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槭属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叶子对生及有翅的分果(翅果)是它们的显著特点,我国是槭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对丰富的槭树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加强研究工作,并扩大对槭属植物的引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栽培基质,设计5种土壤铅含量梯度处理(对照、100、500、1 000、2 000 mg/kg),研究了土壤铅胁迫下4种北方阔叶树种(茶条槭、山梨、五角槭和山荆子)1年生盆栽苗的生长反应和抗性。结果表明:低含量铅(含量<500 mg/kg)刺激了多数树种的苗高、地径、叶片和新枝的生长,随着铅含量的继续增加植物生长量下降;土壤中铅抑制了多数树种的根系生长,根系各指标的变化树种间差异明显。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4个树种对土壤铅污染的抗性大小顺序为山梨、茶条槭、山荆子、五角槭。2 000 mg/kg铅处理下,植物体对铅的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根、茎、叶。4种供试苗木中,山梨对土壤铅的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何顺志 《贵州科学》1992,10(2):56-60
近年来我们整理中药资源普查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对部分误定的标本进行了订正,从中发现贵州省地理分布新记录属2个(Aruncus Adans.,Gleadovia Gamble et Prain),新记录种和变种共14个,和一个新变种正安械(Acer davidii var.zhanganense S.Z.He et Y.K.Li),均入药;为研究贵州植物区系、药用植物资源及再版《贵州植物志》时提供资料,并为研究全国植物区系、植被区划及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槭属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观赏、油用、药用等重要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方法,首次进行6种槭树基因组大小测定,为槭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方法】以6种槭树嫩叶为材料,WPB为细胞核解离液,大豆(Glycine max‘Polanka’)和玉米(Zea maysCE-777)为内标,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K-mer分析法估测6种槭树的基因组大小。【结果】基于流式细胞术测定建始槭(Acer henryi)、三角枫(A.buergerianum)、秀丽槭(A.elegantulum)、血皮槭(A.griseum)、五小叶槭(A.pentaphyllum)和青楷槭(A.tegmentosum)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691.12±8.69)、(863.90±8.69)、(896.50±4.35)、(893.24±8.69)、(766.10±8.69)和(1 154.04±13.04) Mb;以K-mer分析法估测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561.72、743.00、777.87、771.51、650.64和1 103.46 Mb;杂合率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5.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七种槭树属(AcerL.)植物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近球形,亚长球形,亚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为(21.4~35.5)μm×(18.7~33.9)μm萌发孔类型为三沟,三拟孔沟,根据扫描电镜观察,槭树属花粉外壁多为条状纹饰,有时在条状纹饰上分布着许多小穿孔,只有糖槭(AcernegundoL.)花粉外壁为细网状纹饰,网脊相连成条纹,花粉形态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11):1830-1834
庙台槭为我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原记载仅零星分布于秦岭西段的个别地区.近年在河南伏牛山区首次发现庙台槭野生种群,完善和修正了我国半个多世纪关于该树种分布范围的界定,对其起源、资源保护和栽培技术研究意义重大.对庙台槭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对该树种野生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庙台槭种群对生境要求严苛,种群在该调查群落中虽是优势树种之一,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极不完整,从演替趋势来看,该种群具有逐步衰退下降的动态特征.本文还对庙台槭的濒危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叶性状对植物资源获取、光合能力等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植物通过叶性状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生长期的生存策略。【方法】以小兴安岭3种典型槭树: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青楷槭(A.tegmentosum)和五角枫(A.pictum subsp.mono)为研究对象,在展叶期(6月初)、叶稳定期(7月中旬)和叶凋落期(9月初)3个时期分别测定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叶厚4个叶性状,分析叶性状的生长动态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生长期,3种槭树的叶性状均发生了显著变异,且随生长期变化存在相似的变异规律,展叶期的叶厚和叶稳定期的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时期。叶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随生长期不同发生了显著变化。3种槭树在展叶期选择“快速投资-收益”型策略,在叶稳定期和叶凋落期则偏向于“缓慢投资-收益”型策略。叶性状及其相关性在不同树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植物可通过叶性状变异及调整叶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来适应生长期的变化,并最终形成不同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8.
