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四字成语的意义及释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语是现代汉语的固定语中表现最生动、最为广大民众所喜用的部分之一 ,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重要成员。作为现代汉语语文辞书的代表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为人们所常用的成语 ,尤其是四字成语。《现代汉语词典》“是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1,因此它所收录的成语词目、成语的意义以及释义都有很强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引导、规范作用。本文拟对《现代汉语词典》(二版 ) (以下简称《现汉》)中的2 736条四字成语进行分析 ,探讨它们的意义及释义特征。二成语的意义不同于百科语词 ,也不同于…  相似文献   

2.
套译法是词典成语翻译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汉语中真正能用英语成语来套译的成语不多.通过分析《汉英综合大辞典》中的成语套译例子, 成语套译的制约因素和相应对策, 认为成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语义相关性、语义范围、情感意义和民族文化色彩等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套译法是词典成语翻译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汉语中真正能用英语成语来套译的成语不多。通过分析《汉英综合大辞典》中的成语套译例子,成语套译的制约因素和相应对策,认为成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语义相关性、语义范围、情感意义和民族文化色彩等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明成语的源流,对于正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研究语义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语大多有源可寻,有书证供我们研讨。但现行的几部词典,如《汉语成语词典》、《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以及新《辞源》、《辞海》等对成语的注释,常有不明源流、缺少书证或书证过晚的现象。近几年来,笔者在广泛涉猎中,小有所得,发现了一百多条材料,可  相似文献   

5.
因工作需要,常常读成语词典。在翻检中发现一些可以商讨的问题,撮要分记于后,供词典修订或编新成语词典的同志们参考。从方便和有代表性考虑,以近年新出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词典》)、《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简称《手册》)中所收成语为主要讨论对象。这两本词典在成语的收编、释义、考源和例句等方面,有许多新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本文只谈点儿自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俗话说,看着容易做着难。我对“成语”和“词典”没有什么研究,谨作为一个读者发一点刍荛之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成语时常会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1.汉语成语和维吾尔谚语的文化差异。2.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成语所犯错误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提学英语,有些同学缺乏信心,总会摇头叹气说:“单词记不住,今天记了,明天又忘光了。”至于学习掌握英语成语,信心不足的理由更充分了。因为成语是“人民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见《现代汉语词典》),其意义和用法比单词更难掌握。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它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消极的方面,而忽视了问题积极的方面,即:英语成语的趣味性。本文力图通过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对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对照,谈谈学习英语成语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异形成语是意义相同而书面形式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语。异形成语的意义相同是指成语整体的隐含的意义相同,它们的书面形式不同但在形式上又具有一致性。《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四字格异形成语的构成情况复杂。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五种类型:置换字词类、调整词序类、改变说法类、增减字词类、综合变化类。这五大类又分别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为若干小类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词典条目的编排、提供的信息、翻译原则以及例证等几个方面对<汉语熟语英译词典>进行分析.它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作为一部高质量的熟语词典,不仅对汉语学习者很有帮助,对双语词典编纂者的工作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1 古籍和探源 2 古籍和正源 3 古籍中的成语历史形态。形态和语义的关系。 4 其他 0 成语的继承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现在见到的成语绝大部分是从古代整块地继承下来的。我们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出版之前,要算常州市教育局编写的《汉语词典》收条目多,计六千八百余条。现将这本《成语词典》的前五部作一个调查,根据它的引源和最早用例统计:先秦的389条,两汉的262条,魏晋南北朝的166条,隋唐五代的130条,宋江金夏的135条,元代的55条,明代的109条,清代的146条,现代的133  相似文献   

11.
双语词典中例证翻译的根本原则是保持原语例证的功能,如释义、辨义、提示句法搭配、传递文化信息等.作为产出型双语词典,由于本身固有的示范作用,其服务目的是帮助用户进行一些积极性的表达活动,如写作、翻译等,其中的例证翻译便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词目词在释义中给出的对应词与其在例证中的翻译要保持一定一致性;例证的译文需区别带标记意义的词目词,使这些词的标记色彩得以传达;对例证中涉及的反映一种语言文化体系特点的谚语、成语或俗语,尽可能提供在另一种语言中同时存在的具有等效价值的对应项;例证的翻译的范例角色,要求其具有相当精确性,以便用户进行参照、启发用户的创作灵感,进行更自如的表达,提高产出活动的有效性.以<汉英词典>为例,对其中几处例证进行讨论,以分析产出型双语词典中例证翻译应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对部分常用热点成语的语义进行考察,对照成语词典(主要是《新华成语词典》)的释义,发现部分成语发生了语义变异,即在现实使用中出现了偏离词典释义的用法,分别统计出符合和偏离词典释义的用例数和所占比例。观察成语在语料库中的语义分布特点,基于考察结果确立了一些成语的新义位,分析了新义位产生的途径和依据,并在真实语料中印证了词语的义位与其在词典中的义项不能完全对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其自身的特征。学习英语习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不可望文生义;不可采用与汉语类比等同的办法;明确习语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4.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受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制约。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仅有一小部分成语在英文中有相对的意象。大部分四字成语蕴涵浓厚的中国文化意象,英译汉时若使用这些成语,便在译文中掺入与添加了译语文化意象,造成文化失真。因此,译者应慎用成语,灵活变换表达法,使文化信息得以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5.
汉语习语英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习语英译应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其中首先应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汉语习语英译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苏学雷 《科技信息》2008,(6):262-262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翻译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并在保证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促进不同文化之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汉语成语的英译或英语成语的汉译,即汉英成语之间的互译,却很少关注汉英词语在英译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更忽视了其使用选择限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采用汉语成语能使语言生动、简洁。但是究竟怎样才可以使译文生"花"而不是"拙"?本文拟就借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对汉语成语在英译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限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从词汇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入手,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翻译成英语,或泽为英语成语,或不译为英语成语,旨在分析、理解汉语成语的本义及内涵,而不拘泥于目的语的形式。对成语翻译形式的过分讲究可能导致理解的偏颇。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有些词目的首条书证的年代往往比较滞后,有的甚至比实际产生年代晚了近千年,不能准确反映出词语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补充,使之以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周君 《科技信息》2009,(2):136-137
Idioms translation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implied meaning.This paper has made a summary of idiom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Yangs in The scholars,laying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idioms translation.Introducing six ways of idioms translation in The Scholars,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Yang Xianyi and Nida's translating ideas--the translation should consider both the readers and translators,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point of view and so 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