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甲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甲醚的甲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甲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甲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ΔE=0.006 31 a.u。当C1-O8—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44.429 48 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甲醚中甲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甲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甲醚反应形成的各种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差异不大,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乙氧基在苯乙醚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苯乙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乙醚的乙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乙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乙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乙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0.0094918a.u(5.9562kcal.mol-1)。当C8-O7-C1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83.4660041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乙醚中乙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乙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乙醚反应时,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乙烯基在苯乙烯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定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苯乙烯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乙烯的乙烯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乙烯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乙烯的亲电取代反应。苯乙烯的C—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0.00525188a.u(3.2956kcal.mol^-1)。当C8-C7-C1与苯环成40度时,体系能量E(40)=-307.448920182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乙烯中乙烯基表现为吸电基,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邻、对位亲电取代反应中间体最稳定,反应的途径最有利,乙烯基主要表现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乙烯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乙烯醚的乙烯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乙烯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乙烯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乙烯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0.005 402 a.u..当O12-C1C13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乙烯醚中乙烯氧基表现为吸电基,它的作用使邻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邻位亲电取代反应中间体最稳定,反应的途径最有利,乙烯氧基主要表现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5.
以取代苯苯环碳原子化学位移为依据,用曾经设定并初步证实的甲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参数,讨论了甲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定位效应.化学位移值表示的诱导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经校正后的化学位移值表示的共轭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微弱的给电子共轭效应,甚至其共轭效应有可能正处于给电子和吸电子的临界状态,总之相对于氢原子,甲基具有吸电子效应.甲基有较强的对位定位效应和较弱的邻位定位效应,在适宜条件下间位也有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8.
以2-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乙酸钾存在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E)-3-(2-呋喃基)丙烯酸,其结构经UV、IR、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系数为:a=18.993(6)A,b=3.8474(12)A,c=20.095(6)A,α=90.00°β=114.054°(4),γ=90.00°,V=1341.0(7)nm^3,Z=8,Dr=1.368Mg/cm^3,F(000)=576,μ(MOK\a)=0.71073.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645,wR2=0.1360,分子间通过弱的相互作用形成层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莰烯为原料,经环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乙酸(α-烷基-3-3-二甲基-2-降冰片烷甲基)酯(烷基为Me, Et, n-Pr, i-Pr, n-Bu, i-Bu, s-Bu, n-Am, i-Am)共9个新化合物,通过波谱及色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及含量。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G)=5的2-连通外平面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11.
设R是含幺交换环,X真包含于SpecR,E是R模,M是E的子模,对任意子模N≤E,若满足Supp(M∩N)真包含于X,必有SuppNCX,则称E是M相对于X的本性扩张,记为M△/XE.本文给出相对本性扩张的两个等价条件.若R是Noether环,则M△/XE当且仅当Mp△Ep,Ap∈SpecR—X;若X是饱和素理想集合,则还有等价条件HomeRp(k(p),M)=HomeRp(k(p)Ep),Ap∈SpecR-X此外,本文还给出了相对本性扩张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2.
在无界区域上考虑了如下具有线性记忆项的半线性耗散波动方程的整体吸引子的维数估计 (utt + ±ut ? k(0)á(x)¢u ?R10 k0(s)á(x)¢u(t ? s)ds + ?f(u) = h(x); (x; t) 2 RN £ R+; u(x; t) = u0(x; t); ut(x; 0) = @tu0(x; 0); x 2 RN; t · 0: 其中N ? 3, ± > 0, 并á(x)?1 =: g(x) 2 LN=2(RN)TL1(RN). 为了克服在无界区域中与微分算子á(x)¢的非紧性有关的困难, 引入了能量空间X0 = D1;2(RN) £ L2 g(RN) £L21(R+;D1;2(RN)). Hausdorff维数维数和分形维数的估计是根据特征方程?á(x)¢u =au; x 2 RN的特征值a 分布的渐近估计得出的.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Ir(110)表面结构以及氧原子的吸附状态.计算得到Ir(110)-(1×1)的外层表面间的弛豫分别是-13.3%(△d12/d0)和+6.1%(△d23/d0),表面能σ=175meV-2,功函数Φ=5.22eV;相应的Ir(110)-(1×2)缺列再构表面的△d12/d0=-9.7%,△d23/d0=-2.4%,表面能为169meV/2,Φ=5.33eV.研究Ir(110)-(1×1)和(1×2)再构表面氧吸附,发现各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值均为正值,表明吸附为放热反应,且氧原子最有可能吸附在短桥位(shortbridgesite,SB).同时我们还模拟计算Ir(110)-(1×2))缺列再构表面和氧吸附再构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并记录STM针尖的起伏变化,结果显示表面吸附氧的位置远高于{001}方向的铱原子列,但是在STM形貌图上氧原子基本上没有凸起.  相似文献   

14.