紫叶挪威槭的组织培养及其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紫叶挪威槭生根难的问题,研究了激素配比、蔗糖浓度、木质化程度及活性炭浓度几个因素对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挪威槭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0.4mg·L ^-1)+NAA(0.1mg·L^-1),附加25g·L^-1的蔗糖和0.5g·L^-1的活性炭,生根率高达74.26%。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 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20条RAPD随机引物对3个庙台槭居群的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0,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 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条引物共检测到128个RAPD位点,庙台槭物种水平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53.13%,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秦岭中段南坡居群42.90%,中段北坡居群18.75%,秦岭西段居群32.78%。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居群的个体有以彼此为中心的聚集趋势。庙台槭居群间基因流大小仅为Nm=0.7036。结论 庙台槭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在居群水平上;庙台槭居群间已发生了强烈的遗传分化;庙台槭居群间的基因流很小,遗传漂变和随之而来的近交可能是刻划居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持红花槭园艺品种的优良性状,开展了适合上海地区的砧木筛选和育苗技术研究。通过7种槭树幼苗的移栽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种类和适合的栽培方法;通过嫁接试验,筛选出优良的砧穗组合;通过测定叶片变色过程中花青素的浓度差异,对接穗受到砧木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4种砧木的组合嫁接成活,红花槭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三角枫嫁接苗的生长量最大;三角枫嫁接苗花青素的浓度比红花槭嫁接苗和进口大苗高,观赏期延长3~6d。红花槭、三角枫都可以作为两个品种的砧木,三角枫比红花槭砧更适合上海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帕米尔高原蓼科植物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蓼科植物计有6属,20种1变种,分别占新疆蓼科属、种总数的75.0%和21.1%.其中新发现新疆新记录种1种,新疆帕米尔新记录种9种.该地区蓼科植物中有新疆帕米尔特有种1种,中国特有种1种,中国帕米尔仅分布种1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5种,特有种与仅分布种共占40.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4种、牛舌菌科Fistuliaceae1种,有12囊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河南植物志》禾本科增补与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禾本科植物11种,其中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为河南分布新纪录;订正了一些种的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据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共有1 859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4种,药用真菌22种,药用地衣10种,药用苔藓21种,药用蕨类131种,药用种子植物1611,常用中药328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137种,药用观赏植物180余种,药用特有种植物116种,农兽药植物169种。此外,还发现24种江西地区记录新分布,模式标本24种,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有25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河南桑寄生科订正与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增补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桑寄生科植物2种,其中棱枝槲寄生ViscumdiospyrosicolumHayata为河南植物区系分布新记录;订正了1属和4种的学名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部叶甲科昆虫的区系组成及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北部 39种叶甲科昆虫 ,分属 3个亚科 ,2 1属。其区系成分包括中亚种、泛古北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和广布种。其中中亚种类最多 ;广布种只有 1种。乌鲁木齐叶甲、阿尔泰叶甲、愈纹萤叶甲、脊萤叶甲等是新疆北部荒漠草地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7.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毛茛科植物4种4变种,其中4种2变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10种1变种植物的学名.  相似文献   

18.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该区有药用藻类2类,药用地衣4种,药用真菌34中,药用苔藓28种,药用蕨类112种,药用各子植物1342种,共计有药用植物1522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67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此外,还发现了18种江西地理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帕米尔高原蔷薇科植物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蔷薇科植物计有9属,29种4变种,分别占新疆蔷薇科属、种总数的30.0%和20.0%。其中新发现新疆新记录种2种,新疆帕米尔新记录嚼2属,新疆帕米尔新记录10种3变种。该地区蔷薇科植物中有中国特有种1种,中国新疆仅分布9种,特有种与仅分布种共占34.5%。  相似文献   

20.
撰写新疆植物志,对鸢尾科植物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了13个核物标本室的本科标本,确定鸢尾科有5属,17种,4变种,1变型,有特有种1种,1变型,其中有3种仅产于新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