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法学现象,其实质是封建统治者思想专制的体现。《苏报》案是清朝最后一桩文字狱。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文字狱的历史轨迹以及在清朝得以泛滥、消亡的历史原因和法学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叙述了清雍正间的文字狱大案——曾静吕留良案的来龙去脉,着重分析了雍正帝和乾隆帝对案件的处理,指出孔孟程朱的思想义理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可以作为反对清朝的理论武器。雍正帝勇于在天下人面前与吕留良辩论,说明清帝对汉族文伯的深入掌握;乾隆帝回避对清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则体现出清帝更为成熟、理性的统治策略。文章最后推测曾吕案可能对乾隆帝不喜欢理学、讲学有重大的影响,乾隆帝的这种态度促进了考据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清朝统治垮台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崩溃,而是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以及民主革命的发展。其根据是:清朝末年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正处于持续发展中,粮食亩产已达历史最高水平,新式工业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蓬勃发展;而满族皇室的独裁和吏治的腐败却日益加剧,从而激起了民主革命的迅猛发展,最终导致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清入主中原,深忌明末遗臣怀念前朝;以满族入关,文化传统与汉族士大夫阶层大异其趣,常存戒心。故凡涉及明季或有蛮夷字样之书,无不过事苛求文字的形式。致告讦之风盛行,人们动辄得咎,无所适从。清朝文字狱的残酷令人谈虎色变。在文字狱的淫威下,许多藏书家悄悄地将书大量销毁以求免祸,抽毁与窜改亦为图书一劫。  相似文献   

5.
《徧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乾隆"寓禁于征"是导致《徧行堂集》文字狱案发生的原因。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并非该案的举报者,而是赴丹霞山别传寺实施"屠、逐寺僧,椎碑、毁塔"的始作俑者。《徧行堂集》案牵涉甚广,"株连僧俗五百人"。这不是偶然的个案,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与钳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而施行的文化专制手段。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法学是以心理现象来解释法律特征的总称,它对法学的推进是功不可没的,法律现实主义得以诞生大多是由于法学中使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如此,但心理学法学并没有因为自身对法学推进的功绩而获得相应的名声,甚至在法学发展的潮流中有着湮没的迹象。经过对这一议题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这并非法学不再需要进行心理现象的解释了,而是这一研究取向已既成范式且融人到其他法学流派之中了。  相似文献   

7.
<编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乾隆"寓禁于征"是导致<编行堂集>文字狱案发生的原因.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并非该案的举报者,而是赴丹霞山别传寺实施"屠、遂寺僧,椎碑、毁塔"的始作俑者.<编行堂集>案牵涉甚广,"株连僧俗五百人".这不是偶然的个案,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与钳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而施行的文化专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朱颖俐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39-142
我国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后,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冲击。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把司法考试对法科学生能力的评价作用过于绝对化。法学本科教育应对司法考试冲击的策略应是以确保培养法科学生专业素养的法学教育为前提,努力提高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9.
前期清朝(1644—1840)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王朝,其疆域之稳定、边防之巩固,并不在汉唐盛世之下。这一繁荣局面的形成,自有诸多原因,而对中国边疆的积极经营、有效治理和灵活多佯的民族政策,既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清朝治边的显著特点,并为当今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法哲学是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认识法这一社会现象的学科。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从边缘角度来看待法律现象。中国法学的边缘化即是中国法学走向沿边的部分或走向靠近边界线区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即由中心走向边缘。对这一趋势,可从法的概念、法学研究方法和纠纷解决方式这三今角度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法学本科专业已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尤其是非国家"211"和"985"重点大学的二本院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就更困难。尽管这一现象的出现存在诸多的社会原因,但与传统法学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直接的关联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克服其存在的种种不足,着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法学专门人才,应该是二本院校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羡国的批判法学,是一种旨在挑战和推翻传统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既定规范与标准的法学思潮,它将矛头直指作为西方现代法理学殿堂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西方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以及体现这些法律思想的法律制度。批判法学竭力撕破自由主义法律的确定性、中立性以及客观性的面具,以证明法律不是一个理性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是不公平的政治制度得到支持并成为可能。本文试图探究这种转变的可能性以及批判法学与传统法律研究范式的具体区别。  相似文献   

13.
进化生物学已对几乎所有社会科学产生影响,并成为经济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主导研究范式之一,但在法学研究中仍未取得与之相称的进展。进化生物学既研究有机体进化也研究文化进化,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并有其进化上的根源,因而在法学研究中引入进化生物学范式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人格观念是法哲学和法化的主要构件。本简要分析了自中国古代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由于历史条件、人和地域环境、宗教—道德、宗教—政治等原因而形成的人格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法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法学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科,也是一种法学方法论,引领我们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法律。法治秩序的建构需要法律,但有法律并不一定就会有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依赖法律功能的发挥,关注法律和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学法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法治秩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法治秩序,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学法学为视点,把法律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化和社会情境中加以反思,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从而也使社会学法学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6.
法学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独立学院法学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对某独立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写作需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效的、与学生联动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法律关系理论是理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司法实践中被经常运用的一个法律概念。本文在介绍西方、前苏联及俄罗斯和中国法律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几种理论间的差异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评析分析了实证法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法学派两大学派的法律关系理论各自的特点及这一理论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1,(12):F0003-F0003
西北政法大学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中心、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鉴于传统自然法学派与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之间的矛盾,新自然法理论家对古典自然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企图搭建起不同法学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问的对话平台。新自然法学派的基本思想是: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正义或自然法是权威和法律的基础,法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道德价值,自然法或实践理性具有客观性。新自然法思想具有继承性、创新性、调和性、渗透性和现实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