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是通过对腹股沟疝患者施行Lichtenstein修补术41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修补术)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率。随访中位数11个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工作天数方面,Lichtenstein组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差异无显著(均P〉0.05)。Lichtenstein组、Rutkow组的手术均无明显并发症,差异有无显著性。结论:Lichtenstein修补术是腹股沟疝的良好修补法,花费较少,且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4例(其中:男112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09岁),与同期应用传统手术治疗278侈1(其中:男247侈1,女51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5.7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6例(P〉0.05);但治疗费用稍高(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势,特别是对复发疝的处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治疗小儿斜疝的微创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08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4例(其中:男112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09岁)与同期应用传统手术治疗278例(其中:男2.47例,女51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5.7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6例(P〉0.05);但治疗费用稍高俨〈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势,特别是对复发疝的处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治疗小儿斜疝的微创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观察新型镇痛药帕瑞昔布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择期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术后24小时杜冷丁的用量、术后镇痛的例数、术后疼痛强度(VAS评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P组术后24小时杜冷丁用量减少(P〈0.05),术后镇痛例数降低(P〈0.05),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帕瑞昔布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单次应用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后杜冷丁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讨影响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疗效的因素。回顾分析了1999~2011年收治的124例小儿嵌顿性斜疝的临床资料。手法复位组72例,手术治疗纽52例(肠管坏死11例,同时肠管坏死及睾丸坏死者一例)无死亡病例。手法复位组嵌顿时间(5.6±2.0)小时,与肠管血运好手术治疗组嵌顿时间(11.64±3.8)小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管坏死组嵌顿时间(59.6±11.5)小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松果体功能减退对大鼠中枢神经元凋亡和脂质过氧化物影响;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斜角带-隔区细胞凋亡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皮层二组凋亡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Bax/Bcl-2两组均为阳性(++),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c-fos表达为阴性(-),而对照组c-fos表达弱阳性(+)。实验组脑组织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松果体摘除可致大鼠中枢神经元凋亡增多,原因可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衰老加速有关。  相似文献   

7.
观察蒙医温针对疼痛模型大鼠中枢亮脑啡肽(LNK)、5-羟色胺(5-TH)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的调节作用。方法是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正常组:不造模,不治疗。②模型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以与蒙医温针组相同的方式捆绑固定。③蒙医温针组:于遣模当天,取大鼠蒙医脏腑总穴(位于第三腰上凹正中),用特制银针斜刺后,接MYL-I型蒙医疗术温针仪,电流强度100mA,温度40℃,持续15min。5d治疗1次,连续7次。取得结果:①模型组下丘脑5--TH和血清IgG、IgM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LNK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组AA大鼠下丘脑5--TH和血清IgG、Igivl含量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温针组AA大鼠中枢LNK较模型组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得出结论:蒙医温针能明显降低AA模型大鼠下丘脑5--TH和血清IgG、IgM含量,提高中枢LNK,从而改善AA模型大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特点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克州人民医院2005年4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78例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例(60岁以上)。结果:178例60~82岁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斜疝140例,直疝28例,斜疝伴直疝4例,滑疝6例,疝环大小5.5~8cm,手术并发症:尿潴留5例,阴囊水肿5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56个月(中位数27个月),106例获随访,术后复发1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尤其适合于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同时重视老年患者并存症的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文章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N的诊断标准,术后将其分为肾功能异常组(73例)和肾功能正常组(6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肾功能正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48.54±53.44)分钟,术后肾功能异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215.36±56.51)分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总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分组,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小于180分钟的76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为18(23.68%)例,而体外循环时间大于180分钟的65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55(84.62%)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与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状态关系密切,为保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应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观察茯苓粗提物体外对小鼠精子膜功能、精子DNA和存活力的干预作用。取小鼠精子制备精子悬液,并分为正常组(PBS)、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维生素C组)和茯苓粗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0mg/mL、5.0mg/mL和10.0mg/mL)。各对照物及茯苓粗提物分别与精子悬液共同孵育后,检测精子膜完整性、DNA损伤程度及存活力,通过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估精子膜功能,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并与已知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照。发现低、中、高浓度的茯苓粗提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均可增加精子存活时间,提高精子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精子DNA损伤比率,对精子膜功能和DNA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5.0mg/mL和10.0mg/mL(中、高)的茯苓粗提物组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C组(/9〈0.05或P〈0.01)。