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了对小波压缩后的同心拼图数据进行实时解码绘制三维场景的方法.为了实现压缩场景的实时重建,提出了一种渐进逆向小波部分解码方法PIWS.基于上升型小波的渐进式运算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的缓存结构,通过存储和索引上升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进行计算,提供了对三维小波压缩数据的快速随机选择解码,实验结果证实PIWS方法能够有效的支持同心拼图压缩场景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多小波变换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编码时,通过插值正交多小波变换将原始图长像缩小,然后使用基本分形编码算法进行压缩;解码时,使用基本分形解码算法进行解码,然后使用插值正交多小波变换恢复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使用分形编码方法相比,该方法缩短了编码时间,并且在信噪比、压缩比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基本分形压缩编码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分形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对图像经过三级小波变化后,对二级子图像和三级子图像采用无搜索式分形编码,即值域块的分形码由相应固定位置的定义域块进行匹配搜索编码,小波系数的符号单独编码.解码时,利用不同小波尺度之间的相关性,由二级子图像的分形码估计出一级子图像的分形码;再由各尺度上的分形码重构各尺度的小波系数;添加小波系数的符号后进行小波反变换即得解码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算法在解码图像质量略有损失的情况下,图像编码时间和提高压缩比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的低比特率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SUSAN算子检测出输入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利用边缘增强方法对边缘信息进行增强,最后将增强后的边缘信息和解码后的输入图像相加形成最终的压缩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和基于小波的传统编码方法相比,在低比特率下,该算法能减少图像的边缘模糊,提高压缩图像的识别度和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了位图压缩、小波分解、分形迭代与霍夫曼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图像压缩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位图平面分解进行第一步压缩,然后对位图压缩后的图像进行正交小波分解,利用相同尺度和不同尺度上的局部相似性构造迭代函数系统,最后对所有参数进行霍夫曼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图像的压缩与恢复技术,提出了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和游程长度编码实现图像的压缩与恢复.首先将原图进行3层离散小波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子图分别采用游程长度编码实现图像压缩,最后进行游程长度解码和离散小波反变换实现图像恢复.通过对4张标准测试图像的MATLAB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压缩率和较小的压缩误差,尤其适合于邻度像素灰度值相关性高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缺乏必要的方向性和Contourlet变换给图像造成空间冗余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差的图像分块自适应压缩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分成大小为N?N且互相分离的若干子块;然后计算各子块的标准差,通过各子块标准差确定阈值,根据子块标准差与阈值大小自适应选取小波变换或Contourlet变换;最后在编解码段,通过引入快速排序算法对SPIHT编码LIP列表中的像素值进行递归排序,进一步提升了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融合了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的各自优点,在保证重构图像拥有较多纹理信息的同时降低了Contourlet变换产生的空间冗余性,并且使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探空火箭是临近空间实地探测的唯一探测工具和各学科空间科学实验的良好载体。利用探空火箭,可以进行中高层大气立体剖面探测、微重力科学实验、空间生物技术实验、星载有效载荷先期原理性飞行验证实验等,具有其他飞行器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发展探空火箭技术、构建探空火箭仿真系统将有力地推动探空火箭综合实验平台建设,促进中国空间科学发展。针对构建探空火箭可视化仿真和协同设计系统(VSCSSR)的需求,本文对探空火箭仿真的相关技术——视景仿真技术、分布式交互仿真及高层体系结构(HLA)进行了介绍,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软硬件结构和联邦成员的划分,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分解和分形迭代的图像编码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了位图压缩、小波分解、分形迭代与霍夫曼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图像压缩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位图平面分解进行第一步压缩,然后对位图压缩后的图像进行正交小波分解,利用相同尺度和不同尺度上的局部相似性构造迭代函数系统,最后对所有参数进行霍夫曼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图像的大小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JPEG压缩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系统要求。因此,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方式——嵌入式零树小波(EZW),对EZW的编码解码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实验证实了EZW可以实现递进式压缩,并且压缩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弓网振动引起的拉出值和接触线高度故障,建立了基于三角测量法求解接触线振动量的数学模型.为了再现弓网故障场景,采用了基于3G技术的视频监视与故障图像诊断方法,车载系统根据抓拍的故障图像计算出接触线拉出值与高度;车载软件通过3G网络将实时故障视频与图像传到地面计算机,地面技术人员通过地面客户端软件可以查看弓网工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压缩海量多波束测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D-P 算法进行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的方法。首先对三维D-P 算法中首基面的确定进行改进,使得算法运行效率提高数十倍,然后利用该算法对中国北部某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数据抽稀的实验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抽取海底地形的特征点信息,适用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抽稀。该方法符合多波束测深系统的面测量模式,实现了三维空间下的具有全局性特点的数据抽稀,其渐进式数据选取方式,可以为建立海底地貌LOD(细节层次模型)提供不同精度要求的抽稀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动平移台的二维光学图像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出一种能精确控制采集位置的光学图像采集系统,可以用于采集大范围的光强分布.利用二维移动平台和图像采集卡的组合使用,在VC++6.0程序开发环境下开发了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精确控制每次采集的位置,实现了保存指定位置的光强分布图像和保存指定位置光强分布对应的灰度值两种模式的功能.然后将得到的不同位置的图像按照其位置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拼接成大幅图像.为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记录了矩形孔的衍射光强分布,得到了高清的大范围衍射光强分布图.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确度高,实现了图像的无缝拼接,满足了采集高清晰度的大范围光强分布图像的要求.这种系统可以被广泛麻朋于符种涉及到光强分布的图像采集的光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14.