在时间刻度T(inf T=0∈T,sup T=∞)上讨论了二阶动态方程[p(t)y^△]^△+q(t)y^σ=0在特定条件(p(t)=p(t)/-α(t),q(t)^-p(t)-p^-△(t),α(t)为回归函数,p^-(t)≠0,p^-(t)∈Crd(T))下解的有界性以及极限圆型判定,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极限圆型判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吴湘云 《山东科学》2014,27(2):98-101
本文研究了一类测度链上二阶三点微分方程边值问题xΔΔ(t)+f(t,x(t))=0,t∈(0,1)∩T,x(0)=x(1),xΔ(0)-xΔ(1)=αx(ξ),这里,f:[0,1]×[0,∞)→[0,∞)是一连续函数,满足对称性条件f(t,x)=f(1-t,x),0,1,ξ∈T,0ξ1,α1/(ξ-ξ2)。借助不动点指数性质的应用获得了3个对称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李海英  孙磊 《山东科学》2010,23(4):10-12
给定一个连通图G=(V,E)及其一棵支撑树T,图G的一个L(d,1)-T标号即函数g:V(G)→{0,1,2,…},满足:(1)如果xy∈E(G),则|g(x)-g(y)|≥1;(2)如果dG(x,y)=2,则|g(x)-g(y)|≥1;(3)如果xy∈E(T),则|g(x)-g(y)|≥d.假设图G有一个L(d,1)-T标号函数g:g(V){0,1,2,…,k},则图G的所有L(d,1)-T标号函数中最小的整数k记为L(d,1)-T标号数λdT(G,T).本文证明了若G是无K1,t(3≤t≤n)的连通图,其最大度为Δ,|G|=n,T为G的任意支撑树,则λdT(G,T)≤tt--12Δ2+Δ+2d-2.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衰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Ω是n中的有界开集,对Ω上一致有界的函数a(x)≥0和一个常数ρ≥0,考虑了非线性粘性波动方程|ut|ρutt-u+∫0^tμ(t-s)u(s)ds+a(x)|ut|ρut+g(u)=0.首先,利用Faedo-Galerkin逼近方法证明了整体弱解的存在性; 其次,通过函数F(t)=E(t)+ε1φ(t)+ε2χ(t)的估计,得到了能量的指数衰减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Et4,NBF4)添加到LiPF6基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1)对(LiMn2O4+活性炭(AC))/Li4Ti5O12超级电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CV)及电池充放电等测试结果表明:Et4NBF4盐改变了复合电解液中离子对的结构,提高了复合电解液的高电压稳定性和电导率.在实验条件下,随着复合盐电解液中Et4NBF4含量的增加,电池放电容量也增加,含有Et4NBF4与LiPF6物质的量的比为4∶1的电解液的电池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C倍率下循环5,000周后,容量还有86.8,mA·h,保持率为95.8%.  相似文献   

19.
设R为环,Mg是拟AGP-内射模,S=End(MR),文章主要研究了S的Jacobson根和半单性.在MR是自生成元时,证明了:1)J(S)=△,其中△={s∈S|kers是M的本质子模};2)若S是满足特殊升链条件的半素环,则S是半单环.从而推广了AGP-内射环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具有非线性衰减项与线性记忆项的半线性波动方程:uu+g(ul)-K(0)△u-∫0^∞K'(s)△u(t~s)ds+f(u)=h(x),利用Faedo—Galerkin逼近方法,证明了强解与弱解的整体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