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子思在《中庸·第一章》中系统阐述了其中庸思想.结合先秦文献里“中庸”的基本字义、先秦学术普遍重视内业、《老子》对“中”的哲学意义之发掘和《中庸·第一章》文本来看,子思的中庸思想是儒家的内业之学.子思首先为“中庸”建立了人心性本有功能是无限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戒慎、恐惧和慎独的方法以修养心性,开发人性本具的创造性,赋予“中”、“和”以儒家式的含义,认为“中”是社会充满生机的根本,“和”是“中”由内到外展现的基本规则,只有“中”以“和”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现出来,才能促进社会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在《中庸》一书中 ,居有核心地位的两个范畴 ,就是“中庸”和“诚”。本文对“中庸”和“诚”的道德义蕴 ,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 ,对《中庸》包含的其它伦理思想 ,如“五达道”、“三达道”、“慎独”、“内省”、“忠恕”等 ,亦有简明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诠解《中庸》首章的“中”“和”之论,一、根据《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及郭店简书《性自命出》等文的相关材料,可以将《中庸》“中”“和”之说解读为一种性情境界论。二、把《荀子》、《乐记》之“乐和同,礼别异”和“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心”的思想,同《中庸》“(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主张进行贯释发明,又可以看到,《中庸》作者在前贤以“和(龢)”为美思想的影响下,在性情论中灌注了调谐情感以相融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庸》为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代表作。《中庸》所谓"天命、率性、修道"表达了对德育原理的理解,即藉人性固有之善或者说是知行可以合于道的内在基础,加以修养习化,使之接近合于道的境界;其德育理念以"知、仁、勇"为内容,以"尊德性、道问学"为途径,通过"慎独、固执"内外工夫合一的方法,达到"至诚、中庸"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易》与《中庸》是先秦思想文化的重要学术著作,它们既是古代哲人知慧的结晶,也是传统德性实践的箴言。魏源著述《庸易通义》,一方面,以《中庸》为立论观点,引证《易》学观点发挥《中庸》,目的是贯通二书的义理,比较二书立言宗旨并不矛盾,而且"《中庸》则专以《易》道发之",更阐释其一致性足以互通发明。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庸》发挥《易》道之诚",可谓精微广大,曲鬯旁通;籍以"用补苴先哲"。文章认为这种"补苴"过程,恰恰是显微无间,体用俱备地展示出儒学明体达用、利物厚生的经世致用特点。文章试从《庸易通义》的书名考释魏源著作该书的动机、目的,及所采用对比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的总集。南宋朱喜把它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唐宋八大家的韩愈相当推崇盂轲,说“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八大家的苏洵生平尤其喜欢《孟子》,据传他曾端坐读之七八年,在《上欧阳内翰书》中称赞《孟子》“语约而意尽,不为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相似文献   

7.
《中庸》是对儒家心性论和工夫论、修养论等综合论述的经典。船山认为,《中庸》不是脱离现实且空虚的哲学理论或者迂腐的谈论,《中庸》是切实表达人们日常真面貌的圣贤之道,他并努力探究其中蕴藏着的真理,将《中庸》具体地阐述为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动的实践道德规范,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中庸》作为实践哲学的价值和必要性。《中庸》首章的首句中提出人本性的道德根源就是天命,而王夫之以人为本解释了"命"字,从而突出中庸作为实践哲学具有的特征。对于《中庸》提到的"性",则界定为人的本性,而不是事物,规定修道其"性"的"道"也是只有人才追求的最高价值。修这些"道"的过程就是"教",而且与"中庸"或"道"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成为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来实践的目标。但人作为实践目标的"教"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理论或与日常生活无关的自然之理,而是存在可实践的事情。对此,船山解释为"礼",以强调现实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关系网的实质性实践道德规范,人必需做出实质性努力才能实现,从而突出强调在《中庸》首章的首三句中《中庸》的实践性质,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中庸》的总体内容,进一步提出儒家实践哲学的宏观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王夫之的中庸解析,通过与朱子解析的比较,研究了王夫之解析的特征。王夫之首先探讨了中庸是什么。朱子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王夫之认同朱子对中的解释,但对朱子"不偏不倚"是未发之体,"无过不及"是已发的作用的说法表示反对。王夫之在未发或已发时,中都是本体。另外朱子说中和之中是本体,时中之中是作用;王夫之则认为中和之中、时中之中都是本体。总之,王夫之主张中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本体。王夫之对朱子"庸是平常"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说在朱子之前没有"庸是平常"这一说法,而且古文献的庸字都是指作用,所以王夫之认为庸是作用的意思,在其理解上,中庸是中的作用。此外,对于《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解析,王夫之的主张如下:1.命不是命令,是法度。2.性和道是人性与人道,不包含物性与物道。1)物性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性。2)物道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道。3)尽物性是尽人所赋予的物性。4)尽人物之性是在"志可动气、气可动志"限度之内的。3.教是中庸的核心,教的具体内容是礼。  相似文献   

9.
黎立武关于《中庸》、《大学》的阐释与正统朱子学有着颇不一致的地方,从版本编次到经典体系的建构以及诠释都表现出了诸多分歧。这大概是其因师承关系刻意回避了朱子之学。然而通过朱熹与黎立武对“庸”字的阐释,我们则不难发现两人在理学体用之学(即内圣外王)的内在思路上具有一致性。但其中不同的一点是,面对由宋入元的政治变化,黎立武通过对郭忠孝“性、道、教”一贯性思路的汲取,把体用之学具体操作的兴趣点从政治、教化的双层面转移到了教化的单一层面。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最先由孔子提出。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o他的孙子子思因“优道学之失其传”,“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则把它隐括为“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什么是中庸?孔子曾有过自己的解释。他说,就是像舜那样:“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选言,隐恶而杨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