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达着自己的双重理念,既以显性的方式阐发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又以隐性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矛盾范畴的思想。由于马克思同黑格尔之间的思想联系,在矛盾范畴理论上,《博士论文》虽呈现出相当成分的对黑格尔矛盾范畴思想的承接和运用,但从作为非黑格尔的马克思那一方面看,马克思在把矛盾作为哲学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时,则显示出了超越黑格尔矛盾范畴的倾向,从而,马克思的矛盾范畴理论,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已形成雏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不是人学的空场.《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内涵.马克思人学中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人"是历史实践活动中的人.  相似文献   

3.
《哲学研究》1988年第11期发表了李景源同志的《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做了具体而深入的阐述,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在某些问题上同李文有不同见解。例如李文提出,“实践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是统一的,在其展开的形式上,实践原则集中地体现了主体性原则。”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实现了从客  相似文献   

4.
合理方法论原则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关键。然而,这一点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亦是学界关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存在分歧和争论的症结和根本原因。该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究和重点提出正确看待马克思人道主义必须坚持的合理方法论原则,以求真正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生产劳动看待历史,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人类发展史的钥匙。因为人的第11个活动是生产劳动,是人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活动。马克思研究了自己实践哲学新思想与德国思想体系之间的对立,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哲学信仰,阐述了自己的唯物史观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社会确定为每个人证明白己的存在而联系起来的整体,它是人们展示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必需形式,因而具有“自然的”性质。批判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社会就成为实现了实践本质的人和实现了属人性质的自然界的统一;人类历史也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界向社会的人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劳动与资本出现矛盾的情况下,马克思对劳动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完整的哲学思考,他以劳动为核心,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进行阐述,并形成了劳动哲学本体论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认识论和历史观。马克思通过劳动验证人的本质,寻找现实生活的根基,寻求社会历史的规律,将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在马克思那里,正是劳动使人慢慢地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劳动是人们获取财产和正义的重要途径,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哲学就是劳动哲学。  相似文献   

8.
建立于历史观基础上的实践观才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和变革实质。人的实践只能是历史视域中的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目的性要求和对象性活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在历史中得以生成和拓展的。坚持实践的原则,就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内。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随实践的深入而深入,并随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变更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完善自己的原则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并在全面推进社会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布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唯心史观的谬误,奠定了唯物史观审视历史的原则。这篇经典文献主要从人、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方式三个方面揭示了唯物史观审视历史的出发点,初步形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在对实践活动的多重分析中,深入地说明了实践之批判性和创造 性相统一的变革性的根本特征,而这一变革性的实施,又表现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及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大约经过《莱茵报》、《新莱茵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这三个不同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期间的报刊实践和革命活动中形成的新闻思想,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既是一种新的概念框架、一种新的解释原则,马克思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的视域,使真实的人类历史得以呈现;又是一种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在对人的真实理解基础上的历史观,由此历史是人类的历史,马克思批判了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及其意识形态性质。历史也是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真正的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诉求。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是认识论、存在论、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往日每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述环境、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一段文字,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在其他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文字,深刻地感觉到他们对资产阶级教育学说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为科学的教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革命思想振奋人心。毛泽东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原理出发,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的分析.认为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首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主要是阐明了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在社会物质关系的阐述中.更进一步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并把人类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因此,1843—1844年期间马克思在历史观上也有较大的建树.巳具有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地全面地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而紧紧抓住了他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和人的自我生成的思想,突出了异化在否定的辩证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建立起关注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