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凉山州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凉山州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治理的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凉山州水土流失治理:严格实行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增加地被覆盖加强生物措施治理;重视落实生态移民搬迁配套治理;重视农业科学化加强农业措施治理;结合农业生产加强工程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2.
补植补造在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其原因主要是造林时气候、立地条件等七大因素的限制作用;据植被恢复等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凉山州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时应充分应遵循适地适树、调整和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等七大原则;合理布局,分年度实施补植补造,经5~8年的有效管护,使全州森林覆盖率增加0.8个百分点,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凉山州生态环境现状,针对现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初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移民对四川凉山州退耕还林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州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移民,尤其是通过教育移民是保障退耕还林成功的一项有效途径。退耕还林必须以恢复地带性植被为主,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退耕还林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和农民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信心问题;关键是要把退耕还林从政府决策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妥善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凉山州地处川西高山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既不适合粮食生产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在这样环境条件下退耕还林应该以恢复地带性植被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防护林,转移农村人口,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山羊的繁殖生长,存栏居全省地、市、州之首,是凉山州畜牧业的一大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草场退化,有毒植物紫茎泽兰不断侵占草场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凉山山羊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因此,必须振兴草业,充分利用冬春轮歇地和果园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副秸秆,推广山羊舍饲或半舍饲,普及科技养羊育肥技术,调整羊群结构,提高山羊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榆林科技》2006,(2):I0001-I0001
榆林市退耕还林办成立于2003年,内设退耕还林工程服务科、退耕还林工程技术科两个科室。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清娟  杜丽影 《科技信息》2011,(8):I0339-I0339
退耕还林工程的简介,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原则、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退耕还林工程取得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关改变生态环境的举措,其中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退耕还林工程展开论述,分析了它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迄今10余年,对贵州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研究和监测耕地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ARCGIS平台为基础,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获取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对贵州省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制图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贵州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0年间下降了6 141.70km2,退耕还林工程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变化总面积的56.49%转化为林地,又有35.00%转化为草地,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卓著;2005年以来,建筑用地占用耕地成为了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冕宁县基本情况出发,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讨退耕还林现状和发展;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文学性、创新性和独特性,使文学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读者批评使文学的价值与功能得以实现;读者批评对"陌生化"手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学活动向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攀西地区干旱河谷退耕还林中,从国外成功引进红树莓。在普格县五道菁、盐源县枚雨、西昌市安宁基地重点对红树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基本掌握了Willamette、Meeker和Yeastill在退耕还林中的最适生长与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在于"藏粮于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我国粮食安全基本态势分析的基础上,简略剖析了有关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学术观点,论述了我国实施“藏粮于田”战略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提出了我国“藏粮于田”的战略思路和农田生态保育的新理念,陈述了强化法规与政策体系、农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实施五大农田保育重大工程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庭女教师的悲剧性困境--解读《螺丝在拧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论家们在解读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时,往往拘泥于"女主人公是否真的看见了鬼魂"这一问题.这一象征性问题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重要的倒是作者借此展现的维多利亚时期男权文化背景下家庭女教师的悲剧性困境,以及这种困境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对标准金相组织图像二值化,建立金相组织二值化标准图谱,将采集来的金相组织图像与金相组织二值化标准图谱进行图像匹配,自动识别采集来的金相组织图像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转8A型转向架侧架、摇枕、车轴、制动梁及减振系统提速前后厂修确检情况的调查,总结出货车提速后转8A型转向架的缺陷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现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工程量浩大、任务艰巨而且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和演示手段将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需要引进最新的技术.笔者以河北省“数字南水北调”工程中虚拟三维现实技术的实现为例,浅要论述了虚拟三维现实技术如何在工程中实现,以及在工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大型技术装备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着重介绍了项目规划的方案优选和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计划控制系统,质量控制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这个项目管理系统的总体看,随着加工的进展,系统内信息不断扩大和加深,形成生产管理信息回路,而且采用人-机结合的信息网络,为配合项目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原现有的水资源状况,分析了“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介了“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内容和步骤,探讨了“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图像表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稀疏编码模型的图像分类算法.首先,提取表示图像视觉局部特征的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描述子;然后,利用稀疏编码方法生成基于SIFT描述子的视觉词汇库,将SIFT描述子编成稀疏向量;通过有效稀疏向量的区域融合和空间结合而获取整体的稀疏向量并用于图像表示;最后,采用随机森林多分类器对稀疏向量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性能更佳,可以有效表示图像的特性并提高其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