得出结论,茯苓粗提物对小鼠精子膜和DNA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骨髓腔输液,对照组予外周静脉或深静脉穿刺输液,其它救护措施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急救输液通路建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好转出院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值〈0.01),自输液至血压开始回升时间及输液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是一条快速、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而且便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LC术中应用可吸收夹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月LC术中应用钛夹120例(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5.6岁)与同期应用可吸收夹86例(其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1.8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LC术中使用可吸收央与使用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费用稍高(P〈0.05);结论:LC术中可吸收夹在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与钛央相比有同样效果,特别是术后一定时期内可分解而不留异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观察心形镍钛记忆合金硅橡胶立体网状宫内节育器(3-DHB-IUD)临床安全性及避孕效果。3--DHB--/UD的支架为镍钛合金丝,外包硅橡胶,为立体网状结构,门诊手术室放置于子宫内。72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3--DHB--IUD组(n=56)和二维含铜宫腔形宫内节育器IUD组(2-D-IUD,n=36)。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腹痛、腰痛、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量、白带情况,IUD是否脱落,尿妊娠试验检查是否怀孕,B超、X光腹部平片检查3--DHR-IUD位置等。3-DHR-IUD组和2-D-IUD组各有36例成功放置了IUD,术中均无明显疼痛;B--3--DB--IUD组术后白带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及腰腹部疼痛等副反应2例(5.6%),而2--D--IUD组15例(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4,P〈0.001)。R-3-DB--IUD组无脱落,无带器妊娠者,续用率为100.0%(36/36);2-D-IUD组终止率为15.9%,续用率86.1%(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得出结论,心形3-DHR-IUD具有很好的避孕效果,术后副反应减少,可为育龄妇女提供新的、安全、高效的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补片治疗161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1.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I57例;2.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4例;3.缺损处直接补片置入途径(INLAY)15例;4.腹膜腔内补片置入术(Introperitoneal site)7例。结果:平均年龄59.3岁。上腹部切口占56%,下腹部切口占64%。全部采用合成材料修补。聚丙烯材料141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双面材料16例,强生Proceed补片4例,开腹手术154例,腹腔镜手术7例。复发3例,手术复发率为1.8%。结论四种切口疝修补方法中,我们改进ONLAY手术方法,本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是可以接受的切口疝修补方法,避免伤口感染,防治腹内压升高,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缝合质量是预防切口疝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BMSCs与同种异体肋软骨细胞共培养及复合自体“双相”骨基质明胶(BMG)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①获取两种细胞的P2代随机分为三组:共培养组、高浓度软骨细胞组,低浓度软骨细胞组,体外培养2周后检测各组GAG含量。②改良的Urist法制备自体“双相”BMG支架,并与共培养细胞体外培养5天。⑤制备56只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植入共培养细胞-BMG复合体,对照组植入单纯BMG支架,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术后1、2、5个月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和改良的Pineda法评分。结果:①2周后A组培养液的GAG含量明显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电镜示“双相”BMG呈多孔网络状结构,细胞黏附其表面,生长良好。③术后3个月实验组软骨缺损由透明软骨修复,对照组和空白组仅由部分纤维组织填充。实验组各时期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MSCs与同种异体肋软骨细胞共培养,可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减少了软骨细胞的用量;②共培养细胞与自体“双相”BMG复合可有效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痿合剂配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优势。方法:21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放化疗组、中药加放化疗组。观察肿瘤进展时间(TTP)、生存时间、症状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并随访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是4.8个月、5.2个月、5,1个月、5.8个月,中药加放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7.8个月、12.5个月、9.1个月、12.4个月,中药加化疗组和中药加放化疗组较其它两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免疫指标加中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过程中,单纯化疗组和放疗化疗组的肺炎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中药加化疗组和中药加放化疗组(P〈0.05)。结论:肺癌合剂配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肿瘤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项目依据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原则,在传统头针的基础上,与现代影像学技术充分结合,以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随其部位选定为相应的针刺部位,针对性运用CT定位多针围刺法,治疗中风恢复期。项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诊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长留针组57例和短留针组32例;长留针组是应用头颅CT定位围刺3小时,短留针组是头颅CT定位围刺30分钟,并采用临床疗效、生活独立能力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围针组有效率96.5%,西药组有效率75%,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围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肺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胸膜炎中占首位。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根据彩色超声检查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渗出程度和胸膜增厚、粘连程度,将其分为胸水渗出与胸膜增厚、粘连两个阶段辨证治疗,并与既往单纯西药治疗组和瓜蒌汤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得出了治疗结果:治疗组多数胸膜无增厚、粘连,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血液和精浆中微量元素含量和精子质量以及用金属硫蛋白制剂干预治疗前后患者改善状况。方法: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血液、精液微量元素、血清激素及精液常规检查,并进行金属硫蛋白干预治疗2个月,每日2支,空腹口服。结果:就诊130名患者中有84.68%血铅〉70ug/L(102.41±45.77),40.54%精浆铅〉70μg/L(69.15±41.19),70.29%血镉〉1.0μg/L(2.74±2.29),41.82%精浆镉〉1.0μg/L(1.69±2.17)。对52例患者进行了含金属硫蛋白制剂干预,血铅、镉与干预后精浆铅、镉下降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27、r=O.692)。干预前、后患者血铅、血镉、精浆铅、精浆镉有极显著性差异P〈0.0i,干预前、后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预显效率(至少5项精液指标改善)70.90%。结论:金属硫蛋白对重金属(铅、镉)损伤引起的男性不育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寻找预防PICC导管堵塞的有效护理措施,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对行PICC的521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输入的液体成分、封管间隔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堵塞有无相关性。结果:52.1例PICC患者中发生导管堵塞59例(7.49%),其中完全性堵塞21例(4.05%),部分性堵塞18例(3.45%);男性28例(7.78%),女性11例(6.9%);〈45岁145例(6.21%),≥45岁376侈4(7.98%);输液期间导管堵塞25例(4.8%),其中输八大分子药物堵塞20例(5.84%)、小分子药物堵塞5例(0.96%),输液间隙期导管堵塞14例(2.69%),其中间隔1天封管堵塞4例、间隔2天堵塞4例、间隔5天堵塞6例;导管留置时间〈60天者发生堵塞i1例(5.79%),留置时间≥60天者堵塞28例(8.46%)。PICC导管堵塞与患者年龄、性别、导管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入的液体成分、输液间隙期封管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输入的液体成分、输液间隙期封管时间与导管堵塞有相关性,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PICC通畅性,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