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旭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67-168
为复兴儒学,李翱首推《中庸》作为经典依据,试图重构儒家心性理论。《复性书》中,李翱以"诚"论"性"、以"诚"论"情"、以"诚"论"道"、以"诚"论"明"等,归旨于"天人合一"之境。本文以《中庸》"诚"的观念为红线,从性、情、道、明等角度,考察李翱《复性书》心性思想与《中庸》的相承性,以回溯思想源流的方式梳理和反观李翱《复性书》心性思想的渊源和脉络。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君子"被孔子赋予道德方面的含义,并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表征。结合《中庸》所论"慎独"、贵"诚"、"时中"等思想,正可一窥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作为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君子之道对中华民族的人格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中庸》为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代表作。《中庸》所谓"天命、率性、修道"表达了对德育原理的理解,即藉人性固有之善或者说是知行可以合于道的内在基础,加以修养习化,使之接近合于道的境界;其德育理念以"知、仁、勇"为内容,以"尊德性、道问学"为途径,通过"慎独、固执"内外工夫合一的方法,达到"至诚、中庸"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诠解《中庸》首章的“中”“和”之论,一、根据《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及郭店简书《性自命出》等文的相关材料,可以将《中庸》“中”“和”之说解读为一种性情境界论。二、把《荀子》、《乐记》之“乐和同,礼别异”和“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心”的思想,同《中庸》“(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主张进行贯释发明,又可以看到,《中庸》作者在前贤以“和(龢)”为美思想的影响下,在性情论中灌注了调谐情感以相融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王夫之的中庸解析,通过与朱子解析的比较,研究了王夫之解析的特征。王夫之首先探讨了中庸是什么。朱子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王夫之认同朱子对中的解释,但对朱子"不偏不倚"是未发之体,"无过不及"是已发的作用的说法表示反对。王夫之在未发或已发时,中都是本体。另外朱子说中和之中是本体,时中之中是作用;王夫之则认为中和之中、时中之中都是本体。总之,王夫之主张中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本体。王夫之对朱子"庸是平常"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说在朱子之前没有"庸是平常"这一说法,而且古文献的庸字都是指作用,所以王夫之认为庸是作用的意思,在其理解上,中庸是中的作用。此外,对于《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解析,王夫之的主张如下:1.命不是命令,是法度。2.性和道是人性与人道,不包含物性与物道。1)物性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性。2)物道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道。3)尽物性是尽人所赋予的物性。4)尽人物之性是在"志可动气、气可动志"限度之内的。3.教是中庸的核心,教的具体内容是礼。  相似文献   

6.
《易》与《中庸》是先秦思想文化的重要学术著作,它们既是古代哲人知慧的结晶,也是传统德性实践的箴言。魏源著述《庸易通义》,一方面,以《中庸》为立论观点,引证《易》学观点发挥《中庸》,目的是贯通二书的义理,比较二书立言宗旨并不矛盾,而且"《中庸》则专以《易》道发之",更阐释其一致性足以互通发明。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庸》发挥《易》道之诚",可谓精微广大,曲鬯旁通;籍以"用补苴先哲"。文章认为这种"补苴"过程,恰恰是显微无间,体用俱备地展示出儒学明体达用、利物厚生的经世致用特点。文章试从《庸易通义》的书名考释魏源著作该书的动机、目的,及所采用对比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4篇出土文献孔子言论为参照,尝试订正一千八百余年来对《论语.子罕》首章的误谈。通过分析《论语》本文,尤其是以出土文献为参照,可以看出,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的句读当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当看作"举"(称引)的通假字。该章可直译为:孔子很少说"利",却(多次)称引"命"、称引"仁"。  相似文献   

8.
韩愈的《师说》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然而,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道"并非指的是一种具体而微的"专业知识",而是指对孔孟学说及其伦理精神的热爱、认同、实践和无止境的追求。所说的"传道"并非指的是现代教学论意义上的"传递知识",而是指传承一种自尧舜以来生生不息的实践儒家之道(即仁义)的精神、意志和旨趣。所说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非是指"知识所在的地方,就是教师所在的地方",而是指"凡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都是值得学习的教师",反之就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中庸》一书的主旨,在于阐述中庸之道是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它不仅是人道的正执,也是天道的真理。孔子认为中庸很难做到,用"均"、"辞"、"蹈"来做比喻,说到中庸比治理平定天下、推辞爵位俸禄、踩踏利刃还更难做得到。中庸之道的修习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慎独自修致中和、忠恕之道治己治人、至诚尽性成三才等途径做到,成己成物,用心至诚发挥出本性,人才可以更好地成为与天地并生的三才。  相似文献   

