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院磨削科研组与有关工厂和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关于高速磨削砂轮修整用量、磨削温度以及磨削表面质量等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本文分析了磨削表面烧伤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讨论了磨削热源和磨削热的传散;阐述了防止磨削表面烧伤的一些途径和工艺措施;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NiCrMo冷硬铸铁轧辊的磨削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磨削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轧辊磨削效率,降低砂轮磨损。借助于显微镜,对不同磨削速度下砂轮磨削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砂轮磨削表面的堵塞类型,说明了高速磨削轧辊的可行性。通过材料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轧辊磨削的本质特征。本文的试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现场轧辊磨削效率及新型轧辊磨床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立轴平面磨削接触区的特点和磨削温升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试验研究了诸工艺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冷却方式及磨削方式对磨削温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择砂瓦硬度和工艺参数并改进冷却方式,可以在减轻磨削热损伤的前提下提高磨削效率。从减小磨削温度、提高加工效率考虑,逆倾斜磨削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磨削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砂轮表面特性和修整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运用最优回归试验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同以往公式不同的磨削工艺参数与磨削表面粗糙度间的数学模型,指出了砂轮修整用量对磨削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TC4钛合金和H62黄铜两种典型塑性材料进行了微尺度磨削试验研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与三维轮廓仪对微磨削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介绍了微磨削表面形成机理以及最小切屑厚度效应.根据微磨削加工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加工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主要探讨了微尺度磨削速度、磨削深度及进给速度对塑性材料微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磨棒头直径、不同粒度的微磨棒以及不同磨削方式对试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磨削中工件表面粗糙度随磨削深度的增加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侧磨的加工质量比槽磨的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进行120m/s高速磨削所使用的试验研究设备及其工艺条件.列出了使用不同砂轮在不同的磨削条件(z')下所得到的主要参数(F'_n, P, V'_w, G, R_a)的试验结果.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和60m/s磨削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120m/s高速磨削在提高磨削生产率、磨削精度、砂轮耐用度和工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越性.本文还对进行120m/s高速磨削时影响磨削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各参数问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速静压轴承、用高压喷咀冲洗砂轮和冷却磨削区域、砂轮平衡及修理条件等因素均对120m/s高速磨削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磨削力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削力由切屑变形力和摩擦力构成。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新的磨削力的数学模型。它由两项组成,分别相应于切屑变形力和摩擦力。试验测定了磨削不同工件材料时磨削用量与磨削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与建立的磨削力模型相符合。从切屑变形力与摩擦力两方面分析了切向磨削力与法向磨削力的比值,大体上应在0.2~0.59范围内。磨削不同工件材料时,切向磨削力与法向磨削力的比值的实测值在这个范围内。根据建立的磨削力模型,讨论了当量切削厚度的意义、高速磨削的适用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磨削液参数对磨削强化表面微结构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磨削强化过程中磨削液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场的影响,建立非调质45钢的磨削强化过程的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磨削液参数对工件表面温度场及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选择不同磨削液参数对45钢工件进行平面磨削强化试验,研究加工后工件表面硬度值及其表面完整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工件表面微结构损伤与磨削深度有密切的联系,在磨削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磨削液能有效降低表面微结构损伤,但削弱了在工件表面上由磨削热产生的强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热-力耦合磨削表层残余应力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磨削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需要先进行磨削区温度场的分析.通过建立磨削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应用ANSYS分析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区温度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对最高温度的影响最大.结合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削力,用APDL程序对磨削区的热-力耦合场进行ANSYS分析,获得工件在恢复室温时磨削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状态,揭示热-力耦合情况下对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机制.通过残余应力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切深磨削条件下工件表面微结构损伤,理论分析了磨削残余应力与磨削微裂纹之间的关系;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法,获得不同磨削条件下45钢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其分布云图,并分析不同磨削深度和冷却条件对其磨削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基于不同的磨削条件,对45钢试件进行磨削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试件的表面残余应力,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通过观测不同磨削参数下的试件表面SEM图,研究不同磨削表面的微结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磨削参数和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磨削表面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管理信息系统(MIS)在铁路电力行业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从计算机硬件及配套软件的测试、网络设备及配套软件的测试、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的集成测试以及应用软件的测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测试和验收铁路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电主轴测试试验内容、测试原理、测试试验平台设计、测试试验方法及步骤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用测试试验数据——振动频谱曲线图进行了电主轴振动特性分析,找到了电主轴产生共振的转速范围,为数控机床的动态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8G、SS1型电力机车保护装置试验系统是高程度自动化的可编程逻辑控制试验系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检测试验电力机车上各种高压电器保护装置的功能,保障了电力机车的运行安全。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李玉森 《科技信息》2012,(27):145-146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保护插件,但是现存的电子保护插件测试设备,功能单一,其程序既繁琐又不太准确,因此,研制一种通用的煤矿电子保护插件测试系统有着迫切的社会需要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采用电压 -电流法测定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电线电缆绝缘介质吸收和极化程度不均匀以及测量过程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 ,举例计算了测量电线电缆 70℃绝缘电阻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 .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小波分析及其特点,对小波分析在发电机故障诊断、电机故障诊断以及电机测试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小波分析在电机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聚酯改性环氧复合体系的介电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共混复合的方法,加入不同量的聚酯,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所得到的聚酯改性环氧复合体系在常温下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介电损耗为10^-3个数量级。研究了复合体系的组成、电场频率及测试温度与介电损耗的关系,通过聚酯加入量对介电常数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指出介电损耗与聚酯的加入量有较大关系,在加入8 ̄16g聚酯的范围内出现峰值。介电损耗随电场频率的升高而下降,且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在90℃ ̄150℃范围内出  相似文献   

18.
电子电路的故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电路故障的方法,应根据电路的简繁程度、装配方法、仪器设备的装备情况来决定。为方便检测电子电路的故障,简要介绍了常用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参数测试法、信号寻迹法、对分法、分割测试法、对比法、替代法及电容器旁路法。  相似文献   

19.
车用电动燃油泵性能检测及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电动燃油泵性能检测方法的弊端,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新型燃油泵性能检测与评价系统,实现了燃油泵参数的自动采样、存储、动态显示功能,并能够依据检测结果自动评价燃油泵的性能.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电动燃油泵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0.
探讨提高电光源参数测试精度的方法,以利于研制成功通用性强,精度高的电光源光电 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