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操作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明确了机械制图课程目标;形成了以“一个规范,两种方法,三大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了以形体为主线的课程内容:提出了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固着教学,认知学徒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式,确立了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模块课程开设分段化,教学目标能力化的改革目标,设计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分阶段教学形式,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进行考核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以评价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模块为载体的机械制图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模块式课程开发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及评价措施,以深化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娟  饶晶 《科技信息》2011,(16):214-215
高职动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动画设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的依据,重新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岗位技术需求来设计的,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企业工作过程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5.
徐林  张兰平 《科技资讯》2014,(34):141-142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受到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欢迎,职业技能竞赛无疑可以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教学实践成果共享、校际交流构筑了平台。为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将职业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项目化教学改革应与技能竞赛的方式和内容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竞赛一体化,借鉴技能竞赛建立全局式实训课程体系,建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构成的立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建立基于技能竞赛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和职业化培训考核体系,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助教。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前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现状,探索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BE)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信号与系统课程核心能力,建设多课程互补的团队式教学体制。依托电子信息教学团队和雷达信号监测科研团队,设计基于OBE目标导向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开展理论教学、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模块化教学模式,为探索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出发。通过职业分析。提出职业导向式的一体化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改革,创新职业导向式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为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司福明 《科技信息》2009,(20):I0357-I0358
本文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的分析,深八地探讨了课程模块、能力模块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基于岗位和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和课程的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课程关系和教学安排为例,阐明学科课程体系向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课程项目化改革,是校企合作把《酒店管理》课程的内容按照酒店的工作内容,以模块的形式分解为具体的活动项目,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完整性,轻视工程应用能力的弊端,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教学成功经验,对课程"模块"内在属性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以能力为导向,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探索了项目驱动法、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双萍 《科技信息》2010,(23):I0276-I0276,I0205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课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以仓储配送中心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学习情境,实行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本文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教学中示范性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甘肃联合大学化工学院在制定和实施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和相关行业企业合作,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了基于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其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确保专业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文章从高职国贸实务课程现状出发,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国贸实务课程的改革思路,并展开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在高职土木工程经营与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我国模块化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从课程定位、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展机电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开展机电专业课堂教学的一种最优模式.通过我院近二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展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作用及保证措施,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解决了职业教育的就业为导向、学做合一、课程与岗位"零距离"等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临床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改革,以技能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法:调研妇产科职业岗位群.剖析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明确工作过程,循岗导教、工学结合开展教学改革。结果:课程改革成效明显,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及毕业后岗位适应快.操作技能强,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核通过率高,能很快完成医学生与执业医师角色转换。结论: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体现了社会及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贵珍  李红立  游普元 《科技信息》2012,(26):28+30-28,30
针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创新式高等职业技术的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本文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符合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课程教学设计,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践,结合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刘凤文 《科技信息》2011,(10):I0186-I0186
文中按照高职教育规律,面向职业工作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的典型工作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采用典型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融入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案例为项目载体,以实训室和真实工作场地为教学情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课程内外结合、仿真与真实项目实践结合、课内学习与应用结合。培养实用的专业职业能力,这样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工作环境中教学做一体化,使教学和岗位零距离。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电子系统教学存在着系统综合性、创新性缺乏的问题。文中结合当前的最新技术和课程自身特点,对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出了基于"模块化"的电子系统设计的教学体系,并对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了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电子系统概貌式的整体认识,能熟练进行各模块的调理和应用,而且能够运用模块化的思想进行综合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