微重力条件下的人体质量测量方法和设备对于长期载人航天的航天员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比较了可行的测量方法,选取了基于Newton第二定律的直线加速度法进行地面实验研究。搭建了实验平台,利用弹簧-凸轮的恒力机构产生恒定拉力牵引人体做直线匀加速运动,利用气浮台模拟水平方向微重力条件,对45~90kg的刚性砝码和15名50~60kg的人体被试进行测量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实验平台符合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标定后对刚性砝码测量精度优于0.2kg,对于人体测量结果稳定性较高,整体精度在0.5kg左右。可见,直线加速度方法可以用于微重力下人体质量测量,通过延长运动时间、加强人体的固定和增加被试者训练等方法应可得到较好精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侧向多镜头视频测井装置获取图像的原理,提出了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图像畸变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畸变图像与校正图像之间控制点对的映射关系建立几何畸变模型,其次根据多项式拟合公式实现畸变图像的校正,最后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灰度重建.通过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对畸变图像进行仿真校正处理,结果表明,间接法校正图像的准确度高,像素过度平滑,满足了测井图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图像处理防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莫尔效应和半色调图像的信息隐藏为理论基础,将图像和文字信息隐藏在预复制的彩色图像中,然后通过激光打印机和印刷打样方式输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将特定的检测膜片置于打印稿或印刷稿上,如果角度和位置合适,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隐藏于图像中的图文信息.在激光打印稿的防伪实验中,低分辨率的半色调图像(<600,dpi)的防伪效果明显好于高分辨图像的防伪效果;在印刷稿的防伪实验中,175,lpi 图像的防伪效果和颜色层次再现最佳;青、品红、黄、黑四色图像分别作为防伪母版,青版和品红版可获得较好的防伪效果;将图文信息隐藏在防伪母版的亮调和中间调部位防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GB颜色向量的二维彩色图像卡通风格渲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二维彩色图像卡通风格化渲染方法。利用RGB颜色向量具有较准确地划分区域的特点,对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利用卡通图分析实验得到的常用颜色值进行区域填色,使得区域颜色均一。对冗余边缘采用分类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渲染效果接近于卡通风格,适合卡通动画和个性化照片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 SIFT 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图像拼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农田研究人员提供高精度、 宽视野的图像, 在利用 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初 步检测候选点步骤中, 加入自适应阈值去除部分候选特征点; 结合无人机图像的经纬度坐标及重叠区域位置关 系剔除部分无效特征点, 并进行特征点粗匹配; 利用随机采样一致算法消除误匹配点对, 并求解投影变换矩阵 完成相邻两幅农田遥感图像的拼接; 设计了金字塔拼接策略, 完成 128 幅高分辨率图像的拼接。 实验结果表 明, 基于 SIFT 算法, 利用改进的特征点精简方法, 特征点粗匹配时间平均减少了52%, 精匹配时间平均减少了 25%; 基于 6 个图像融合评价参数的对比实验发现,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基于多分辨率的图像融合均优于 其他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9.
风云3C卫星微波湿度计(MWHS)增加一组频点为118.75 GHz的氧气吸收通道,该组探测通道与微波湿度计(MWTS)中的50~60 GHz的氧气吸收通道综合发展一种云检测方法。应用高频和低频通道对云的散射作用不同的原理,利用在根据双氧通道之间在晴空条件下的关系,进而发展出的一种综合的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在统计特征上存在的差异, 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域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 该算法基于统计特征对图像进行真伪识别. 在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的情况下, 对800张标准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 该算法对计算机生成图像检测准确率达96.5%, 明显提高了计算机生成图像的识别精度, 为数字图像的真实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