性形式引发审美主体全身心投入的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7.
幼儿诗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具有幼儿性和文学性、为幼儿理解和喜爱的诗歌种类。诗歌是抒情文学样式,幼儿诗中情感的抒发主要是通过各种意象来完成的。幼儿诗凭借生动直观、充满童趣的意象和浅显易懂、具有音乐美的语言,营造出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美学氛围,实现美的熏陶和美的教育,具有特殊的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8.
冷建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65-165,42
本文通过当代美学研究的多元形态,从人与现实的关系着眼,对美与丑的审美属性加以分析,并思考了美、丑相互转化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如果你表现不出一代人的所有卑鄙龌龊的全都深度,那你就不能把社会及整个一代人引向美”。由生活的“丑”达到艺术的“美”,务必有典型的人物形象作为审美具象,才能产生不朽的艺术价值。《金瓶梅》作为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而成的伟大写实主义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群体。而纵观这些  相似文献   

10.
郭福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53-154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价值属性,是主体对生活美能动加工的结果,较之客观的生活更精粹,更富有审美价值,因而更切合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艺术美的特性正在于它源于生活美,又高于生活美,是生活真实与艺术假定的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礼乐”互动指的是“礼”和“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形成的关联共生、相济为用的人文特质,其源于周代礼乐文明,以中和的秩序为内在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审美价值体系、思维形式与意义表达。以此视角探究久为经学名目所掩的唐代“九经”之一《周礼疏》,彰显经学家贾公彦在义疏中展现的儒家审美思考。其《疏》是在唐代初年以礼乐立国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展开的,主要就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礼”“乐”关系、“礼乐相济”等论题加以继承与补充,在对律吕、礼器等的诠解中申发了礼乐“中和之美”,还就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予以探讨,是儒家美学和礼乐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官修科举教材,其对唐代及后世的礼乐文化建设给予影响深刻,美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审美化学习也可称作艺术化学习.它体现出学习规律和审美规律的高度融合,是美学原理在学习活动中的贯穿渗润和具体运用;其内容极为丰富,在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节奏、学习成果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审美化特征;它具有以美怡情、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促智的巨大功能.其深刻意义就在于,从整体人格塑造的哲学高度,来培养大学生对完美人格的涵养和对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充分揭示了小说艺术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价值,把被封建正统轻贱的小说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深刻论述小说艺术的审美特性,提出了以性格塑造和性格分析为中心的小说理论。金圣叹的美学贡献,对于我们探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富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中学生的美育观分析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  相似文献   

15.
[]?《金刚经》蕴含的美学思想非常丰厚,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如是”观念所蕴含的“虚幻之美”与“真实之美”的关系、“如来”观念所蕴含的破除主体性的思想和对建立在万物同一性基础上的“无实无虚”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是把握《金刚经》美学思想的关键,这三点暗示着万事万物无不具备成为审美对象的可能性.简言之,《金刚经》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主张通过对虚幻之美的超越,从而达到对真实之美的观照,但并不彻底否定虚幻之美.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欧美作家首先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思潮开始涌动,生态文学的作品越来越多。美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爱德华·阿比的《孤独的沙漠》强烈体现了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美是文学作品研究的永恒的主题,生态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首先应是审美的。生态文学作品要描写自然之美、环境之美,更要呵护人类所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份美。然而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更要揭露丑,审视丑,给人以震撼,《孤独的沙漠》中揭露了人性之丑,政策之丑,也描述了自然之丑,这一切丑的揭露和描述都是为了让人们更有心地去维护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17.
“和”是《乐论》所论的核心美学范畴.以和为美不惟是阮籍论乐的核心,也是整个正始时期的理想美学原则.它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与外延,及历史渊源.在正始审美风尚中,它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内涵演变及原因具有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美学价值,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和深度开发景区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从外部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来看有形态美、结构美、色彩美、质感美、动态美、静态美、音响美,它与判断一部作品价值是否具有美形,美质,美感,美趣等契合,能真正称得上表现美创造美的高超的创作技法也就正如能真正称得上我们重点开发和保护的旅游资源,他们所呈现的形态都具有观赏功能。因而笔者把他们两者结合起来试着探讨其审美意义的共同点。试图通过对旅游的美学意义和文学艺术之美的阐释唤起景区的开发者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也应围绕景区的美学特征来做文章,保护好景区的观赏功能。  相似文献   

19.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核心的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笔者在梳理中华美学精神的宏阔内涵、比较艺术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指出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