10.
船山把明德新民定位在君德、化民成俗的关系来阐发《大学》一书义理,即是说新民必本于"已明之君德",除此之外化民成俗还必须有齐治平功夫。因此船山对《大学》全书的诠释就具有明显的政治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11.
《易传》继承和发扬了孔孟和《中庸》的性命思想,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一方面,《易传》把乾道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以阴阳论的方式来说明乾道如何下贯于人的生命中,成为人生命主体之本性;另一方面,《易传》又强调人要凭借此本性积极努力地做道德修养工夫,以把人之德性生命向上提升,进而参赞天地之化育,并使人与天地三才鼎立,达到"天人合德"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老子》历来被定位于哲学或政治哲学书,但从本质上讲,《老子》是"君人南面之术",是政治学。从政治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形上的政治哲学,同时也包括实践的政治理论;不仅包括政治的理想范型建构——《道经》,也包括对现实政治实践的评判与政治改革设计——《德经》。  相似文献   

13.
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也是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献《中庸》思想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道学系统,通过对诚、性、中等范畴的阐述,构造了以《中庸》为体、本天以言人的宏观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陈淳的代表著作《北溪字义》形式上以字义人手,从四书中选择关键的概念、范畴,结合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人理学思想进行概括、诠释,进而分析《北溪字义》涉及《中庸》的文本,无论是作为章节名的“中庸”,还是引用四书中的《中庸》言论,或者以子思之言代替《中庸》之意,或者从书中所体现出的道统传承,这些都是陈淳以“庸”解师的一种径路,从而归纳出《中庸》对《北溪字义》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论荀子"诚"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荀子的德性修养论中,"诚"的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荀子也从天道之诚来推证人道之诚,并且认为"诚"是养心的最好方法,通过具体的外在修养功夫以达"诚",使"诚"由个体扩充至群体,最终达致"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慎独"的体悟。  相似文献   

16.
把老子哲学简略地分为道与人两个层面的做法无法准确把握老子思想,必须加上道与人之间的两个重要环节"天地"和"万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老子哲学整体结构的完整认识。老子哲学整体架构确定了人与物和道的基本关系,勾勒出人认识道的基本途径,其目的是使政治符合"道",或者说以"天道"矫正"人道",以使天下"自正"。  相似文献   

17.
在荀子的德性修养论中,"诚"的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荀子也从天道之诚来推证人道之诚,并且认为"诚"是养心的最好方法,通过具体的外在修养功夫以达"诚",使"诚"由个体扩充至群体,最终达致"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慎独"的体悟。  相似文献   

18.
子思在《中庸·第一章》中系统阐述了其中庸思想.结合先秦文献里“中庸”的基本字义、先秦学术普遍重视内业、《老子》对“中”的哲学意义之发掘和《中庸·第一章》文本来看,子思的中庸思想是儒家的内业之学.子思首先为“中庸”建立了人心性本有功能是无限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戒慎、恐惧和慎独的方法以修养心性,开发人性本具的创造性,赋予“中”、“和”以儒家式的含义,认为“中”是社会充满生机的根本,“和”是“中”由内到外展现的基本规则,只有“中”以“和”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现出来,才能促进社会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船山先生从正统儒家之"正本清源"的立场,抱负着"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使命,对道家的"老庄之学"在历史上的流弊进行了清理——即"格道"。其"格道"的方法是"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矣,见其瑕而后道可使复也。"其"格道"的目的则是"返儒",即复归于儒家的"礼乐中和之极"的"圣道"。  相似文献   

20.
《中庸》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它所极力推崇的"中和"思想是儒家和谐教育理念的方法论,而其"天人合一"的人性化思想体现了和谐教育的终极追求。传承民族文化精华、认同《中庸》和谐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对建立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达到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