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略论广告和“CI”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和“CI”作为一种信息和视觉传递形式,在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本文叙述广告和“CI”概念的同时,对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方法上首先揭示了广告的基本特点,广告面临的战略;其次是对“CI”的特质、“CI”的重要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广告和“CI”两者分别对现代企业的作用等。对于广告与“CI”的区别与联系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在开发广告时,充分注意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强化、而又相互制约作用。同时,通过分析IBM公司的成功案例,为国内企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甄晶 《科技信息》2010,(16):264-264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经营和企业形象的塑造。因为企业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手段,而成为了一种极为宝贵的营销资源。CI策划也就成了企业文化塑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对CI策划的片面认识,导致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CI策划只是昙花一现。正确在企业文化经营中运用CI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企业形象与企业识别系统C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已逐步认识到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CI作为企业形象的代名词风靡全国,但CI更是一种企业识别的方法。CI的双重含义塑造企业形象的目的是获得形象力,导入企业识别系统CIS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虹,这个国有老品牌,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波折与坎坷。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家电产业之间的融合,“一切以应用为先”的3C家电应运而生。在这种形势下,家电企业必须实现由产品制造商向“生活方式提供商”的转变。CI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通过明确企业经营理念,塑造企业自身形象,来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如今,企业的发展、由品牌产生的效益已经和CI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长虹在全面转型的“C战略”中CI的运用,说明CI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企业CI形象和网页设计已经成为一种企业形象的传播策略,因此网页形象识别设计必须创造出体现企业形象、精神和经营策略的品牌形象,网页形象标识设计可以取动态形式或静态形式,网页主题必须鲜明,版式设计应表现出和谐与美,使浏览者有一个流畅的视觉体验。网页的色彩应当适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主要读者群的背景和构成。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服装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技术竞争外,主要就是形象竞争。本文就服装企业的CI战略竞争进行论述,为服装企业导入C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形象是中国的企业步入现代化,迈向国际市场贸易,调整拓展的经营策略,是当前消费市场中,各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资产。尤其在这瞬息万变的工商社会里,如何“展现企业个性”的魅力,重塑经营观念,创造企业新面貌,参与市场竞争,是国内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企业大事。本文就中国当前之现状,结合国内、外一些推进CI,取得成功的企业之先进经验,对在企业中推进CI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企业形象是中国的企业步入现代化,迈向国际市场贸易,调整拓展的经营策略,是当前消费市场中,各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资产。尤其在这瞬息万变的工商社会里,如何“展现企业个性”的魅力,重塑经营观念,创造企业新面貌,参与市场竞争,是国内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企业大事。本文就中国当前之现状,结合国内、外一些推进CI,取得成功的企业之先进经验,对在企业中推进CI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从企业内部管理到企业外部形象所必须具备的企业化,分析说明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进行CI策划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企业如何进行CI策划和在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形象(CI)战略,近年来逐步为国内企业所意识。但值得企业界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转变,CI的定义也被赋以新的内涵,与当初的原始构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最初的CI是“Corporate Idintity”(企业识别)的简称,但目前的新定义,则是将原来属于CI目的之“Corporate Image”(企业形象的形成),转变为CI的真正内涵,仍然简称为CI。  相似文献   

11.
提起CI,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中西元男,他享有“亚洲CI之父”的美称。曾经在日本,他是在企业界风口浪尖上搏杀的人物,是一个CI时代的代表者。在他的背后,是一串炫目的企业印记,健伍、马自达、松屋百货、麒麟啤酒……每一个都几乎无懈可击,每一个都表明了创造者将其推向完美的决心。即使把这些10年前的作品拿到现在,都鲜有中国的CI设计公司能与之匹敌。前不久,他来到中国,与华嘉机构董事长易建湘进行了会晤,并走访了华嘉机构。这次会晤对双方而言都是一次震撼。在中西元男回国后写给易先生的亲笔信中,他写道:“您用了十年的时间将公司经营得如此成功,作为PAOS流的CI理论即美的经营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发展者,可以说您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在易建湘的脑海里,中国CI经历了那么多兴奋与失落之后,又该从日本CI界的经验与教训中借鉴什么?《科技智囊》作为独家媒体身临现场,主持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关于CI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建立电力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电力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根据淮北国安电力公司通过实施CI战略的实践,从MI、BI、VI三方面提出在发电企业中推动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得中原,得天下”这是古今兵家对中原地区在军事上战略地位的认识;“入驻中原,商机无限”,这是当今企业家对中原地区厅经济上这一特殊地位的认识。正确导入CI,是推动河南企业乃至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之计。  相似文献   

14.
四问中国CI     
《科技智囊》2004,(11):i016-i019
中国要不要CI?CI给企业能带来什么?CI为什么不能直接采取“拿来主义”?CI为何鲜有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4,(11):i003-i003
CI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困境不在CI本身.而在CC与企业缺乏互动和不相匹配。赏心悦目,标新立异早已不是CI的主要功能.企业最关心的是CI如何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16.
CI的内涵与层次 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印象时期”,在大同小异、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上,产品功能特点和包装装潢已难以吸引富裕的消费群体,特别是感情消费者购物的冲动和热情。其购物行为已不仅是一般的生理需要,还取决于对产品生产企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综合印象与感知。整体印象最好的产品,必是最受欢迎的对象。干是,以企业形象推广为核心的CI战略应运而生。 CI战略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透过统一的识别系统,传达给相关者及社会公众,促使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精心构思好一个…  相似文献   

17.
梁丹 《科技资讯》2011,(32):145-145,147
CI作为企业形象的代名词曾经风靡全国,但理论研究对CI的界定简单依赖国外相关论述,始终不甚明晰,影响了CI的社会实践。通过重新定义CI并结合国内企业形象的实践情况,用系统的观点重新阐述企业形象的内容构成及其内在关系,并通过对比尝试纠正过往论述中的误区,力求对创新CI理论研究与促进CI实践有所启发和助益。  相似文献   

18.
“CI热”中有误区,误将VI当CI。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构成企业形象整体系统(CIS),其文化底蕴在于企业文化(CC),其理论渊源可归结为战略管理学(SM)、组织行为学(OB)、公共关系学(PR)。可将CC以及SM、OB、PR视之为CI的“一本三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印象的评价,是通过各种标志如企业标志、产品标志、营销策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的形象不仅是企业风貌的展示,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反映。未来产品的竞争,不可能只是产品的质量、品种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形象已被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谁能够将优良鲜明的企业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因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已被视为实现市场的经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顾客满意战略(CS)与企业文化(CC)的融合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二者的融合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塑,指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经历了从CI(企业形象)到CS的转变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文化,而这对于我国企业改革取得最终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